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训练创新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训练创新的主体是常年工作在训练一线的教练员,教练员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信息素养和训练创新内涵的认识,阐述了教练员的信息素养与训练创新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教练员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培养教练员信息素养、增强训练创新能力的对策,为新时期教练员队伍建设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刘新 《成才之路》2009,(19):I0009-I0009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训练不仅是技术、战术、体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意志和心理的训练,这已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并能掌握的。作为老师或教练员,在运动员进行技能、战术训练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训练中心理障碍的调解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纪信 《考试周刊》2009,(40):148-150
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法对苏南地区普通高校篮球队教练员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各高校篮球队教练员专职篮球教练员比例很小;历结构呈现本科化,大部分教练员能认识到学历结构与训练水平的相关度;过半数的教练员认为获得运动技术等级与训练效果相关度较高;教练员事业心、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和执教经历、教练员的专职化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篮球队的训练工作是一个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作为训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练员对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运动员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决定训练成效、竞赛成绩和队的发展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力有权力性和非权力性之分,提高教练员行为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目的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都可由教练员施加控制,从而获得训练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篮球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是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推动大学校园篮球活动开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教练员要在训练计划中明确每天训练的目的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教练员的计划完成每天训练,还要理解篮球比赛理论知识和战术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型的篮球教练员首先明确自己是训练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训练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教练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球队训练质量和球队的竞技水平。作为新型教练员要明确运动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的运动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带队训练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四川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队伍学历结构较合理,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教练员执训态度比较积极,但专业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和训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练员训练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较低以及教练员训练水平滞后于运动员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洪 《成才之路》2010,(19):76-76
一个优育运动队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不少教练员仅仅满足于权利和职位对运动训练的控制和指挥,忽视了自身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不注意去激发运动员的主体作用,降低了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不同程度地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教练员的问题日渐显露,是我们教练员队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在对教练员训练能力的评价过程中,往往采用看教练员进过哪一级的运动队和根据教练员所带队员取得过怎样的运动成绩来进行评估。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这种评价方法不能科学、准确、全面和客观地反映教练员的实际训练水平和能力。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教练员训练能力科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定的标准与方法,拟对我国教练员的训练能力进行客观、合理、综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的分析,对影响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微观层面——教师、教练员、学生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制度约束与激励视角,提出建立校内运动员参赛文化课审批制度、教师跟训与教练员跟学制度,建立教师业务评价制度,并纳入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可操作性的教练员年度考核标准,学生、教师、教练员三位一体的激励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心理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队员在正确处理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投入课余训练,是教练(体育老师)组织训练必备的一课,其中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状况,促进教练员与运动员心理沟通,则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基础训练应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教练员应掌握女子生理特征,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加速对战术意识的培养、风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most contentious areas in creativity theory is the question of domain specificity. How we conceptualize creativity — as something that transcends content domains, or as something tha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domain in question —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creativity research and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 The Amusement Park Theoretical (APT) model of creativity is the first creativity theory to successfully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se contrasting views of creativity. The APT model uses the metaphor of an amusement park to explore creativity. There are four stages: Initial requirements, general thematic areas, domains, and micro‐domains. The first level (initial requirements) is very general, and each subsequent level gets more and more domain‐specific. The APT model can provide a powerful framework for creativity assessment, selection of students for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23所普通高校足球队训练现状调查的调查发现为提高大学足球水平,应组建教练员团队,加强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建设,完善体育评职,实行教训分离的管理模式,增强对训练的监管力度,构建符合足球训练规律的足球后备人才体系,建立符合地区特色的足球竞赛制度和创建足球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我区高校足球训练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促进大学生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好训练计划中可变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才能使训练工作更有针对性。这是做好教练工作的关键问题,也是经验训练走向科学训练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育,高等教育更应是创新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入手,并结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探讨构建民办高校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 ,对散打身体素质专项化训练提出一个理论框架 ,供教练员训练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 :能量供应特征、项目特点和技术特点 ,是确定身体素质训练专项化的依据 ,而练习方法的专项化是散打身体素质训练负荷控制准确和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创造力研究成果,阐明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培养机制的基本方法,即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目标系统--智力生态系统。研究了智力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组成、教育模式、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实现方法,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组互动团队、建立知识创新平台、创建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国际互访和联合培养制度等。在智力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贯穿着对研究生进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实现现代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Project work and in‐service training are methods used by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EPs) to promote systemic change in schools. These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which can limit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new developments. This paper outlines and evaluat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A new coach consult method combines effective aspects of project work and in‐service training to enable schools to manage their own projects and to encourage sustainable change, embedded within the school system. The evaluation consists of a tiered approach and considers the impact at the levels of direct, training and general effec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ach consult method for delivering project work in schools has a positive impact at all three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