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的统称,它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核武器的分类标准很多,根据其爆炸原理,常分为三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其破坏威力均来源于某些物质的原子核核能的释放.本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核中  相似文献   

2.
蔡丽娟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23-25,18
本文根据毛泽东及其同事在历史上的论述,以及中国对待核武器的实践,分析了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藐视核武器的军事作用,重视其政治作用,并承认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超级计算机计划丁凡,张奇尽管印度政府不断重申印度既没有核武器,也不打算制造核武器,但印度有一项活跃的核武器计划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印度电子部高级官员森指出“印度最初开发并行处理技术是受巴统委员会的有关限制所迫。它基本上是为了适应于航天和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子弹     
中子弹也被称之为“加强辐射弹”,是一种利用中子辐射大规模杀伤对方的核武器中的一种。中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中子本身不带电,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余倍。它易于进入原子核的内部,当中子弹爆炸时核反应释放的中子大量迸射飞出。中子辐射本来就是核武器爆炸后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之一(其它杀伤破坏因素是冲击波、热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不过,在一般的核武器爆炸时,中子受到封闭,它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强大的冲击波。中子弹在爆炸时则释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其中子辐射程度约为同当量的一般核武器的10倍。…  相似文献   

5.
以钚换油     
核武器是破坏力极大的武器,其爆炸威力小一点的约为几千到几万吨的TNT当量,大的可高达几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的TNT当量。由于核武器的使用不仅威胁到被破坏的敌人,而且它所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还将泱及到使用者本身,甚而远及于子孙后代。所以,有灼见的政治家、科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呼吁全面彻底禁止和销毁所有现存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6.
约翰逊政府时期,随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及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美国担心印度可能会因为安全压力而走上发展核武器道路。为阻止印度获得核武器,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从而消除它发展核武器的动机。但是,由于政府内部的分歧,美国逐渐搁置了向印度提供单边安全保证的构想。此后,对于印度试图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获得美苏联合安全保证的设想,美国也并未予以支持。因此,约翰逊政府最终未能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而印度则以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借口,正式走上了发展核武器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1.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分体现;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它和“依法治国”构成了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完整的治国方略;4.它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高度概括;5.它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抵御“西化”、“分化”的核武器。这一方略力图运用道德力量铸造社会主义新人,反对市场经济中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伊核问题需要“调解员“   我认为,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大前提有两点.首先是美国和以色列承诺对伊朗放弃使用武力这一解决方式,其次是伊朗承诺不研制核武器.只有在伊朗的国家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它才会与相关国家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0.
钟东臣  卢伟 《化学教学》2007,(8):47-51,18
介绍了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基本知识,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基本原理、核燃料的生产、常见的化学毒剂及生物战剂,并简单介绍了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基本防护.  相似文献   

11.
1964年10月16目.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同时也是国际冷战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但影响了中外关系的格局.而且影响了国际冷战的态势.因而从中国的核研制肇端起。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各国共有5万件各种类型的核武器,如果核武器在生产、运输、贮藏和服役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后果就不堪设想。但自核武器问世50年来,虽然出现了种种意外事故,但从未引起意外的核爆炸。为什么核武器能安全贮运呢?原因是核武器在制造时就采用了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是核武器所使用的“引爆”炸药是高能钝感炸药。这种炸药与普通的常规炸药不同,钝感炸药对不正常的环境具有独特的低敏感度。核武器中的钝感炸药,即使受到撞击、枪击、雷击或遇到高温时,也能安然无恙,因而能将意  相似文献   

13.
徐鹏 《中学生电脑》2006,(12):19-20
2006年10月9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朝鲜正式宣布已经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核武器第一次亮相世界是在二战期间,美国用它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这也是核武器第一次用于实战,在二战十大致命武器中,也因其巨大的毁灭力量名列第一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除了核武器以外,还有哪些致命武器曾经被用于二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动。《核不扩散条约》(Nu-clearNon-ProliferationTreaty)简称NPT,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或《防止核扩散条约》。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核军备控制条约。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美、苏制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草案》,7月1日,苏、美、英等国同时在莫斯科、华盛顿、伦敦签署。1970年3月5日,该条约生效,有效期为25年。该条约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15.
黄祖洽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学家.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该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  相似文献   

16.
核武器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力的武器。其问世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尽管只使用了两次,但它惊人的爆炸威力和令人恐怖的核辐射,仍使人不寒而栗。 花样翻新种类多 目前已装备的核武器,从核爆炸结构原理来看,主要有原子弹和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必读》2014,(7):F0002-F0002
战略轰炸机是指用于执行战略任务的中、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它既能携带核弹,也能携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弹,又可以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8.
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院士,长期从事原子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微型核武器     
21世纪的战场,核武器仍然具有巨大的威胁,除了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战略核武器外,各种可用于实战的微型战术核武器也将陆续研制和装备部队。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关国家正在研制的3种微型核武器。 10吨当量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罗布泊上空的一朵蘑菇云,标志着中国核武器零的突破.一声巨响的背后包含着许多默默奉献的科学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园丁"的胡济民院士为中国的核事业培养了大量后备力量,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核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回顾了核物理学家胡济民生平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