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行歌曲作为当今深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吟唱的歌词也在当今的文体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和普通文体学分析模式,从语言描写(音位文体标记、字位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段落)和语境因素(语场、语旨、语式)等几个方面,对披头士的英文歌曲HeyJude的歌词进行全面的文体分析,从中可以窥见英文歌词的一般性文体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英文歌曲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以Halliday和Tanskanen等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美国政治演讲中词汇衔接手段的研究来说明词汇衔接是构建语篇的主题以及统一语篇语境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对语篇词汇衔接手段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或听者理解语篇大意,揭示语篇作者运用各种词汇衔接手段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以Halliday和Tanskanen等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美国政治演讲中词汇衔接手段的研究来说明词汇衔接是构建语篇的主题以及统一语篇语境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对语篇词汇衔接手段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或听者理解语篇大意,揭示语篇作者运用各种词汇衔接手段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杨小丽  李卫霞 《海外英语》2014,(15):253-254
幽默故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了达到幽默的效果,常常使用隐性衔接手段来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篇连贯理论涉及语义、语用、认知等多种理论和知识,尤其是那些表面看起来毫无衔接手段的语篇更是如此,该文试从认知语境来分析幽默故事中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出发,结合统计学的方法,探讨了流行歌曲歌词的结构衔接问题,认为流行歌曲歌词的结构衔接手段主要以重复和交替为主,并从歌曲的功能和主题方面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出发,结合统计学的方法,探讨了流行歌曲歌词的结构衔接问题,认为流行歌曲歌词的结构衔接手段主要以重复和交替为主,并从歌曲的功能和主题方面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中,衔接和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从衔接手段之语法手段入手,结合实例进行语篇分析,说明语篇正是通过衔接手段,才实现了它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哈桑衔接理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的衔接以及语篇是通过什么手段起到衔接作用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较早创立了衔接理论。韩礼德所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并不能代表全部的表层衔接手段。本文拟从时与体形式、比喻、结构对称和音层方面对衔接手段提出一些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幽默语篇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衔接和连贯的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各种衔接手段与连贯都可以用来产生幽默,阐明了幽默语篇中衔接与连贯的独特之处,并从幽默语篇出发研究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指示语的错综运用,是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较具典型性的歌词文本,认为在不断传唱这个流动的语境中,因为各种指示语的运用,丰富了歌词的表现力,令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文章主要以前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翻译古诗时,要理清古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恰当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保持自然和连贯。  相似文献   

12.
陈玉生 《时代教育》2012,(15):92-93,4
语篇连贯研究是语言学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形式、语用以及认知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语言形式的连贯研究注意语言显性的衔接结构,认为衔接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语用研究认为语用推理在连贯的研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推理是寻求语篇内涵和实现连贯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的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对语篇连贯至关重要,只要语篇能够产生统一的认知世界,就可以认为语篇是连贯的.  相似文献   

13.
耿欣 《海外英语》2015,(2):61-62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众所周知,语码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变异。考虑到语码转换的这一深远影响,对中文流行歌曲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众所周知,语码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变异。考虑到语码转换的这一深远影响,对中文流行歌曲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衔接手段,语篇的衔接是语义连贯性的形式标志,是语篇的有形网络。本文以语义衔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韩礼德-哈桑模式中的衔接类型,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个方面,观察英汉浯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语篇连贯的微观结构出发对语篇连贯的显性特征———衔接手段及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具体论述 ,并表明在连贯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相辅相行、交错出现形成一个个相互交织的有形网络 ,把语篇的各组成部分在形式上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语篇连贯整体。  相似文献   

17.
衔接手段有语法和词汇手段等,它是语篇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衔接可以达到或实现语篇的连贯。语篇分析时应该注重语篇的表层衔接与语篇意义的内在连贯,衔接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又一可行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语篇分析之衔接手段暨口语能力构建之语篇功能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中之重.许多语言学家从语篇衔接形式上探讨连贯,但是,具有衔接手段有时并不能保证语篇连贯.心智模型理论对建构语篇连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的出版掀起了国内外对衔接研究的狂潮,使语言分析超越了句子层次而进入到语篇层次。许多语言学家更是将衔接理论引入到翻译实践当中。统计表明,替代这一重要语篇衔接手段在翻译中主要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转换:保留原有替代形式、转换成重复衔接及通过省略、照应等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虞姬》的两种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两种英译文的语音模式。旨在通过语篇衔接分析来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英译问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篇重构,进而提高读者的感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