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藩部要略》是一部有关清朝外藩诸部,主要是蒙古部落的编年史。本文通过对该书“序文”的分析研究,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藩部要略》成书过程及其改定稿本的概况;二、介绍为本书写序的李兆洛的学术活动及其为写序文所做的准备工作;三、概述了序文的中心内容,即清朝统一蒙古各部落及对蒙古地区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四、文章对不同版本的《藩部要略》序文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藩部要略》这个书名是张穆亲笔改定的;同时列举了张穆在改定“序文”时所作的增删情况。  相似文献   

2.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一月,长达八年之久,波及八省之广的三藩之乱,是十七世纪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它对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颇有探讨研究之必要.现就三藩之乱的背景、清政府对兰藩之乱的解决与平定三藩之乱的意义,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清朝续文献考中乐器部分即乐考五到乐考九共计四章,其中乐考五为乐器概述、乐考六为雅乐器图式、乐考七为杂乐器、乐考八为乐器、乐考九为西乐内容梳理,对其中各民族乐器进行简介,本文将对乐考七、乐考八着重讨论,简介清宫藩部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  相似文献   

5.
明代的宗藩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余年,封王建藩之制与明王朝相始终。本文试就明太祖实施这一制度的原因与宗藩对明代政治、经济的影响,进行论述。一洪武二年,朱元璋“定诸王封建之制”。次年封皇子朱樉等九人为亲王烦?“明太祖定天下之三年,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封诸子,待其壮而藩服”。历史表明:实行封王建藩之制与否,并非宋元覆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元朝统治者是极为重视封王建藩的。清朝统治者中就曾有人指出:“明祖欲大封诸  相似文献   

6.
    
王五上山砍柴,在回归的路上忽闻一阵阵啼啼哭哭的嗥叫,心一沉,近前一看,一只母狼中弹流血而死,四只狼仔只有一只活着,浑身发抖,饿得直叫。王五便生慈善之心,抱着惟一活着的狼仔回家。王五就这么喂了一只狼仔,一只好狼仔,双眼深而褐黄,凶戾之气四面迸发,让人一望悚然。王五家族世代训犬,深谙犬性,很有一套办法,到了王五这一代,更是发扬光大。只是前数日,爱犬独生一种怪病,未等王五想出医治的好办法就抽筋而死,王五心痛不已。今得一狼仔,王五想打破祖上遗留下来的戒规,一心把训犬的方法与技巧全身心投入到狼的身上。王五不置铁笼、不系铁链和…  相似文献   

7.
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战火燃遍云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所以时隔三百多年,我们今天的初中历史教材仍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可能由于编者一时的疏忽,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常良泽老师所指出的,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如尚可喜是否参加叛乱、闽粤二藩叛乱的先后顺序、耿精忠的身份问题以及“三藩”具体构成的演化等。  相似文献   

8.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于康熙二十二年设立"八旗汉军火器营"。这是八旗组织下首个"火器营",囊括汉军马甲总数的2/3,专习火器,堪称精兵之薮。清朝建立汉军火器营的原因,是为消化、利用藩下兵卒,尤其是在前明接受西法训练,精通火器的孔有德、耿仲明旧属。此外,尚有应付西北边情的原因。清朝入关后,西北边徼长期受卫拉特蒙古威胁,特别是准噶尔崛起,雄踞中亚,令清朝芒刺在背,筹谋应对之策。成立汉军火器营,以谙练火器的精兵抗衡蒙古骑兵,是康熙君臣在武力方面的预备。  相似文献   

9.
罗马史家李维以其文辞晓畅、叙事宏富名动当时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化圈,也因其《建城以来史》对古罗马历史无可比拟的史料价值而名垂后世。但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却称李维笔下的罗马一成不变——罗马独特的军政制度和典型的民族精神从罗马建立时起始终不变。经考察,《建城以来史》早期诸卷的历史叙事,为柯氏所诟病的元老院、军团制、占卜仪式其实都依随时代的变迁而多有变化。罗马人在不断吸纳各阶层、各民族的过程中形成,共和国与王政时代体现出一脉相承的联系,共和制度中各级官职、会议、法律随等级斗争的推进而不断完善等,都体现出李维视历史为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过程。实事求是地说,李维记述罗马崛起时的历史性与阐扬民族精神时的永恒性是并存的,罗马人的传统美德在李维心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谓三藩     
何谓三藩傅应余关于“三藩”,各说不一,有叛乱以前的三藩,也肴叛乱时的三藩以及根据割据地区而称的三藩。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材中提到的三藩是指叛乱时的三藩。这三藩一是云南的吴三桂、二是广东的尚之信(尚可喜之子)、三是福建的耿精忠(耿仲明之孙)。而《清...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李嘉祐是大历诗人之一,唐人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并选录了其八首诗歌,王夫之也称其为"中唐第一佳手"。可见,李嘉祐的诗作是很受推崇的。然而,这位诗人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当前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因此,李嘉祐的诗歌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高仲武认为李嘉祐诗歌"涉于齐梁,绮靡婉丽",但高仲武的评价,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高仲武认为李嘉祐"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因为吴、何二人是齐梁山水诗的杰出代表,对此,将李嘉祐诗歌与吴、何二人诗歌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齐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大历诗人的影响,以及李嘉祐诗歌之新变。  相似文献   

12.
朱熹与王夫之一个是理学之集大成者,一个是气学之集大成者。两人对理与气的不同推崇通过理气观、道器观、有无观和动静观全面展示出来,恰成对立之势。这种对立并非偶然,而是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王夫之自觉批判理学的结果,他的哲学建构便是对朱熹哲学形上根基的颠覆。有鉴于此,朱熹与王夫之的哲学不仅表明了两人哲学的差异,而且直观地展示了宋明理学与早期启蒙思潮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吴师道的师承,并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记载的"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而是与许谦亦师亦友,却未师从金履祥,于金氏只是私淑而已。其所编纂的《敬乡录》,版本虽不多,仅有《四库全书》本、《适园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及几部清抄本,但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助于诗文辑佚与史料补充。  相似文献   

14.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15.
借助首次披露的史料,我们可以追觅"清流"代表人物张佩纶与李鸿章的秘密往来,他们彼此之间的支持和争执,从而展现光绪前期政治舞台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军机大臣李鸿藻与北洋大臣李鸿章之间的沟通,李鸿章丁忧后"夺情"复出中,张佩纶、李鸿藻为其所作设计的内幕,以及清政府内部在处理朝鲜壬午事变中不为人知的预案和策略,"清流"谋划的对日策略和李鸿章的态度,显示出晚清不同政治集团纵横捭阖、相互渗透、利益消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比后人想像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王琦及其以后的研究者大都把李白诗中的殷淑当作颜真卿文中的道士中林子殷淑.笔者认为颜氏文中的中林子殷淑不是李白诗中的殷淑.李诗中的殷淑身份难以确考,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是李白一位交情极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自清代姚文燮、王琦疑李贺有妻室以来,近世王礼锡、朱自清、周阆风、钱仲联等学者均持此说不疑,并不断提出新的佐证,遂使这一观点几成学界定论。本文通过对唐代社会文化状况及李贺传记资料和诗歌内容的考索与研究,对上述学者提出的李贺有妻室的论据逐一进行辩驳正误,得出李贺无家室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在地方政局混乱的背景下,吴六奇提倡文教,重建潮州地方儒学设施,潮州地方文教赖以继承和繁荣;剿匪安民,潮州百姓赖以保全性命;重建城墙,重置巡检司,重修驿站,构筑地方防御网,潮州地方防御赖以巩固,郑成功集团侵潮掠粮行为得以遏制。吴六奇为明末清初潮州地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合肥李鸿章家族以慎所公为许改李姓之始祖,繁衍生息数百年,至今已有第十四世传人。从李文安(李鸿章父)举进士入宦开始发迹,至李鸿章兄弟尤其是李鸿章的统军爵相而达到鼎盛。其宗风之醇,人材之萃,家业之隆,门第之荣,堪称"晚清豪门"、"江淮巨族"。  相似文献   

20.
太康元年 ,西晋不出三月而一举灭吴。其实当初西晋伐吴之时 ,并非是一帆风顺。伐吴的策略 ,是羊祜最先提出的 ,在他殁后 ,由张华、杜预、王氵睿等人继成其事。而贾充、荀勖和冯等人则从开始就极力反对 ,幸亏张华、杜预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武帝的坚决支持 ,伐吴才得以最后成功。只是在伐吴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张、杜、王三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党派 ,他们不是一贯结合在一起的贾充一党的对手。所以 ,在伐吴之后 ,他们不但并未因伐吴之功受到重用 ,反而遭到了疑忌、排挤甚至诋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