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禁前后回首往事如烟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保密局被撤销,对张学良的监管之责,移到了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的蒋经国手中。经过50年代的整治,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逐渐走向稳定,蒋介石的个人专制也随之加强,并从60年代起开始进行“传子”部署,使国民党的最高权力逐渐向蒋经国过渡。短短十几年间,蒋经国的权  相似文献   

2.
12月16日,国民党举行记会.连战宣布放弃该党长期坚持的“一中”政策.使台湾岛内选情更趋复杂,祖国大陆已明白指出,“我们并不在乎(台湾)哪个政党获胜”。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史学》2003,(3):11-13
本辑关于国民党特务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及其后续之国防部(其前身为军政部)保密局的文字档案两篇,重点介绍军统组织抗战及战后时期的内部情况,可资参考。第一篇为某佚失档案之续篇材料,未完成,但也未见有续,作者亦不详,成文于1949年初,时值蒋介石下野、保密局长毛人凤辞职之后。此文言语中对军统头面人物颇有嘲讽贬抑之词,读来饶有趣味,选自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全宗档案,档号Q148-2-6。第二篇系军统特务江槐三在解放后被捕时所作的交代材料,选自四行二局全宗档案,档号Q323-1-332。选编者何品。本刊“口述历史”栏目曾连载有《国民党军统组织消长始末》,可一并参考。  相似文献   

4.
1947年6月,在东北长春和沈阳的屏障四平街,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血战。血战双方的显赫人物都是湖南人,一个是国民党的“王牌虎将”陈明仁,一个是林彪麾下的“攻坚老虎”龙书金。这两个湖南老乡在四平街大血战中,各为其主,逞智逞勇。谁也不曾料到,当年四平街的冤家对头,后来都成了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龙书金被授予少将。陈明仁:蒋介石手里的一张王牌陈明仁,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两军交战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无敌,堪称一代名将。1926年,广州国民革命军发起第二次东征,由蒋介石担任总指挥,…  相似文献   

5.
“今次访问,是成功的破冰之旅。”4月1日晚上9时,从大陆结束“缅怀之旅”、“经贸之旅”和“搭桥之旅”回到台湾中正机场的国民党副主席扛雨坤.召开记者会.向台湾民众说明这次大陆行的收获与感想。  相似文献   

6.
深网 《新闻天地》2011,(12):72-73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无预警的状况下突然死去.台湾政坛顿时山雨欲来。虽然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总统”,但明眼人都知道,谁当国民党主席.才是真正的掌权关键。就是这个关键时刻.宋美龄写了封信给当时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表示党内对李登辉继任主席有疑虑,建议恢复“中常委”的集体领导模式.台湾政坛顿起风暴。  相似文献   

7.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自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北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台湾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之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是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了。  相似文献   

8.
王凯 《档案时空》2005,(3):36-36
1937年底日本法西斯攻陷南京后.国民党不得不把首都迁往中国西部的重庆。于是,日本法西斯一路西犯,于1938年10月攻陷武汉三镇。随后,日本法西斯开始了对重庆长达数年之久的空袭作战.在空中作战中,日本法西斯曾动用航空兵对蒋介石住地展开猛烈空袭,试图进行空中“斩首行动”。  相似文献   

9.
王学亮 《湖北档案》2006,(11):46-47
被国民党遗忘的张国焘曾流露出回大陆的意愿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宫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  相似文献   

10.
1946年4月初,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接受军事培训的中共地下党员胡利民乘船回国,打入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胡利民回国后不久即被国民党保密局逮捕,受到审讯、严刑拷打、恐吓诱骗,但他始终未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解放后,胡利民在华东航空处工作,曾撰文揭露了国民党的罪行和狱中所见所闻。本文系根据胡利民的证据材料整理。  相似文献   

11.
一、 军统局变保密局1945年10月间,国共两党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订了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作地位。蒋介石迫于形势,不得不表面同意取消特务机关。这时全国舆论呼吁:取消特务机关,还人民的自由!戴笠这个军统头子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抗战胜利后,军统组织难于以原样这样维持下去,打算化整为零,继续死命效忠蒋介石,但是计划没有实行,就在1946年3月17日飞机失事摔死。戴笠一死,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立即就有人提出裁减军统组织,乘机来捞一把,或是泄私恨。CC派陈氏兄弟,希望整垮军统…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溃败台湾之初,蒋介石意欲让其子蒋经国统管谍报系统,不久,蒋经国出任“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但是,名义上归他管辖的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却处处不买账,弄得小蒋很没面子。不搬掉毛人凤这块拦路石,小蒋在台湾谍报系统就难以施展拳脚。  相似文献   

13.
蒋含平 《新闻记者》2006,5(9):70-72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周刊,至1948年12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该刊共出五卷(满24期一卷,第5卷仅出18期)。《观察》是一份纯粹的同人刊物,资金由储安平的一批“多以教书为生”的朋友集股而成,主要经营管理者是储安平。其时,储安平正在复旦大学任教。就是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刊物,却在4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高发行量达到10.5万份(包括华北航空版及台湾航空版)。  相似文献   

14.
褚静涛 《历史档案》2004,(3):111-116
台湾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地区成长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学术界均认为得益于国民党制定了较为务实的经济发展政策。事实上,国民党在台湾推行的以公营事业为基础、民营事业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并非一蹴而就。笔者根据海峡两岸公布的档案史料,就陈仪在台湾建立公营事业的经过及挫折探讨台湾发展民营事业的政策取向的形成经过。  相似文献   

15.
台湾“立委”选举中,国民党赢的诚惶诚恐,民进党输的愁云惨淡。胜负悬殊的结果对台湾政治格局的改变几乎是颠覆性的。但是,尘埃远未落定,对于两个月后的“总统”选举,国民党并无必胜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北平无战事     
《全国新书目》2014,(12):43-44
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惊天计划。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贪腐势力和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民国大戏揭开铁幕……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7日,在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现年93岁高龄的老红军、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孔诚同志,当年曾在皖南新四军新一支队司令部任警卫连连长,亲历了“皖南事变”及突围的全过程。在“皖南事变”70周年的前夕,他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8.
这场台湾政治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选举,引发了国民党内部巨大的人事地震,也将国民党提前推入了“后马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并不甘心退出大陆,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妄图颠覆共产党的政权。然而,一切都成为枉然。近日,原台湾保密局侦防组组长谷正文——首次向世人揭开尘封40多年的情报黑幕,台湾特工曾利用印度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试图暗杀中国总理周恩来,但最终招致失败。戴笠门生策划暗杀1955年,一个大型的国际会议在万隆召开,对于成立刚刚6年的新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向世人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好机会。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20.
吴民 《新闻世界》2007,(7):40-40
台湾“外交部”封存37年的“刺蒋案”机密档案5月10日曝光,这份档案记载了1970年4月24日,蒋经国访美时被台独分子枪击侥幸脱险后,国民党暗中打击台独的始末。刺杀蒋经国的刺客后来还成为台湾“总统府”的国策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