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家访的艺术     
“家访”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成功的“家访”不但能加强教师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措施,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促进教学工作。反之,则劳而无益,事倍功半。一、明确家访目的,突出家访重点。家访的主要目的是:①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③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由于每次家访的目的不同,因而,家访时的谈话内容和谈话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家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组织谈话  相似文献   

3.
邓建军 《现代教学》2011,(12):24-24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家访是教师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家访是让教师在亲自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家访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青年教师家访的策略和技巧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的普及,老师上门家访的越来越少了,电话成了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工具,被人们称为“电话家访”。“电话家访”的第一个优点是快捷。通过电话,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可以迅速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不失时机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特别是遇有学生生病或学生出走等紧急情况时,家长与教师利用电话直接交谈,往往可以赢得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电话家访”的第二个优点是方便。老师无需走街串巷,走家串户,只要坐在办公室即可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的情况。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可以与好几个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既省…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学生不欢迎教师家访,原因是惟恐教师在家长面前“告状”。由此,在教育实践中,我尝试了“报喜式”家访,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第一,出示“安民告示”。在每一学期初,我都告诉学生,老师这一学期会到你们家去家访,反映你们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要求你们从现在起为老师准备好家访的“礼物”,比如学习进步、比赛获奖、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等。学生听后个个精神振奋,积极表现自己。第二,及时上门送“礼”。我在教育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表现,努力寻找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随着烟台市“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开展 ,如何家访才能不流于形式 ,起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家访呢?首先 ,应当明确家访的目的。家访的目的总的可以概括为 :沟通信息 ,争取配合。具体可分为四点 :一是宣传 ,即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师的工作要求 ;二是汇报 ,即把学校、班级的工作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向家长汇报 ;三是了解 ,即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获得家访的成功效果呢 ?笔者从教多年的体会是 :教师的家访应以取得与家长一致 ,共同教育、帮助学生为目的 ,以通过心灵的“碰撞”激励学生奔向健康的自我为准则 ,教师在家访时应尽量做到“四多”和“五避免”为好。  一、家访工作中应做到的“四多”是 :   ( 1 )多尊重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必须报以诚恳的态度 ,特别是到犯错误的学生家里去 ,不要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去指责 ,用“你这做家长的是怎么管教的”、“这是做家长的失职”等过激、生硬的语言 ,而应顾及家长的面子。通过实事求是地反映 ,委婉地劝解 ,以求与家长保持…  相似文献   

8.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家访过程中切忌以下六点: 一忌告状式家访。告状式家访是指教师在同学生家长谈话时,带着情绪把学生在校的错误表现尽告其父母。其目的多在于让家长对学生严加管教,借家长的威严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这种家访,往往事与愿违,形成师生的对立。家访是教师出于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护,应以介绍学生在校的成绩与进步为主,并适当指出其不足,以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更需要家访,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经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与同行聊及家访,有位同行脱口说道:“家访,家长来访。”听罢,不禁愕然。家访本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意谓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以便了解学生家庭及学生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及学生在校情况,何以同行将家访解释成家长来访呢? 愕然之余,对此发生了兴趣,想探个究竟。原来,当今教育界行“家长来访”者实属不少,不仅许多家长会来访,许多做教师的也乐于家长来访。为什么会产生“家长来访”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家访之管见     
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沟通的重要渠道。家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做人道理。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家访中,下面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家访是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表现,了解幼儿在家生活状况的常用方式。家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日后师生情感上的距离。许多教师在家访时,只顾与家长交谈,冷落了小朋友,以致多数幼儿见教师家访,便神情紧张、拘束,甚至以为老师“告状”来了,躲起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翠云 《文教资料》2009,(34):119-120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阵地.家访是连接这两个教育阵地的行动组带,是教育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观念中的家访.以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为目的.走向一种片面的教育误区.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走向亲近学生、正视学生的成长因素,为我们展示和阐释了一种用心、用爱塑造人的新家访、家教观。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15.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离不开家访,但家访的成功与否同教师跟家长的交谈有着重要关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浅谈: 一般家长都十分疼爱和关心自己的儿女,但由于爱不得法,或宠惯放纵或教育方法不对,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带来苦恼。作为熟悉教育规律的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就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家长既学到教子良方,又会佩服你,并积极主动与你交谈。  相似文献   

17.
教师正常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在过去一段时间曾形成制度,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如今这种家访却变得越来越稀罕了,而恰恰相反,家长“校访”的却越来越多。笔者曾对50名学生家长、50名中小学生、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对家访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家长说:我们欢迎家访。现在有的教师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注重课堂教学,片面认为只有将课堂教学搞好了,别的都无关紧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会合,面对面地对学生的学习、素质情况进行商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付诸实施,有助于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家访永远是家…  相似文献   

18.
正寒假期间教师家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此举重在增进教师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只有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家长才会用心配合学校教育;只有我们把学生当亲人,家长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教师家访,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教师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始终有效的工作方法。原因很简单,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体  相似文献   

19.
家访,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家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可是近年来,教师家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校访。学生的一个“带信”或老师的一个电话,家长们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师的“高论”。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实习生实习家长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可以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各种联系,但是我们有些实习生上点后不知怎样进行家访,家访时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达不到家访目的。那么,怎样进行家访呢? 首先要确定对象。一般来说,每位实习生可在实习期间走访三五个学生家庭。家访的对象最好要具有典型性,要优先考虑那些急需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配合进行教育的学生家庭,比如“两极生”,有明显变化的学生等。一方面,这些对象对同学们做好实习班主任工作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与典型对象的接触,更有利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