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书包虽不大,但它却背着家长的希望和孩子的未来。做家长的一般都很注意孩子书包的清洁,往往爱责怪孩子:“看你把书包都弄成什么样子啦!……”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型家长,你一定不会忽视书包这个‘’百宝箱”中的其他,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说,孩子的书包是孩子某种思想的包裹,是一个五彩缤纷而又不成熟的世界。当你从书包的某一个口袋里发现孩子吃了半截又用糖纸匆忙裹好的糖果,你可以猜想孩子要么不喜欢甜食,要么是你送他上学的时间有些紧张。这一切如果不是,也许你的孩子在上课时偷吃糖果,被老师发现…  相似文献   

2.
创编故事往往采取的是理解体验——迁移经验——创造想像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孩子的想像不丰富,思维不活跃,讲述很容易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中往往只是几个孩子举手发言,其他的孩子要么不愿意举手,要么学着别人发言等等。于是,如何在创编故事中激发每个孩子积极思维,丰富他们的想像,又如何通过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活动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成了我一直以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春亚 《云南教育》2007,(10X):43-43
每个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当今独生子女的任性更厉害。看着一个个小倔脾气,爱子心切的父母要么大发雷霆,要么百依百顺,要么对孩子软硬兼施,可不管怎样,孩子不仅“本性难移”,还常常“得寸进尺”,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其实,只要弄清楚孩子任性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就能轻松应对孩子的任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多数老师对许多学生的两学期评语一直唱着一成不变的“高”“中”“低”调子,把成长中的孩子毫无顾忌地用老眼光框在了一年又一年的白纸上,由此以来“鉴定评语”也就要么成了“喜报”,而掩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无从找到自己的新起点;要么成了“控状”,而抹煞了孩子努力后的闪亮点,让学生怯懦、家长灰心。  相似文献   

5.
我们班有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很多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和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由于远离父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很多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亲友毕竟代替不了父母。他们平日里也就是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是不管不问,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于溺爱,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个性比较封闭,性格古怪。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过早地缺失父母亲情,会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寄人篱下的生活体验,又会使一部分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6.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难题。婆婆对于孙儿的宠爱,那真是没得说的。孩子摔倒了,她总会给他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么是路不够平,狠狠地跺一下脚,要么是带着他的那个人不好,没有仔细看管好他。但是,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想得更多,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年家里总有几双旧鞋需要处理,大人的小孩的,不是旧了就是太小了,要么当垃圾扔掉,要么就堆积在家中的某一角落里。所“我们收集了一些旧鞋子,清洁消毒后,让孩子体验旧鞋DIY的快乐.又体现了环保,倡导了节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颜金成 《家庭教育》2007,(3X):28-29
谁家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看着这些小倔脾气,爱子心切的父母要么大发雷霆,要么百般顺从.要么就对孩子软硬兼施,可不管怎样.孩子不仅“本性难移”.还常常“得寸进尺”.这可让父母伤透了脑筋。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原则.轻松应对任性孩童也并非难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应对任性孩童的原则吧![编按]  相似文献   

9.
顾亚妹 《小学生》2009,(11):14-15
小明是个好学的孩子,平日喜欢写作,可总为取什么题目而犯愁,要么是太过哆嗦,要么是没有新意……该怎么取,才能有好题目呢?  相似文献   

10.
    
县里举行教学能手比赛,我听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个学科。拾萃撷英,收益匪浅;而反思瑕疵,又感慨萦梦。我一直在想,作为教育者,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言行,都会在孩子心灵上刻下教育的印痕。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正面的策励孩子茁壮成长.负面的就成为孩子心灵中永远不能痊愈的割损。  相似文献   

11.
一张卡片     
今天是周一,我像往常一样又早早来到学校。孩子们正在教室里看书。根据以往的经验,班里总有几个孩子不爱好好读书;要么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要么就装模作样,跟书本貌合神离。我习惯性地打眼一瞧,果  相似文献   

12.
每个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当今独生子女的任性更厉害。看着一个个小倔脾气,爱子心切的父母要么大发雷霆,要么百依百顺,要么对孩子软硬兼施,可不管怎样,孩子不仅"本性难移",还常常"得寸进尺",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其实,只要弄清楚孩子任性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就能轻松应对孩子的任性。  相似文献   

13.
惩罚与奖励一样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往往是育人者手中经常用来规范孩子的‘法宝’: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要惩罚、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要惩罚、孩子的言行不规范要惩罚……反正,惩罚就是育人者手中一张老面孔的“通行证”,但是这副面孔却过于呆板。过于冷酷,缺乏新意,没有一丝温情:要么抄作业,要么罚站,要么叫家长……可结果呢,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没有罚出来不说,逆反心理反而被‘惩罚。得格外分明。最近读到一则小故事,猛然悟出教育的惩罚原来也有自己的“体温计”。只有用好这支“温度计”,让惩罚充满暖意,富有情趣,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没有内在的思考,就没有外在的行动。许多家长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就让孩子去行动。结果,要么孩子没有行动的内在思想基础,要么孩子变成了被幕后的手牵着线的"木偶"  相似文献   

15.
没有内在的思考,就没有外在的行动。许多家长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就让孩子去行动。结果,要么孩子没有行动的内在思想基础,要么孩子变成了被幕后的手牵着线的“木偶”  相似文献   

16.
家有考生,每个做家长的都多了几分期盼,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但同时又多了几分焦虑:孩子的成绩状况、高考政策、高考信息、填报志愿等,都是家长们必不可少要去关注的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高考的成败。对艺术类考生家长而言,焦虑的事情似乎更多些。孩子除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考试外,还要参加艺术专业考试。很多艺术考生家长要么没时间去关注,要么抓不住方向,结果事倍功半,遗憾终  相似文献   

17.
“你具备家长的教育资格吗?”如果我们向父母们提出这个问题,你要么受到冷眼和嘲讽,认为这是对他们作为父母人格的不尊重和蔑视;要么认为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问题,不足挂齿,不屑一顾。其实,从孩子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看,仅仅具有法律上认可的血缘关系的父母并不一定具备担任家长的教育资格,也就是说,仅仅给予了孩子生命的家长并不必然具备胜任教育孩子的资格。  相似文献   

18.
《山东教育》2005,(11):63-63
我是一名初中学生的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中等,问他将来打算做什么?他说还没想好,什么都喜欢,又什么都没拿准。他虽然兴趣广泛,但课余时间不怎么喜欢看电视、报纸,就喜欢和同学交朋友,要么就是上网吧,整天无所事事。每当和他交谈理想时,他总是无所谓。现在,一谈起孩子的将来,我们就忧心忡忡,很是困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性为人们所忌讳和回避,不少父母至今仍难以用一颗平常之心去对待,认为和孩子讨论性问题,不仅难以启齿,而且有失长辈尊严。因而,对孩子的性问题,要么采用愚民政策,要么用高压手段解决。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要么愚弄孩子:“从山上捡的”、“从沙滩上扒的”。要么“啪”一个耳光,“小孩子别七问八问!”孩子一个很纯洁的“性”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我会为班上个性特殊的孩子感到头疼,比如说杨双。他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别的孩子都在认真听课,他要么是数学书还没有拿出来,要么是还在玩自己的小玩具,要么手里捏着剩下的早餐钱趴在课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