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荀子"伪起而生礼义"的学说,认为荀子之礼不同于孔子以仁为本的"克己复礼",也不同于孟子的作为仁义之端的"恭敬之心"之礼,与"祀神致福"的礼的原初本义更相去甚远。在荀子"伪"为礼的本质。礼之"伪"是人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伪"作用于人的性情和本能欲望,通过对情性的"矫饰"、"扰化",对欲望的节制,形成礼义文理,最终达到"文理隆盛",即把完备的礼节仪式应用在日用生活、人际交往、生产劳动和治理国家中,因此荀子之礼具有修身和治理天下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2.
从《荀子》文本出发,试图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厘清荀子思想中“心”与“气”概念的本质内涵,探讨“治气养心”修养的具体展开过程,从而提供一种在道德哲学领域理解荀子“心论”与“气论”的视角。荀子的“治气养心”思想重在“以礼养心”“以心治气”,该思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的“智心”发展为“礼心”,以及生理之“血气”发展为精神之“血气”两大问题,是一种外向的、渐修的修身路径。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主张人之性恶,认为人顺纵情欲恣意发展才展现出性恶。基于此,荀子提出用"礼义"来安养性情,教化社会,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礼化义,人之为人;二是以礼养人,情理兼备;三是情安于礼,导人向善。  相似文献   

4.
荀子从礼学视野重构天人关系,他认为,天和人属于不同类,各有其职分。作为人伦之道的礼是统类原则。把握统类原则是实现天人统一的根本前提。苟子进一步把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作为礼或人伦之道的基本内容。荀子所说的人伦之道既包含功利性欲望的满足,同时又有道德理想的超越性追求,这是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两方面基本内容,其哲学宗旨与孔孟等儒家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5.
荀子认为人有三种存在方式:自然存在方式、社会存在方式和理想存在方式。他认为人有眼耳鼻口之欲,有趋名逐利、趋利避害的本性,这是人的自然存在方式;在深刻揭示人的自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荀子阐述了自己对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理解:人生活在由礼带来的种种规范之中,依礼而行事,人才真正成为区别于自然而具有道德伦理关系的社会存在方式的人;荀子认为,人的理想存在方式应是如此:化性起伪,将本性恶的河水用礼的堤岸约束并通导,行为处事无礼不为,由此兢兢业业修养不已,达到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同时也渗透天道,与天合一。  相似文献   

6.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常丰厚的礼学思想内容。本文拟从荀子说这句话的原因,即"礼"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内容,主要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荀子这句话的评价等,这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评析,以期能以小见大,有益于荀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荀子重“义”,更重“礼”。他既以“义”标识基本的道德价值标准 ,又以“礼”为人道之极。他通过对“义”之行为原则性的张扬和对礼之行为规范条理化的阐释将两者联结起来。义与礼 ,一则义本礼末 ,义规定礼 ;一则义行礼路 ,依礼方为义。最终 ,荀子融礼与义为一体 ,生成一崭新的范畴 :礼义—由人之社会本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人伦规则和道德自律理性的“义”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基础之上的冠、婚、丧、祭诸礼仪制度规范的“礼”的有机融合。荀子以义而开拓、提升礼 ,走过了义——礼义——礼——仪这一梯次递进、由内及外的礼之范畴的衍义和构建 ,恰成儒学理论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抽象而具体的演进运动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8.
荀子提出儒家的"美政"价值,并以此为鹄的论述儒家之"礼"的整体含义。其中,制度型范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直接保障,法则理据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理论根据,而超越形上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终极根源。荀子以此构建了一个按照儒家思路改造社会的"王道"政治蓝图。  相似文献   

9.
荀子在吸收战国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礼学体系。他从人之欲望即人性之恶论述了礼的起源,详细论述了礼的内容,尤其突出了礼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荀子、孟子在天道观本体论的最高层面具有一致性,即在终极层面的“礼”中,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的“礼”处,荀、孟走到了一起。但是,孟子主张教化为先,强调内省。用伦理道德来教化被统治阶级;荀子却主张礼在法先,强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礼法并用。  相似文献   

11.
在先秦时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学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当属荀子。荀子对于先秦名学之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批判和发展名家和墨辩之名学,使儒家之名学更加严谨。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着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其名学之义蕴。直到近年来,由于大陆学界积极挖掘中国古代之逻辑思想,以免西方逻辑专美于前,于是有关中国逻辑史或逻辑思想之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等有关中国逻辑论著之研究对象主要为先秦时期讨论名实辩说之篇章,尤其是公孙龙、墨辩和荀子名学之研究。此外,由于一些国外学者之参与,使得中国古代逻辑之研究,尤其是关于荀子名学之研究,如今已成一较为普遍之现象。目前对于荀子名学本质之探讨,其中最重要之问题是荀子之名学是否即等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所创之传统逻辑(traditionallogic)或形式逻辑(formal]ogic)。虽然,大陆学界大多主张荀子之名学即等同于西方之逻辑,然而,学者皆未予以明确之说明或证明。因此,有关荀子名学本质之看法,实有待厘清,否则,将影响吾人对荀子名学之确切理解与把握,此外将对此一议题予以反思,并提出未来可能之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荀子礼论     
苟子认为,礼为“人道之极”,是做人的头等大事。礼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习俗,标志着文明与进步;礼是构成社会等级的标准,用以区分人群的高低贵贱;礼具有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人们“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要求统治者“隆礼贵义”,因此礼从形成概念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正身与治世的原则。荀子对礼的本质、起源、内容与作用作了异于前人的阐释,使礼的意义超出了其前孔子的仁本。  相似文献   

13.
荀子在对社会与文化的反思中,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特质的文化观。他通过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阐释,从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揭示了礼文化的产生形成、礼文化的内容和礼文化的作用价值,指出了以礼为核心特质的文化,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它的作用旨在完善人的存在的社会属性,保证社会的和谐运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述荀子政治哲学的整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的目标下,探讨如下四项问题:一、整理过去“礼”思想的研究脉络,思考它为何与苟子“礼”思想一直无法一起讨论。二、简述笔者在前书《荀子礼治政治思想之研究》中,如何探讨此项问题。三、提出能显现《荀子》“礼”思想的思想特质和历史角色的分析架构:即以“礼论”、“礼制论”以及“礼治论”来区分广阔的“礼”思想进而分析的观点。四、阐述《荀子》“礼治论”的若干思想特色。据于此,本文试图论证:荀子礼治论是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之框架的视野,能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之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5.
荀子在对社会与文化的反思中,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特质的文化观。他通过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阐释,从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揭示了礼文化的产生形成、礼文化的内容和礼文化的作用价值,指出了以礼为核心特质的文化,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它的作用旨在完善人的存在的社会属性,保证社会的和谐运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礼乐本为一体,并且,礼包含乐。荀子论礼亦论乐。从礼的角度审视乐,荀子发现礼与乐均治人治世、本于性情、取法天地。呈现同功、同源、效法对象相同等面貌,甚至,乐之“和”也基于礼之“别”。即是说,礼乐同构。  相似文献   

17.
《论语》和《荀子》开篇都先论学习,其论学习最有价值之处,是重在做人。而在做人上特别重视礼法。两书都反复强调一个“礼”字,把礼视为道德情操的培养,以提高人的和社会的精神文明,今天,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候,重新学习古代文化遗产《论语》和《荀子》关于礼的论述,对于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荀子礼学,对孟子礼学既有继承,又有革新,而革新是主要的。其革新主要表现在:第一,荀子认为,礼是先王和圣人制定的,是外在于人的。第二,礼与法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礼就是法,法就是礼。第三,礼义的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在《荀子》中,理想的政治秩序应该符合礼义之道,君子是这一秩序的缔造者。君子好学,自省守礼,“仁”“知”兼备,故能辅佐圣王,完善礼制,建立起礼的秩序。荀子通过对政治秩序起源以及君子品质的描述,指出唯有具备君子之德的人,才拥有治理万民的资格。君子依礼而行,明群定分,使得礼义之道落实为一种生活秩序,化育政治体中的每一个人,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建构起礼义秩序。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以"礼"为中心构建自己的核心理念的,但他始终是把礼当作是人外在的道德规范加以重视的,并不属于人的天性范畴。人的天性就是好吃懒做,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仁、义、礼、智都是对人的天性之"伪"的扼制。从这一意义来看,它和孟子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