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真心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就像一座大楼的根基,爱就像夜航中的明灯,爱就像庄稼离不开的水。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爱的滋润,而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学困生往往在学习上或思想上长期落后于别人,心理上形成自卑的阴影,有些甚至表现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教育中产生矛盾的往往是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其实,教师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但学困生通常不理解教师的爱,教师用心良苦,学生却感受不到。如何让学困生感受教师的爱呢?一、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有些学困生不但成绩差,平时还专搞恶作剧。身为…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6)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4.
赫亚静 《考试周刊》2013,(98):171-171
<正>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般无私地关爱  相似文献   

5.
夏英 《考试周刊》2013,(91):170-170
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爱,像大树撑起心灵的天空。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财富。教师和父母一样,期盼孩子健康成长。只有教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温暖的爱,才能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要牢记职业使命,不忘教育初心。课堂是为了成就学生,是学生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可“占位”,更不能“越位”。教育是爱的伟大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仁爱宽容,将爱洒到教育的每个角落,让受教育者深切感受到关怀备至,才能结出美好的硕果。语文教学博大精深,只有不断增强教研自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探寻其大道之所在,才可以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名师之名就在于其是学术和教学的领航者,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成就一批人。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师的爱像阳光,即使坚冰也能融化;像春雨,即使再干渴的心田也能滋润。因此,我们应该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个孩子,更不敢放弃一个孩子。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也同样有人格尊严。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相  相似文献   

9.
谢小军 《考试周刊》2014,(67):173-173
<正>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只有教师对学生投入全身心的爱,才能与学生情感交融,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要教育出一群自信、自强、礼貌、快乐、阳光的孩子。面对诸多现实,我开始思考:今后我们如何改正不足,如何教育出欣欣向荣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让爱与责任同行。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一、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爱学生是一种心境,一种奉献,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钱春玲 《山东教育》2012,(31):14-15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特别是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我们只有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们的心弦,用师爱  相似文献   

12.
乔梅 《辅导员》2012,(33):24-25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的确,爱,是教育的灵魂。古今中外的名人对爱做出了精辟的诠释。教师只有真心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表达师爱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如何才能让教师的爱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之间的融合剂,让师生情感得到有机的联结呢?  相似文献   

13.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但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人人爱,学生的优点人人喜欢;面对差生,有很多教师嘴上不说,心中则早已生厌,面对学生的错误,更是雷霆万钧,百般指责。但我认为,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没有不好的禾苗,只有不好的农民一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像茁壮的禾苗一样只需教师的稍加指导即可蓬勃发展,而差生才真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生的错误才是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实现教书育人的关键点。谁正视了学生的错误,谁才是真正爱学生,谁才能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教育,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爱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特有的道德准则。一、爱心:教育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  相似文献   

15.
王菁 《辅导员》2013,(16):49-50
<正>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案例:韩某,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孩子虽说很聪明,但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一般。前几天因为生病有一个星期都没有上课。返校  相似文献   

16.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内心先"阳光"起来,才能以此"照亮"学生;而一旦学生"阳光"起来,他就能像"光源"一样,既"照亮"他人也"照亮"社会。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要用阳光般的爱来温暖学生,让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也许不经意间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做一位与爱相伴的教师,给学生的心灵徐上爱的底色。爱的底色,有一种色彩叫"尊重"。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称之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想  相似文献   

18.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能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中华 《贵州教育》2007,(20):17-18
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对激发学生开拓上进,追求真理具有重大意义.师爱,乃育人之本,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火热而真挚的爱心,就不能当好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唯有爱,才会像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他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当学生觉得班主任是真心关心他、爱护他、为他付出时,不管你是耐心地帮助,还是严厉地批评,即使惩罚他,学生都愿意接受。班主任只有心里时刻想着学生,学生心里才会有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得越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