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篇章,是学生美好的精神之旅,而语文课堂之中更是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学生快乐的度过课堂的分分秒秒,要激励我们的学生去吸纳人类的文化瑰宝,品味魅力无限的快乐语文,让鲜花盛开在快乐无限的语文殿堂.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她内容丰富,最富有情趣,语文课理应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谈不上有什么快乐可言。面对生动丰富的语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时下,好多语文教师抱怨:课程改革了,语文难教了,考卷的试题灵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考题的答案丰富了,评价的标准多样了,哪里才能找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呢?其实,就像当初我们接受新课改的理念那样,这也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学会变换角度去考量语文课堂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学语文应该是一种享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长期以来,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并不多见;相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实,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快乐的。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语文课堂.纵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在课改之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回头看看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以本身的"颜色",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简约的语文课堂闪溢着灵动、惬意与智慧,简约的语文课堂焕发着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想:我们应该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导下,构建开放、有活力的快乐语文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快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得到学习之乐,教师品味教学之乐,师生共同感受和谐之乐。而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能力中感受快乐,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创造快乐,在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体现快乐。一个语文教师最成功的,是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共同演绎快乐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人应该"按自己的本性去生存"。孩子的本性是向往快乐。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儿童文化"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语文课堂,在一个儿童接纳的、和谐的、支持性的、开放性的空间里发展儿童的语言,语文课焉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0.
钟志军 《成才之路》2013,(32):80-80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语文课本中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我们不妨向学生传递一种“快乐语文”的理念,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淡不上兴趣和动力。在当今教改的浪潮中,值得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探讨,让语文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孩子那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小学阶段的学校中度过的。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创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呢?我的做法就是将我的语文课堂,绘成一道彩虹,装点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2.
王智明 《成才之路》2013,(17):37-3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新理念,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同学生展开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而在这种背景下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海纳百川,长于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字词的解释识记、文章段落大意的总结、文章结构的分析等,使语文课堂缺少趣味和魅力。为了活跃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很好地把美育因素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学习语文,从而使他们在快乐学习、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得到意志上的锤炼与人格情操方面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敖克彩 《考试周刊》2009,(13):64-64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重任,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所以我们应简简单单教语文,朴实灵动地进行本色教学,以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沉浸在学习语文的快乐之中。现就此谈谈小学语文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生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学生从心底能够喜欢语文,愿意主动去获得知识,那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课堂要生动,学生要喜欢,兴趣是关键。若能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语文课堂的学习就必然会事半功倍了。  相似文献   

17.
田秀珍 《四川教育》2014,(11):27-27
十多年的课堂创新,我们经历了当初的迷茫,感受了创新的魅力,投入了改革的豪情,随后也在归于平静中不断反思:过去语文课堂的平静、轻松、简单哪儿去了?过去语文教学的双基哪儿去了?过去语文课堂的整体意识哪儿去了?过去语文课堂老师的精妙讲析哪儿去了?于是,对双基、对整体、对必要的讲析我们开始呼唤回归.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还应该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情趣,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多彩的人生……这就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一种看似平实却又语文味四溢的本色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笔者从多年实践教学中感到教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作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语文,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学生一起质疑,教学相长.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师生同乐,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肖代荣 《教师》2011,(21):18-19
教育要摒弃功利主义的影响,真正回到生命的本真上来.语文不受重视,语文课堂文化的构建困难重重,但语文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地面对现实,快乐地生活,快乐地读书,快乐地上课,与学生共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