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心灵对话———凸显人文关怀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非口号。课堂上学生的举动、情绪状态,教师应如何对待?怎样尊重?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是仅靠传授知识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和成长。【镜头一】“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我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网络,出示了这样一句话:“自然数把奇数和偶数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奇数和偶数都能在自然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要学生讲出这句话的意思,再模仿着说…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具体讲,对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如何对待?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是仅靠传授知识能做到的。在“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课上,我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地形成知识网络,我说了一句话:“自然数把奇数和偶数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奇数和偶数都能在自然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要求学生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模仿说一句类似的话。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生甲:自然数把1、质数和合数结为一个整体,1和每个质…  相似文献   

3.
杜江 《湖南教育》2007,(1):41-43
一位教师在教学“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偶数和奇数”时,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偶数与奇数,并板书,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偶数和奇数的特点.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数的2倍.他的理解是:因为自然数是按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又一个偶数又一个奇数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偶数与奇数的个数一样多,所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既是偶数个数的2倍,也是奇数个数的2倍.该教师立刻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你的眼力真厉害,看问题很全面,自然数的个数确实是偶数个数的2倍.”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自然数集是无限集,怎么可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数的2倍?如果该教师具备集合论的知识,就不会犯下这样的科学性的错误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少数.我们认为,为了搞好数学教学,光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是不够的,教师一定应当具有广泛的数学知识背景,不仅要明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还应该对数学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等有自己的体会.因此,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结合中小学数学知识的数学史话文章,只求老师们能从中学到一点对自己今后教学有用的知识,以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在某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一道参考习题:“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几分之几?”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少学生或教师会这样回答:“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而奇数与偶数的个数是相等的,因此各占自然数个数的二分之一。事实上,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当然,上面的答案也不可能对。  相似文献   

5.
“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初步学会判断质数与合数。而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学生一般难于理解,容易与奇数、偶数的意义相混淆。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必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现将“质数与合数”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的教学作好铺垫。 1.教师提问:什么是约数?什么是奇数与偶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与偶数,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相似文献   

6.
蒋守彬 《云南教育》2004,(32):26-27
“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非口号。课堂上学生的举动、情绪状态,教师如何对待?怎样尊重?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偶数、奇数与质数、合数概念之间有交叉关系,是易混概念,学生做题时错误率高.为此,采取“弄清概念——掌握属性——专项训练”三个层次进行复习,效果很好.一、弄清概念的实质.复习时,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偶数和奇数是怎么产生的?”“质数和合数又是怎么产生的?”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按能不能被2整除把自然数分成了偶数与奇数  相似文献   

8.
一、心灵对话--凸显人文关怀 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非口号.课堂上学生的举动、情绪状态,教师应如何对待?怎样尊重?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是仅靠传授知识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天,自然数王国要举行两场篮球比赛。第一场比赛在奇数队和偶数队之间进行。奇数队在高个子队长自然数“1”的带领下,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偶数队。  相似文献   

10.
下课了,有位教师在办公室谈起上课时学生问他的问题———“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这位教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整数比偶数多了。”而且他还说:“偶数的个数等于整数个数的一半!”什么道理呢?这位教师继续解释道:“那是因为奇数与偶数合起来就是整数,而奇数与偶数是相间排列的,所以奇数与偶数一样多,大家都是整数的一半。整数包括偶数,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全量大于部分,整数比偶数多这不是显而易见,再明白不过的事吗?”你认为这样回答有道理吗?这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往往就在这种最不成问题的问题上出了问题。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级…  相似文献   

11.
动脑筋(19)     
1.99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2.99个连续的奇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3.99个连续的偶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本刊资朴室供稿》4.有一个正方形的养鱼塘,每个角都栽有一棵树。现在要把鱼塘扩大成原来的2倍,树仍然不动,请想想用什么办法扩大。八军一仁.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谁来说说你的学号是个什么数?生:自然数。(教师补充:是非0自然数)生:奇数或偶数。(教师追问: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生:一位数或两位数。(教师追问:还有其他说法吗?)  相似文献   

13.
一、忌概念模糊。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混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有的教师在教完“数的整除”一章后总结:“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这种表述把自然数不同属性的分类揉合在一起,混淆了自然数分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趣法 提问应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富于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后,在适当时机提出了下列问题: 1.偶数加奇数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2.两个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3.一个伍分硬币,有数字的一面为正,另一面为反。如果正朝上,一反一正,翻动它,264次后,哪面朝上?若翻动369次后,哪面朝上?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动脑想,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动力,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忌概念模糊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混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有的教师在教完“数的整除”一章后总结:“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这种表述把自然数不同属性的分类揉合在一起,混淆了自然数分类的不同概念,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信息,学生很难从中很好地捕捉住自然数分类的有关本质属性。因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数的整除”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记忆。本单元要求学生记住整数、约数、倍数的描述性定义;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100以内的25个质数。 2.理解。本单元要理解的内容有自然数、整数、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奇数、偶数与自然数的关系;“1”、质数、合数与自然数的关系;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  相似文献   

17.
奇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①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总是一奇一偶;②两个偶数的和或差都是偶数,两个奇数的和或差都是偶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或差都是奇数;③两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乘积是偶数。灵活运用奇偶数的这些性质,可以轻松地解决奥赛中的许多问题。例1任意取出连续的2002个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分析与解:2002个连续自然数中,不管第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其中必有2002÷2=1001个奇数,1001个偶数,根据奇偶数性质,1001个奇数的和是奇数,1001个偶…  相似文献   

18.
如果问你:自然数和奇数比,谁的数量多?也许你会回答:自然数多.因为自然数包括奇数和偶数,所以自然数一定比“其中”的奇数多.真的是这样吗?错了。在解释道理之前,请你先思考一个熟悉的问题:直线和射线比,哪个更长?为什么?估计你能脱口而出:直线和射线不能比较,因为它们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度量。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练习和归纳的方法,复习易混概念,既能使学生对其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又能促进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例如:复习“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时,教师可根据其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先做下列三组练习题。 A组:①写出10以内的所有质数。②写出10以内(包括10)的所有合数; ③1是质数?还是合数? 小结归纳,自然数可分为:  相似文献   

20.
小明友,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后,你是否发现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可能有偶数个,还可能有奇数个呢?这里面又有什么规律呢?哪些自然数的因数有偶数个,哪些自然数的因数有奇数个?我是这样解的。(1)当一个自然数是平方数时,它的因数一定有奇数个。例如,16(4的平方)的因数有5个,36(6的平方)的因数有9个。如下页图所示,相连的两个因数的乘积分别是16和36,而中间的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