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一"字都是指事字,用一横表示数目。"一",笔画最少,古人根据一根手指的形状,造了个"一"字。它的形状,从古至今,从没变过。别看这"一"字就这一笔,它的内容可丰富了。有人从《汉语大词典》中查到"一"字有24种语义。以"一"字为头的词有2400多个,如果加上它在中间和末尾组成的词,那就更多了。"一"字用得最多的,是把它看作是最小的正整数。这也就是"一"字的本义。正因为是最小的正整数,所以很自然地成为序数中的"一"。如"一不做,二不休",这"一"便是序数。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里的两字结构不易与联绵字相混的两字结构联绵字与互训式的两字结构联绵字的特性联绵字与重言古代汉语里的联绵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复词的一种,这是汉语学者所公认的.联绵字从书写方面看来,它是个两字结构,也就是写出来是两个字.在我们认识联绵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网上忽然流行起一个"囧"字,大家都很宠爱它.宠爱的原因,主要是这个字看上去比较倒霉,又比较傻.它的读音,念jiǒng,表示明亮有神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许小兰 《中国教师》2010,(11):61-62
<正>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想起与新教育结缘的这短短半年,想起《人间词话》里王国维的"着一‘闹’字,则境界全出矣"。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生一听到"作文"这两个字就感到头痛,怕写作文.因此,很有必要探究这个"头痛"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字里藏字黑白分明从表面看,这是两个汉字,谁料想,黑字里还藏着两个"白"字,是什么字呢?不用多费脑筋啦!黑白两字分别可以组成我国的两个省名。看看,汉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相似文献   

7.
箴言     
《今日教育》2010,(10):5-5
我很是喜欢“老师”这两个字的组合所折射出的一种精神。老师的“老”字,不是年龄的分水岭,而是指“老是这样”,总是如此.始终如一。这不是悲观的宿命,而是一种守望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星期天,太阳已将它的光斑撒在了床边.小刚翻身坐起来,书桌上摆放着爸爸买来的早点和一本书名很新潮的数学书.看到"数学"这两个字,小刚就没了精神,因为他数学学得一塌糊涂.他认为这是数学太难的缘故.这不,他伸了伸懒腰,又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忽然,一股神奇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汉语中有两个字(词)常常弄混,一个是"彩",一个是"采".这两个字(或词)分别指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至少深浅大异.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都很喜欢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但对歌词中一些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却不太了解.比如就有同学问"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相同的"等"字呢?"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句中连用了三个"惹"字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相似文献   

11.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尢"而不是"九".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载×载×"句式的全部用法可归纳为四种类型.该句式中的两个"载"字为连词,其作用是连接两个动词,组成联合式结构,形成一种连动式的谓词句式.其中两个"载"字所涉及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亦可分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邓笛 《课外阅读》2008,(3):64-64
据说,2200多年前,亚历山大图书馆遭遇一场大火,整个图书馆被烧得片瓦无存,唯有一本书得以"火口余生"。然而这本书不是珍贵典籍,所以一个识得一点字的穷人仅用几个铜板就把它买下了。这本书也不是很有趣,可它的两页纸中间,却夹着一件让所有人都会感兴  相似文献   

14.
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能回到家里,总认为回家是很平常的事儿,可现在住校就不一样了,一提到"回家"这两个字,心里总会弥漫着温馨.  相似文献   

15.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相似文献   

16.
在古汉语中,"以"字作虚词的用法繁多,介词和连词是常见的两种用法,但这两种用法很容易混淆。介词和连词的定义、"以"字前是否有附加成分、"以"字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字的位置、句子的对称性是区分两种用法的五个要点,辨别介词"以"和连词"以"的用法时,只有将其联系起来,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其实,这里的"北"并不是指方向,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个"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上肉旁而成的。"北"即为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  相似文献   

18.
这篇考场作文,至少有这样一些优点:1.题目鲜亮,吸引读者的眼光,冲击读者的视觉——一个"润"字巧连"雨"和"万物",将二者间的生命关系动态地揭示出来;一个"香"字,妙接"馨"和"满天",让人顿时嗅到了浓郁的芬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由两个短语巧妙构成的文题,很有些"诗"  相似文献   

19.
一切归零     
很喜欢"一切归零"的说法,因为这四个字给人一种彻底的洒脱感.一段感情从开始到结束,一切归零;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消亡,一切归零;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一切归零;政治家完成历史使命,一切归零.  相似文献   

20.
由左右两个"喜"构成的字(简称"双喜"字)或它的相关写法,通用字书中该不该收释,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双喜"字在《中华字海》(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中作了详细的注释:"双喜.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该字书另外还收入简化的"双喜"字(左右的两个"吉"下各加"古"),并注明同"双喜"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