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3.
4.
议档案公布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4日的《中国档案报》刊登了《档案局被告上法庭的前前后后》一文,该文介绍了河北省南皮县档案局因《张隐韬》一书的出版被卷入一起民事诉讼的过程。 1999年12月,南皮县档案局计划编辑出版《中共一大党员张隐韬》一书,听说南皮县党史办有人全文引用了南皮县档案馆保存的张隐韬日记,并以个人名义编写了《张隐韬》并送印刷厂印刷。(张隐韬日……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国有档案公布权的立法演进,分析其行使现状,提出国有档案公布权是一种公权力,档案馆或有关机关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行使权力即为履行责任。国家应通过制定公布权行使程序,将国有档案公布列入档案部门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建立档案公布基金等方式,促进档案馆及有关机关积极行使国有档案公布权,满足社会公众档案利用需求,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就档案的公布问题早有明确规定,但军事档案如何公布尚未定出相关法规。文章就军事档案公布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并对公布的范围、原则、方式和权限等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9.
科技档案的资源共享与保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新成员,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成员国不仅将货物贸易,而且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贸易纳入其管辖范围,除此之外,国际社会已要求把环保、电子商务、劳工标准、商业腐败、投资权、发展权、自然资源共享权纳入其的管辖范围。在此情况下,我国传统的科技档案的保密与利用问题将面临新的考验。各种信息存取技术、新型文献载体、大容量数据库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却不是…  相似文献   

10.
11.
12.
档案利用,公布与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档案“公布权”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永久地保存有价值的文件并使这些文件得到有效的利用。”①《国际档案理事会会章》第二条规定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五项任务之一是:“通过广泛介绍档案目录和简化档案利用手续,促进人们更经常地利用档案,并对档案进行有成效的、公正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加西亚·贝尔逊说:“不是档案馆决定档案的利用,而是档案的利用决定档案馆。”②但是,各国对档案的利用又设置了种种限制,最典型的是规定了时间不等的档案封闭期,在特定时间内排除档案信息的利用,其目的是维护特定人的利益。封闭期的存在,也就产生了档案“公布…  相似文献   

14.
开放档案与保护公民隐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两者具有统一性。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指出“文件应当最大限度地开放利用,这是符合公众利益的。”同时他又指出:“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毫无疑问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另一方面,两者具有矛盾性。据调查统计,地县级...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重新审视国家机关档案的公布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档案信息利用方面存在的矛盾 ,重新分析了国有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机关档案的公布权问题 ,并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提出国家机关是纳税人供养的部门 ,最大程度地向社会公开它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共档案信息 ,是它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它应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充分调动部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直都市政府特制定了《2003年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都政发[2003]17号文件)。该办法将档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档案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档案》2012,(4):22-22
档案的文化性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尤其体现在档案的利用阶段。而不同方式、阶段的利用又决定了档案文化价值发挥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