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展示学生的识字成果  师:上新课前,我们先来读一读已学过的2400多个生字。  (在屏幕上出示2480个生字,共29屏。教师按键换生字,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二、展示阅读检查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上一节阅读检查课。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自学《自读课本》30、31课,现在老师想知道大家自学的情况。我们先看30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5页,把30课自由朗读一遍。  (二)检查30课《快乐的节日》自学情况。  1.师: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读课文的情况,谁愿意把30课读给大…  相似文献   

2.
学完课文《秋天》,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学生先是楞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描述1.甲老师的教学。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生字宝宝”。(出示“灭”的生字卡片。)这个字应该怎么读呢?(出示拼音。)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相似文献   

4.
潘望娥 《江苏教育》2007,(14):15-15
这是一节公开课。 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认真读,大声读,遇到生字画下来看着后面的注音读一读。读完了检查。先检查生字读音,后描红、临写,还要讲评。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老师请小朋友们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读时教师板着脸,毫无笑意。读完后,老师淡淡地说:“读对了,请大家一齐读。”然后仍然无任何表情地看着学生读生字。学生见此情景,也读得有气无力。片断二: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自己则站在讲台前看教案。等学生汇报后指导朗读时,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演,自己则背着手站着不动,学生见老师这样严肃,演的劲头也弱了,激情迅速降低。以上两个片断是我们在课堂中经常看到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课堂里,有谁愿意自己的老师总是板着一…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7.
谈永康 《上海教育》2009,(17):51-52
带我们开启语文之门 韦政勤老师教一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 学习“云”字,教师一般都要出示生字,注上拼音,然后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读对了,大家一起读。读几遍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之后带大家一起书空。学完课文,抄写三遍,第二天再默写。这几乎是学习汉字的普遍过程。韦老师在教这个字时,突破常规,提到了我们班上一个同学:“王云康同学名字里的‘云’就是这个生字。”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二年级识字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12个生字。随着上课铃响,老师走上了讲台,拿出一张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读拼音、读字词。读过3遍之后,老师要学生从第一组开始,一个接一个,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读。每次学生读完,教师都笑容可掬:“读得真好!”。为表示赞赏,老师还不时引着学生鼓掌。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任务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二、教学过程(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  相似文献   

10.
1.案例回放。三(3)班正在学习《秋天的雨》,A老师出示生字卡,范读、齐读、开火车读、组词说句,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同学们,给你5分钟,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秋天的雨是怎么样的?”于是,学生有的大声读,有的小声读,刚开始还有点读书的样子,一会儿声音逐渐势微,回答问题更是抓不住重点,说不明白……老师急,学生厌,课堂秩序逐渐混乱,任你老师皱眉、批评、吓斥,真乃“按住葫芦起了瓢”,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认熟生字师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 :铃铛。师 :对了 ,是铃铛!(边说边板书)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两遍。师 :(出示课件)老师这儿有八个小铃铛 ,每个铃铛后面都睡着一个宝宝。谁有胆量摘下铃铛 ,和后面的字宝宝交个朋友?(铃铛上标有序号 ,同学指定序号摘下铃铛后必须得大声正确读出后面的生字来)以课文中的词句来设计 ,无形中给了学生听读识字的机会。]指名摘铃铛读生字。师 :不错 ,声音都很响亮。瞧 ,把字宝宝都吵醒了。咱们请它们作个自我介绍 ,好吗?字宝宝 :我叫“沙 ,sha” ,请大家跟我…  相似文献   

12.
有幸听了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杨屹的一节课 ,受益匪浅 ,至今难忘。她讲的是《秋天》一课。课是这样安排的 :一、激情导入 ,初读课文老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 ?好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秋天的文章。 1 .请大家打开书 ,自己来读课文 ,边读边把生字画下来。 2 .你都画出了哪些生字啊 ?学生读 ,老师用多媒体把字打出来。3.生字就像我们的新朋友 ,来 ,和你的新朋友认识认识。注意多音字“当”的读法。二、细读理解 ,感知课文的“语脉”1 .找四个学生朗读课文 ,每人一段 ,老师 :噢 ,这么棒 ,新朋友的名字都读准了。 2 .请大家再默读课文 ,边…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15.
《今日教育》2006,(5S):11-12
时间:2006年4月1日(星期六) 地点:梦想剧场 执教:王华(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二小) 教学内容:《画风》(人教版二年级) 教学过程:师:读课题.这课讲了哪几个孩子画风呢?巧了,咱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就是这几个孩子的名字。借助拼音自己读生字。 生读师:小老师教读。 生教读 师:小老师记拼音真熟。咱们来开火车。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 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7.
先说两个小故事。其一:教研组一位同事上课,笔者随堂听课。生字教学这一环节完成了,看来效果还不错。突然有个学生举起手说:“我还有个字读不准。老师,‘晴天’的‘晴’读qin还是读qing?”同事一愣,旋即答道:“不是叫你们课前预习就要把字音读准吗?”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教师首先揭题激趣,让学生看着拼音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力求读熟,把字音与字形“对上号”,使学生对生字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课文。孩子们通过反复与汉字见面,对生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朗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生字,而且理解了字义、文意。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多超不过20分钟,这时,如果老师再拿出生字让学生去读、去写,对学生而言,那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巩固对生字的认识,我就把这…  相似文献   

19.
一、分步板书课题,唤起阅读期待 师:请看老师写字(转身在黑板上写“虎”字)。先写一个“虎字头”,再写一个“几”,这个生字大家肯定会读。  相似文献   

20.
<正>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暖流》,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但很快就陷入了思考中,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还有好几个生字新词没写,却又想不出是哪几个。默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