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活力课堂能使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下充满活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满兴趣、积极探索。教师要学会用感情带动课堂,用兴趣激活课堂,引导学生体味语文的魅力及其独有的特色,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语文教师是美化学生生命的天使。要让语文课程成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程,就必须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让语文课本不再成为课程资源的神话,让学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增值,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就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优点和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措施展开论述,通过教学事例分析如何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绿色,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一、平等对话促有效生成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浪潮中,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然而,不少课堂在热闹背后表现出放任浮躁的倾向,教学效率并不理想。如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减少了,琅琅读书声变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土壤,语文课堂是吸引师生思维碰撞的磁场。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师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诗和远方。要追求诗和远方,就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活力课堂,不让语文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为此,我们要探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课外阅读活水来。  相似文献   

8.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训练思维的主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既开放又有活力的课堂,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有效生成的基础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预设,生成就成了“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齐殿玺 《考试周刊》2014,(39):32-32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生命教学,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唤醒文本,让文本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语文课堂活力。要让学生用生命投入,教师首先就要用生命教,让学生用生命学。打造高效课堂,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让教师用自身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2.
郭允扬 《成才之路》2011,(27):36-36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必由之路,唯有让师生、生生在课堂中相互融合、自由交流,语文课堂才会彰显其生命的活力,高效也才会伴随语文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话”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法宝。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的提升达到最佳状态。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情境。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一个富含诗意的语文教师,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朋友、生活的挚友。一、构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相似文献   

17.
董云 《甘肃教育》2014,(22):47-47
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体现和落实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叶澜教授曾振聋发聩的呐喊: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是真正理想的课堂,也才是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课堂。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与时俱进并富有生机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教师应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9月开始,我在深圳提出了“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时至今日逐渐被语文同行所认同。这一教学理念,是指语文教学要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其基本做法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为手段,以指导读书探究为抓手。这一教学理念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实施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