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2.
冬钓的一般规律都是钓深水。在多年的冬钓实践中发现以及根据钓友们的经验,得出了冬钓的选点做窝也是多样性的结论:即深水能钓上鱼,浅水也有鱼可钓。 阴钓浅——冬季的浅水(这里指水库0.5~1.5米深度的水域)由于长期沉淀的作用,已形成较清的水势,加上饵料的缺乏,鱼儿拢边  相似文献   

3.
春钓大鲫     
郑玉德 《垂钓》2009,(5):64-65
春钓大鲫的钓法应根据江河、池塘、水库的不同水情而异。比如“春钓浅滩”就不是绝对的,浅水钓深(远)、深水钓浅(边)的辩证施钓法,才是钓大鲫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钓鱼人长期施钓实践经验的结晶,有经验的钓手一年四季不离草。这是因为水中的水草能释放氧气,供鱼儿呼吸;水草还能调节气温有利于鱼儿的生长;水草中的浮游生物、小虫和小虾是鱼儿可口的饵料;水草还是鱼儿遮风挡寒,栖息、嬉戏,生儿育女的温床,又是躲避天敌的好去处。鱼儿恋草,春季施钓学会钓草,必有所获。...  相似文献   

5.
一、钓滩。滩系指浅水区域。若在河塘、水库垂钓,就要尽可能把钓位选在河塘、水库的尾部。因为春天,虽然水的温度还较低,但浅水区的水温,要略高于深水区域。此时,鱼儿喜“暖”怕“冷”,会从深水区成群结队洄游至浅水区。  相似文献   

6.
秋天到了,鱼儿为了储存能量越冬,就到处觅食,食量很大,是鱼儿活动的又一个高峰,也是钓鱼人的第二春天。但到了晚秋,鱼的活动量减少,钓获量也下降,有的钓鱼人就此歇手,来等待一个漫长的冬天。笔者有十余年钓龄,主钓野塘,到了此时,根据多年经验,照常出钓,而且收获颇  相似文献   

7.
一要钓深水。冬季气温低,水温相应也冷,所以冬季来临,鱼儿一般都聚集在水温较高的深水区。如果钓友选择在深水区施钓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8.
王华良 《钓鱼》2008,(3):30-31
一、不要钓“极深”与“极浅”; 钓谚中有“冬钓深”、“冬钓潭”之说。意思是天寒地;东的冬季钓鱼要钓深水,可这个“深”到底要多深呢?北方的隆冬,水上冰层坚厚,钓鱼人为了找鱼能踏冰走遍垂钓水域的每个角落,是不是水越深的地方存鱼越多越值得去探索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水域中垂钓,虽有“春钓浅、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样带指导性的四季谚语供钓友在选择钓点时参考,但在施钓时,应具体问题具体析,根据钓水的深浅、钓点周边的环境,以及鱼类活动情况来确定钓点,才能获得丰收。春钓浅水浅中找深春天,尤其是进入仲、暮春后,气温、水温都较适合鱼的生长。这时它们显得非常活跃,常常会到江河塘堰的浅水游弋觅食。在惊蛰、春分前后为生籽产卵还会窜到岸边浅水的草丛中栖息。这期间,钓者若选定河滩堰尾下竿,正好把握住了“春钓浅”的基本要领,颇有收获。然而,这里的“浅”,到底该钓多“深”才是最佳?恐怕…  相似文献   

10.
炎热的夏季,钓深似乎被钓鱼人认同,就像春钓浅滩一样,成为民间谚语。那么,果真只有夏钓深才有鱼获吗?笔者根据多年夏钓水库的实践,认为夏天钓深钓浅应有三别。 一、与气候有别 1.晴热天气宜钓深——大晴天一般风较弱或无风,气温水温皆高,浅处水面(指2米以内)水发烫,鱼儿除清晨和入夜后降温变爽时向浅处活动外,大白天大都隐身于凉爽的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垂钓》2010,(4):51-52
鱼儿喜光,亲光还是畏光?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相信每个钓鱼人都会感兴趣。因为钓鱼人每每施钓,首先面临的是选择钓位——是钓北岸呢还是南岸?是钓草呢还是钓明水?  相似文献   

12.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13.
秋高爽钓边     
王华良 《钓鱼》2010,(21):26-27
钓谚中有“夏钓潭,秋钓边”的说法,“潭”意味着深,远,“边”就意味着近、浅。鱼儿超浅靠边了,这就意味着鱼儿好钓了,于是,秋季就成了春季以来的第二个钓鱼旺季。  相似文献   

14.
春饵谈     
符荣财 《钓鱼》2008,(8):47-47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鱼儿被春雷惊醒,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已饥饿难耐,纷纷游到浅水觅食。憋了一个冬天的钓鱼入,迎着春光,结伴而行,回到自己熟悉的钓场,开始新一年的垂钓活动。钓友们都知道,三分钓技,七分饵料。在春季气候干变万化的情况下,用什么饵料来应对,是每一个钓鱼人应该首先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此,根据我多年的春钓经验,谈几点看法,供钓友们在春钓中一试。  相似文献   

15.
与“一山更比一山高”所不同的是,大海是一水更比一水深。越靠岸边水越浅(除去码头这一特定地点)。所以说,相对于数百米数千米深的深海来说,近海都属于浅海范围。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在福建沿岸的近海钓场中,水有深有浅,钓情也不尽相同。深水有深水钓法,浅水有浅水钓法。这里说的浅海是指近岸水深在5~6米(以高潮时为准)以下的浅海区...  相似文献   

16.
杨天举 《钓鱼》2012,(7):24-25
春季鱼儿满塘跑,跑往何处?跑向水温较高且多可食之物的浅水岸边、草滩,这是鱼类尤其是鲫鲤趋温、摄食和生殖的必然选择。华南谚云:立春阳气转,鲫鲤靠岸边。自孟春正月(立春至雨水),经仲春二月(惊蛰至春分),至季春三月(清明至谷雨),春季的这三个月里,从华南、江南、中原、华北至东北地区,气温渐次升高,鲫鲤先后从越冬的深水居巢向浅水移动。对钓鱼人而言,抓住这大好的鱼情、地利、天时:春钓的黄金季节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7.
覃建谋 《钓鱼》2011,(15):30-31
5.清水钓深,浊水钓浅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话不完全正确。如果钓场里本来就有鱼,因为天旱水位下降,又不经常有人畜下水活动,而使水相对澄清,鱼就相对集中在深水区而少来浅水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春天是垂钓大鲫鱼的"黄金季节",因为鱼儿在熬过了数月的严冬季节,腹中空空,加之要繁衍后代,需要充分的营养补充,就得大量进食。此时的鱼儿纷纷成群结队地从深水中游向近岸浅滩水草丛中寻食饵料,因此容易钓获。一、钓细不钓粗钓谚有云:"春季钓鲫,小钩  相似文献   

19.
春末夏初,又是北京上庄水库钓大鲫的好时机。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饥肠辘辘的鱼儿开始蠢蠢欲动,纷纷由深水区转向浅水区觅食。但由于上庄水库东西狭长,水质也不是很好,深水与浅水区别不很明显,多是漫坡和缓坡,岸边水草较少,多是苇根一类,初来乍到的钓友往往不知如何下钩。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但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兰舸 《钓鱼》2006,(7):33-33
北方春季的气温远不及南方高,因此春钓必须从气温以及鱼的活动规律这一客观实际出发,针对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有的放矢,选择合理的垂钓时间和方法这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一、不宜钓早晚北方春季的早晚与白昼温差较大,清晨与傍晚的气温约在6 ̄10℃之间,白天最高可达20℃。早晚由于水凉,鱼不会向盛夏时会游至浅水域或岸边觅食,而是滞留在深水区缓缓游动。若早晚出钓,钓浅水基本无鱼问津,钓深水上鱼也极慢,因此,春钓时最好在日出后和日落前,这段时间可选择浅滩下钩,因为水浅升温快,鱼会离开深水游至岸边觅食,只要在岸上别弄出太大的声响,别把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