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教诲”一词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 ,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说说父亲和老师是怎样教诲我的?生认真读课文后交流)生 :父亲经常叮嘱我 :“你看见一件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 ,不要想当然 ,画走了样。”生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师 :是啊 ,文中父亲和老师教导我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同学们 ,平时你们的长辈对你们说过类似的话吗?生 :我爷爷常对我…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记叙“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不同反应,揭示了“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的道理.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平凡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老师说的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教学时应紧扣“画杨桃”这件事并以此为线索组织教学,以老师的话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师生的三次对话为次重点.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探讨”的导学方法,放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去领悟文中所含的道理,同时加强学生听、说、读、写和思维、判断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11课《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迪学生们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妄下结论。编者的主要意图在于,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4.
一、难点及分析 《画杨桃》是新增课文。文字比较浅显易懂,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我”的画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却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学难点是理解最后老师那段话的意思。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叙述画杨桃这件事情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重点在理解当“我”的画交出去的时候,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却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变序教学”法,直奔课文的重点,——第二自然段。启发谈话引出问题: 1.同学们见过杨桃吗?知道杨桃是什么样的吗?(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相似文献   

5.
《画杨桃》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第三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道理,说明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要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内容真实、记叙具体的表达方法。其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课后“思考·练习 1”的第 3小题第二问“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  相似文献   

6.
《画杨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湖北武汉武昌区教研室林兵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笔,而精到老师的肯定。教学难点: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提出的时教学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很...  相似文献   

7.
《画杨桃》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讲述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其内容是这样的:“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是这样教学这段话的:师:读一读,这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几层意思?生:(读后)这段共有四句话,主…  相似文献   

8.
《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岑桑在小学美术课上画杨桃的一件事。年幼的作者根据父亲"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教海,把自己从特殊角度所观察到的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形状,引起同学们的哄笑。老师在慎重体察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后,请嘲笑"我"的学生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去观察杨桃,使...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过程、教法设计根据课文所写的故事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而且课文兼有描写生动 ,感情丰富的特点 ,拟采用“情境教学法” ,课堂教学结构分六个层次两课时完成。1 预备层。布置学生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自己认为最生动感人的地方画记号 ,思考“课后练习” ,互相交流初读心得。2 感知层。通过看录像 ,观察插图 ,听老师范读 ,自己朗读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并分段 ,对全文内容及结构有初步了解。3 理解层。这是教学重点内容。教师提出一组阅读提示 ,使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吸收作者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上图画课,一位老师拿着两个杨桃平摆在讲坛上,要学生对着写生。有一个叫维祖的学生个子较矮,座位编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从他的角度望去,那五棱杨桃根本不像杨桃,而像是五角星,他照着自己看到的样子画了杨桃。当维祖把习作交出去时,几个同学看了,哈哈大笑,嘲笑他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看了这幅习作,老师没有马上表态,而是从讲台上走下来,在维祖的座位上坐下,仔细审视了一番杨桃,然后高举着他的习作向同学们发问:“这幅写生,大家说画得像不像?”“不像!” 同学们齐声回答。“它像什么?” 老师又问。“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了嘻嘻哈哈的笑声。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半晌,再问道:“画杨桃画成 ‘五角星’,好笑么?”“好笑!” 刚才那几个笑  相似文献   

11.
杨桃飘香     
“我的座位在靠窗边的位子上,所以那讲台上的杨桃像一个五角星的形状……”蒋新艳老师带着我们读课文《画杨桃》。说真的,杨桃是热带植物,在这边不多,所以有很多同学没吃过,没见过,很好奇。  相似文献   

12.
读思结合落实重点———《柯里亚的木匣》和《画杨桃》教学谈○彭阳县教研室韩志龙李文科《柯里亚的木匣》和《画杨桃》是五年制第六册第八组的两篇讲读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从内容上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讲述一件完整的事说明一个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饶世和 男 ,1944年出生 ,安徽省无为人。 1961年开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1984年任安徽省无为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1990年获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下面是饶老师设计执教的《画杨桃》教案 ,笔者略作赏析。)  教学目的  《画杨桃》记述“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受到有些同学讥笑 ,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通俗易懂。本文教学目的可确定如下 :   1 懂得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获得不同的观察结果。   2 懂得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如转折、因果等。   3 用“不像………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图画课上"我"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情景,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即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轻易下结论。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课文从一  相似文献   

15.
吴晓琴 《云南教育》2003,(28):35-37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展开情节。先写“我”年少时家庭生活拮据和父亲的梦想;接着写“我”看见中彩的父亲开着一辆奔驰车,却不高兴,母亲解开了“我”的谜团,父亲愉快地把奖品交还给同事;最后写“我”成年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通过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来衬托父亲开阔的心胸,用母亲的话来表现父亲的人品,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父亲”行为的熏陶感染,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二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好词佳句;三是用自己提…  相似文献   

16.
《画杨桃》的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采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对事物、事件和人物等多角度的比较中认清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一、比较形象,激发兴趣1.突显杨桃。(1)板书“杨桃”。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杨桃的认识。(2)出示实物杨桃或杨桃的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感知和介绍杨桃的颜色和形状,教师可作必要的补充。2.感知整体。(1)板书“画”。设问: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请大家浏览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2)自…  相似文献   

17.
《画杨桃》一课记述“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受到有些同学讥笑 ,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通俗易懂。文中体现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本课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 ,在自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并梳理归纳疑问 ,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 ,读、思、议、练贯穿其中 ,体现“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具体设计如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1.多媒体或挂图出示“杨桃”图 ,学生看图 ,观察、感知杨…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设计说明《画杨桃》是第六册第八组中的讲读课文,且与本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紧密联系.该重点训练项目是侧重指导作文的,但读是写的基础.因此,教这一课时,首先要读好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明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懂得只有写得真实、具体,才能使人易于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义教小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实验本”)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用书》在“教材说明”部分叙述课文分段情况时,有时用起讫的自然段来注明,有时则用从某句到某句的方式来说明。有时在同一篇课文的“教材说明”里面,有的逻辑段用自然段注明,有的逻辑段用起讫的句子或内容来说明。例如《画杨桃》一课,《教师用书》在说明课文分段情况时写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课文  相似文献   

20.
《画杨桃》一文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学习课文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对比,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哈哈大笑”与“审视”的对比。“我”遵照父亲的叮嘱,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时,把杨桃画得像个五角星。同学们见了“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