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书法家的创作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表面上似乎是在展览机制导向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实际上,却是当代书法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在作品当中最直接最具体的显现,这体现出当代书法家在书法审美追求方面表达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自觉与智性,并构成了促进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著名学者型书法家苏位东先生的书艺创作,从立象、笔意和书卷气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审美赏评,并对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作扼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历代文学艺术殿堂里,都有文人借酒壮胆冲破现实羁绊,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中凭借非凡创造力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名篇。然而对于女性与酒的关系则向来很少有人问津,她们被轻易地忽略掉了。可是酒却一直与女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的汉族酒意蕴是一种冲淡与平和,无处不体现出一个"雅"字。草原牧民的酒意蕴是狂喜放纵与尽兴奔放,无处不凸显出豪放。在民族集体酒记忆的浸染下,女性对于酒文化的表达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着民族的印痕。  相似文献   

4.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兼收并蓄是其书法艺术风格的一大特色。他大胆地将不同的书法范式和书体有机地结合,使其书法艺术得以创造性地表现,《裴将军帖》正是这一艺术探索的典型范例。本文论述了颜真卿这幅字帖的艺术特色及其对现代视觉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美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唐代诗歌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认为:唐代诗歌与书法在发展中具有整体上的同步性;唐人对诗歌和书法的抒情言志作用在理论上已有明确和较为深入的认识;唐代诗人和书法家,在他们的创作中表现出了一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通过书法艺术的阐述,书法史的简介,书法家的故事,名碑、名帖的欣赏与临摹,教师的创作示范、讲授,学生的练习、讨论以及参赛、参展等等过程,可以使书法教育成为促进学生人格、语言、音乐、空间、身体感应、数学和逻辑等方面发展的一个艺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酒文化:国学与传统艺术之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和音乐之深层关系与酒文化有不解之缘。古时琴棋书画诗酒花并称,书尤其和诗画相类,都是文人雅士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古人常喜酒后作书,使得酒和书法天然相洽。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和酒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期,诗、乐、舞三种艺术形式合为一体,其中有很多内容直接涉及酒,有些创作也离不开酒神精神。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酒文化代表的是中国自我身份的独特认同,同时代表了国人潜在的独立文化认同意识,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众精神和酒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5月31日,著名书法家"吴家贵巨幅书法长卷(208米)《中华道德歌》校园展暨万名大学生签名留言活动"在河北最大的民办现代化教育基地——联合大学城隆重举行。《中华道德歌》由路继舜、解青林创作,许风秋绣像,歌颂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包括历史明德篇、思想品德篇、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家庭美德篇,全文共4000余字。  相似文献   

9.
季惠 《阅读》2007,(1):32-33
一这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移居浙江绍兴。当地人知道王羲之是书法家,都想得到王羲之亲笔书写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生活素材的堆积,不是机械的再现,而是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作家在作品中自我观照,许多作品的主人公原型往往就是作家自己。因而创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的自我再现。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尺度之一是作品的真实性,真实性的主观方面又要求作家表现真实感情,真实自我。在影响作家再现这种真情的诸多因素中,“酒”是一种最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大半辈子以酒为友,只要有酒,"无夕不饮"。他以酒言志,以酒排忧,以酒取乐,在飘飘然的沉醉中创造出人类理想的桃花源。他好酒的社会原因是避祸与文人互相影响,个人原因是遗传与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又是一个酒的国度,美酒与好诗如胶似漆融于一体,创造了中国诗与酒的文化史。诗人们或以诗酒解愁,逃避现实的苦难;或以诗酒自娱,沉溺人生的享乐;或以诗酒寓怀,感慨生命短促的悲凉和无奈;或以诗酒为志,实现人生别样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记载了众多的祭祀方式,酒祭是其中之一。酒祭体现了先民的酒崇拜,同时,频繁的酒祭也反映了商代发展比较好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苏轼,字和仲,又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仙、苏东坡,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其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成果反映者及积极参加者,其是中国北宋文坛史上继欧阳修后的另一位领军人物。笔者首先对苏东坡的生活经历给文学创作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又对苏东坡诗歌创作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之后又对苏东坡词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又对苏东坡的散文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研究苏东坡的创作经历及艺术风格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酒与中国武术关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以"舞"为媒,酒与武术得以契合,在酒后特有的醉态思维中,创造和发展了醉拳体系。研究还认为,酒对人格有释放作用,酒在武术家的习练过程中具有养生、保健等保驾护航作用,这些也都成为酒与武术产生联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岁月的流逝中,酒与诗不断交织融汇,相互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中国文学史由此而形成别具一格的诗酒文化,诗人与酒的复杂而深厚的情缘,诗与酒的完美结合,吟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都是这种诗酒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酒与诗人的生活 历代中国大诗人与酒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汉代曹操“对酒当歌”(《短歌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嵇康、阮籍在沉醉中留下万言大作,唐代李白更是诗百篇皆因斗酒之功,被称为酒仙兼诗仙,张旭是“三杯草圣传”,戴叔伦则是“每因一樽酒,重和百篇诗”,到宋代,显贵晏殊也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甚至女流之辈李清照也“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险韵诗  相似文献   

17.
酒自出现以后,就与文化密不可分。文章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文化维度对比中西酒文化,发现二者在起源、种类、酒器、酒德、酒礼、酒功、酒诗以及酒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化主要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差异并追根溯源,是促进中西酒文化交流发展,推广中国酒文化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艺术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功利因素的干预。这在唐代的书法艺术中有很明显的反映。文治的需要,使众多的书法家挤身仕途;而书法家干禄的成功又促使唐代书法空前的繁荣,以至于尚好书法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风气。干禄实用也决定了书法端庄、易识、整饬的面目特别突出,这是唐代书法“尚法”的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抒情诗的发达。这些即兴式的抒情短章的创作,多在饮酒的环境中进行,它们记录了作者平日积累于心底,经酒精刺激徒然爆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人生感受。本文从文学史中有关的生动的作品和史料中,具体描写了这一段千古诗酒风流,寻绎不同时代不同个人诗酒因缘的不同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中国酒文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酒作为一种物质出现并存在于人类物质生活之中,又由此发展成一种文化,人们称之酒文化。酒,所以成为文化,应主要指其意象性的一面,只有从酒的意象涵意中才能窥出其文化价值。本文力图从酒的意象性中,探讨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