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话要得体     
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离不开语言。说话得体,能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反之,会使人不悦,甚至产生误解。作文中的对话,何尝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正>说话对人类来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里,人离不开说话,犹如鱼离不开水。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说话里。"说话,看似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两片嘴唇一碰,原始语言便生成了。但要把话说得有水平、有意思、有效果,却不那么简单,而要做到口吐莲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打动人心就更加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很多学生的习作都存在篇幅短、语言乏味等问题。小学阶段一般是学习写事的作文较多,写事就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说话"。人物"对话",则可以通过提示语的变化使之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为文中人物"画皮刻骨"。  相似文献   

4.
程新胜 《甘肃教育》2014,(16):51-51
正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交流信息离不开说话,尤其是青年人,都应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以此作为立身处事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说话训练,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语文老师,其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提高说话能力。而这种能力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因为说话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问题,更是人的修养气质的"外化",《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说的能力居第二,可见,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所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很荣幸能成为家长代表参加太原市育星幼儿园的"让环境会说话"班级环境观摩活动。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育星幼儿园正是这样做的:让环境成为一种教育,让环境成为一种语言,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一、区域图示的暗示,培养幼儿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学生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但说的这些话都符合规范吗?换一个场合他们还会这样说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一些场合不会说话,或者说得不好,说明说话训练不到位。俗话说:"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让人跳。"由此可见说话训练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话教学,让学生学会说话呢?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给学生的话匣子充充电,不只是要提高其说话的能力,还要使其  相似文献   

7.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之前对隐喻真值条件的刻画忽视了隐喻语句产生的真实语境。隐喻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隐喻交流。本文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于主体间性和意图性。语用真值条件属于"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用以反映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语用真值条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此基础上,说话人运用最具关联性的"亚个人层面"(sub-personal level)词语帮助听话人构建临时特定概念。最终,听话人通过语用真值条件与说话人在"个人层面"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8.
会说话的猫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极为聪明的"异能"小动物,他们不仅伶俐懂事,更能开口说话。会说话的猫咪你见过吗?在吉林省的长春市就有一只这样与众不同的猫,一只会模仿人说话的猫。它已经9岁了,可别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国外学者对英语"War is war"这一赘言结构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为框架来分析汉语这一类似结构的生成与解读机制。分析了判断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并指出这一结构是判断句的非典型性用法,是说话人出于特定的意图而使用的。这一结构在交际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而其会话含义的推导与理解离不开对单个名词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说话是一种学问,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为了适应社交、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做一个会说话的人。1.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会说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笔人生财富。会说话能反映一个人的智慧,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获得别人认可,能征服人心,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会说话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广  相似文献   

11.
校长管理学校,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而与人打交道的基本形式就是“说话”。开会作报告要说话;谈心讨论要说话,调查研究要说话;解决问题要说话。因此,校长必须精通说话的艺术。 一、校长对教师要说内心话。教师队伍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一般不喜欢听官场话、客套话。例如,校长要批评一个教师,有时宜开诚布公,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12.
在言语交往中,说话人为了成功实现其交际目的并减少对听话人正面面子的威胁,会灵活采用得当的语言形式或策略,以谦和诚恳的语态表达批评。批评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语境,而语境是语用学的关键概念之一。批评语可以从语用学那里找到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3.
从头学说话     
近来心浮气躁,和人说话时,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说着说着就会擦出点"火花"来。而且最近又和陌生人接触得比较频繁,"天然呆"气质大爆棚,越发觉得自己真是不会说话。所谓"病急乱投医",翻出了之前随手买下的那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想看看这个才子型的主持人如何指点这个其实最难指点的问题。全书用讲故事的方式,借40篇小短文,结合具体情境,引出他要说的40个"说话之道"。读起来很轻松,  相似文献   

14.
夸张作为一种主观性表达的标记形式是主观化的结果。读者在面对夸张时不仅不会拘泥于字面的意义而信以为真,而且还会通过字面意义去推导夸张建构者要表现的"自我"。夸张表达主观性的机制就是通过建构主观大量或主观小量,或者建构时间顺序的颠倒表达说话人特定状态下的强烈情感或有效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决定夸张"度"的关键因素是其必须出自表达说话人"自我"之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苏宁 《现代语文》2007,(5):78-81
引言会话的一个特点是说话人的轮换(Turn-taking),即参加会话的人在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如一问"What’sup?",一答"It’sfine."。在FTF(Face To Face,面对面)会话中,很少会出现重叠(Overlapping)的情况,也  相似文献   

16.
与人交往,说话必不可少,会说话的人不仅使沟通顺畅,还能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要么语气过重,要么趾高气扬,要么胡乱猜忌,致使沟通处于尴尬的局面。说话时,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忌"生硬兼备"王跃明是初二(3)班的班长。有一次,学校搞大扫除,他发现教室门后面的地没有拖,角落里还有很多纸屑。王跃明转过身,声色俱厉地说:"这里是谁负责呀?怎么没有拖?  相似文献   

17.
适时点拨,为学生搭建好说话平台;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敢于说话;巧设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话;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习说话;强化训练,使学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8.
说话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孩子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会说话的人不止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謦一亥,俱带感情,这是第一种;长江大河,源远莫寻,牛溲马勃,悉成黄金,这是第二种;科学逻辑,字字推敲,无懈可击,井井有条,这是第三种;嘻笑怒骂,旁若无人,庄谐杂出,四座皆春,这是第四种;默然端坐,以逸待劳,片言偶发,快如霜刀,这是第五种;期期艾艾,隐蕴词锋,似讷实辩,以守为攻,这是第六种.这些人的派别虽不相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通喜欢用"口若悬河"四个字来形容会说话的人,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形容语.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然而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因为我们把这"会"字的标准定得和一般人所定的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不是我说你"中的"不是"为语用否定,否定的是说话人实施批评行为的自愿性和主动性,属于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之一。"不是我说你"为申辩式批评标记,目的是降低说话人批评行为的冒犯力度,在满足说话人自我保护目的的同时,间接地维护了听话人的面子。该格式具有能产性。  相似文献   

20.
学会说话     
学会说话。小朋友一定会说:“谁不会说话呀?”要知道,人人都能开口说话,却不见得都会说话。会说话的人想说什么,就能开门见山,条理分明,几句话就说得一清二楚,让人一听就明白。会说话的人把一件事、一个道理,说得生动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