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的人文记忆,是无形文化遗产的典型,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它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精髓的根源,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曲艺、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是民族历史的积淀,被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作了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故事、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手工技艺、风俗习惯等,内涵丰富,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试述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子渊 《青年记者》2012,(26):18-1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相似文献   

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行了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2011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003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国际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  相似文献   

9.
《北京档案》2006,(8):4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周林兴、苏君华在2006年第3期《山西档案》上撰文指出,与传统公共档案馆仅仅强调保护“自然和人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相似文献   

12.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艺术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3.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呈现"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特点,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也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走出有民族有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略谈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2003年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世界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热潮。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传播先进文化职责的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明确图书馆的保护职能,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监督管理,科学、客观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李波 《北京档案》2009,(5):35-35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20.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相当广泛,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