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树勋、刘邦富两同志关注拙作《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载《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并对墨子“三表”说的性质等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体现了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两位同志的《墨子和他的“三表”说是唯物主义的吗?》一文的基调是,强调《墨子·天志》篇对“三表”说的支配作用,从而断定“三表”说是唯心主义的,这不失为一种学术见解。但是,我以为把“三表”说笼统地归结为唯心主义,还是值得商榷的。下面略述个人的  相似文献   

2.
人的认识是否合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靠什么来检验,这个真理的标准问题,是认识论尤其是真理观的基本问题。哲学史上旧唯物主义者由于没有真正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因此,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总是难免陷入混乱;但是,他们在漫长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也闪发出某些素朴的实践标准的思想火花,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真正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理论的准备。本文拟就我国古代重要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依次作一简要的剖析,总结其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以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一)墨子的“三表”说。战国初期,新旧社会制度交替,思想界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这样,衡量言论是非真假的标准,就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哲学问题。墨子是从唯物主义出发对这个问题提出比较系统的见解的第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墨子世界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墨子的世界观,目前普遍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墨子提出的尊天事鬼与“非命”这一组命题中,“非命”是主要的,“天鬼”观念只是他思想中的落后成份;并且认为,从形式上看,尊天事鬼与“非命”在理论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如果我们把天命的否定作为内容,把天、鬼的承认作为形式.则他的思想中的优点显然是存在于内容实质中的,而抽空了的鬼神,实际上便成了空话了”(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21页).上述论点实质上是认为,墨子一方面承认“天志”、“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非命”否定了它;否定“天鬼”才是墨子真实的用意,而称“天鬼”只是政教的一种手段.故墨子的世界观不失为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影响颇大.对此,笔者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它对我国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历代的唯物主义者,无不从《老子》的“道论”吸取其精华,以发展唯物主义。“所以老子是中国唯物主义的始祖,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第490页)詹剑峯教授的遗著《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以巨大的篇幅系  相似文献   

5.
墨子名翟,是先秦时期声望较高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较早地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墨子认为,认识是否正确,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他说:“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非命上》在这里,墨子指出了“立仪”的必要性。他认为,断定言论的正确与否,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就象在旋转的轮子上测量日影的方位一样,无法定准。为此,他提出判断言论是非标准的“三表法”。他说: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抨击宗教神学和批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却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过:“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  相似文献   

7.
韩振峰同志在《德国古典哲学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吗》一文(见《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中认为,德国古典哲学不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对此,我们不敢苟同。首先,韩文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斗争和演变来作为划分哲学形态的主要标准,从而把“德国古典哲学”的涵义明确为从康  相似文献   

8.
“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见1986年第3期人民大学哲学原理方面报刊复印资料选汇贺祥林同志的文章)。这一定义是否正确掌握和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家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坚持和贯彻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我认为,值得商榷。贺文之所以把对现象的正确认识等同于真理的主要理论根据是列宁《恩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的一句话:“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他们的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七期,发表了晓鲁同志的文章:《“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学的吗?》晓鲁同志否认这一提法的科学性。我则相反,认为这一提法是科学的。 我同意晓鲁同志这样的说法:“这个问题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有必要搞清楚的”。但是,我要补充说一点,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不能偏向机械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列主义的活的灵魂,必须坚持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和十八世纪所有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一样,十九世纪德国的杰出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也在这条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发生了“倾斜”和“滑坡”。也就是说,他和他的前辈一样,都没有沿着唯物主义的轨迹,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走向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彻底化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没有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巢臼。对于费尔巴哈的这种状况,恩格斯曾作过形象的描绘,他说:“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的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他的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  相似文献   

11.
徐崇温同志在1988年4月18日《光明日报》提出“实践本原论”和在1988年12期《哲学动态》提出“时代呼唤着实践唯物主义”之后,又在1989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文章,全面地提出了“用实践唯物主义去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改革纲领。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曾发现“辩证唯物主义”一词出现。他们在称呼自己创立的新哲学世界观时,多是使用“现代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等。从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上看,最先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是普列汉诺夫。有的同志认为普列汉诺夫是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中最早提出的。实际上他早在《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一文  相似文献   

13.
快马加鞭     
《阅读与鉴赏》2002,(1):52-52
在《墨子·耕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墨子责备他的学生耕柱子。耕柱子说:“我难道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在论述真理问题时,都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谈真理的主观性,似乎一讲真理的主观性,就有唯心主义之嫌。我认为,主观性是真理的重要属性之一,不承认真理的主观性,就等于不承认真理。 (一) 究竟何为真理?早在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地给真理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即“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必相符合”。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认为:真理就是我们的观念同客观对象的正确而恰当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真理领导我们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122页,以下只注页数者均引自该书)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将“实事求是”提到了“真理”的高度。这样,我们就会进一步思考:将“实事求是”提到“真理”的高度与以往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有何异同?本文试对此谈点看法。一、方法——原本的功效人们知道,一九四一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可是,一九七八年初夏,在武汉举行的一次全国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评审会上,对哲学的这一定义却发生了分歧,引起了争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问题末解决:一是,为什么把哲学叫做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是怎样来的?二是,毛泽东同志提的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选集》第774页)与上述定义的关系怎样?这些问题也是哲学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把哲学称为世界观的学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早在一八五九年,恩格斯谈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时候,就把“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唯物主义原理,称之为“新的世界观”,并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早就有科学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又作了肯定而明确的解答。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理论是否正确,只有在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让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证明,“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此外再无別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特别用了“只能”、“再无別的”等斬釘截铁的语言,突出强调了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彻底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題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对于这个问題,我准备从以下兩个方面来淡一些粗淺的体会。第一,对真理的检验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完成检验? 在唯物主义看来,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就是主观正确地反映了客  相似文献   

18.
翻看去年夏天出版的《书林》第三期,一个标题赫然在目:《一个杰出而又卑鄙的学者-培根》。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难道他竟能集杰出的学者与卑鄙的政客于一身吗? 这篇张汝伦编译的文章,摆出大量的事实,把墙根利欲熏心、野心勃勃、蝇营狗苟、不择手段地奔走仕途的脚迹指给我们看。  相似文献   

19.
这篇课文节选自1980年第24期《红旗》杂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原文共有五个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第一,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上级的指示;第二,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工作;第三,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我们国家的大事;第四,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群众;第五,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概括了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人对己、对上对下、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应有的正确态度。文章的开头指出:“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对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做宣传工作、理论工作、报刊工作的干部,是一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彭崇谷同志的文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吗?》(以下简称《彭文》见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以后,很敬佩彭崇谷同志的那种敢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但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的问题,因此,对《彭文》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本人不敢苟同,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特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彭崇谷同志商榷。一、《彭文》以恩格斯的“对辩证的观点来说,这一切对立,……都只是相对的”为据,从而认为“完全可以得出斗争性的相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