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中胜 《科技风》2014,(14):6-7
大湾煤矿西井为煤层群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防突措施首选保护层开采,经对各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分析后以9#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保护层开采后在开采解放范围内布置被保护层工作面,通过被保护层工作面X11101-2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残余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析指标、回风流瓦斯浓度的统计对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分析,经分析表明:大湾煤矿西井将9#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是可行的,下部11#煤层被保护范围内工作面达到消突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该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随之增大,加之开采强度的加大,立井二采突出煤层12#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日益加重。为了消除该层的煤与瓦斯突出问题,该矿采取了开采11#煤层作为该煤层的的保护层,分析了保护层瓦斯治理措施,并对被保护煤层的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开采保护层是该矿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最高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保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在合理安排掘进,抽放,回采三者超前与接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采煤方法的一些看法。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要发生一次与瓦斯突出该矿井定为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煤层即定为突出煤层。在突出矿井中开采煤层群时,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受到保护的区域按无突出危险煤层进行采掘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凤兰 《科技风》2012,(19):126
保护层,即卸压层,是在煤层群开采中,某部分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或冲击地压等动力显现特点,而另部分煤层不具有这种动力显现特点或不明显;这时,按照赋存关系,选择某层不具有动力显现特点或不明显的煤层先行开采,而具有动力显现特点的煤层在其邻近层开采后再开采。本文主要阐述了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荣锋 《科技风》2011,(6):178-179
开采保护层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对谢一矿开采5121B10保护层工作面前后,B11b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和顶底板位移量的变化对比,辅以瓦斯预抽率,论证了10槽煤层对11槽煤层的保护效果,使突出危险区域转化为非突出危险区域,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煤矿开采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开采保护层。本文主要通过对平煤四矿丁56煤层掘进工作面作为保护层开采效果验证分析,得出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对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提高矿井的总体效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发生的冲击地压显现有其特定的特征,冲击地压有厚层难冒坚硬顶板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柱式体系开采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深矿井重力型冲击地压等类型。防范冲击地压,要采取合理开采部署、煤层注水、开采保护层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煤炭作为世界各国主要储备和利用的能源之一,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始终没有终止过,随着世界煤炭储备日趋减少的时代背景日趋明显,各国更是加强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和技术措施研讨。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无保护层突出煤层的开采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并且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技术和安全措施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无保护层突出煤层的采煤方法对于技术性、安全性、科学性的要求高于普通的开采方法,必须得到国家煤炭主管部门和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否则必将埋下发生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的隐患,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近年,我国煤炭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只要发生过一次煤与瓦斯突出的现象,该矿井即定为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煤层即定为突出煤层。"突出矿井的开采技术条件普遍比较复杂,它同非突出矿井的开采比较,主要在开采程序、巷道布置、采掘通风、安全措施及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和更为严格的开采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矿井瓦斯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为研究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层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降低高应力应区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本文利用COMSOL进行不同煤岩距离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层开采可有效降低被保护层煤岩压力。  相似文献   

10.
金岭煤业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矿井开采二1煤层和一7煤层。金岭煤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8.75m3/t,绝对瓦斯涌出16.90m3/min,煤层为Ш类不易自燃,煤尘爆炸指数20%。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目前开采两个二1煤工作面,两个一7煤保护层工作面。采取保护层开采,结合瓦斯抽放技术综合治理矿井瓦斯,即一7煤层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两层煤巷道联合布置。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97.9-121.9m3/h,最大涌水量200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二1煤层倾角在28到32度,局部达35度,且属于“三软”煤层,平均煤厚5.4米。  相似文献   

11.
朱胜利 《科技风》2014,(8):213-2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满足社会生产对煤炭的需求,许多矿区纷纷开始进行深部开采,以求提高煤炭开采量。由于深井巷道内的地形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在深层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瓦斯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规定开采高瓦斯煤层,必须先开采保护层。  相似文献   

12.
红星煤矿开采的煤层为急倾斜煤层,煤层平均倾角830,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地貌状况,将井筒沿煤层走向布置在煤层底板的粉砂岩中,采用走向斜井开拓。经矿井建设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走向斜井的开拓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作为卸压开采的基本手段,一直是煤炭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红岩脚煤矿目前的开采现状,本文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对32号煤层的上行开采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模拟了近水平煤层群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垮落过程,从工作面倾向着重分析了顶板的垮落和周期来压,研究得出近水平煤层群上行开采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为贵州地区以及同等地质条件近水平煤层上行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中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围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临近煤层的开采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而导致邻近煤层顶底板的塑性屈服。针对上下煤层不同组合开采条件,确定了极近距离煤层顶底板分类的判别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模型。经现场检验,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开滦范各庄矿业公司二水平北翼7、8层合群煤层地质条件,进行了放顶煤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在2180—4轻放工作面试验开采获得成功。相继在不同开采条件的合群煤层推广应用,拓展了轻放开采工艺的应用范围与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缓倾针煤层放顶煤和急倾斜煤层放顶煤的开采方式,放顶煤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层顶底板岩性影响着煤炭的安全开采,软顶软底条件下开采,破碎顶板极易冒落,安全生产和煤质难以保证,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同类条件下煤层开采安全问题,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研究俯伪斜下保护层开采后的保护效果,对兴隆煤矿俯伪斜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层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进行了现场考察,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对保护层开采后顶板法向膨胀变形量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俯伪斜下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保护范围内的最大残余瓦斯压力为0.25MPa,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5.7147 m3/t,均小于《防突规定》的临界值;数值模拟的沿被保护层倾向上边界的卸压角为98o,下边界的卸压角为68o,大于《防突规定》划定的保护范围。因此,俯伪斜下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显著,能有效消除被保护层的突出危险。  相似文献   

19.
从煤层赋存条件、采空区上覆岩层性质、煤层开采条件及采场结构特征等三方面对采空区地表沉陷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别对留设保护煤柱、局部开采、采空区充填、离层充填和协调开采等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传统开采两硬煤层(硬顶板、硬煤层)方法落后,生产效率较低,大同煤矿集团等煤炭企业和煤炭科研单位在实践中探索两硬条件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具有推广价值。主要阐述了两硬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应用条件、应用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