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经济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政策。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提出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2.
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样,近代中国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阶段。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背景下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化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的问题,并通过实际的步骤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并非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这就注定了我国国情不同于外国,也决定和制约了我国职工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既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特殊国情,又站在世界历史、世界革命的高度,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新民主主义革命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怎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可概括为“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部分,其中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这样的国家的问题。从20世纪中期社会主义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般把人类社会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常识。另外一个历史常识就是,你们都知道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然而,你是否发现如果把这两个常识放在一起,则会出现某些或大或小的抵牾?因为在五种社会形态中,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及各种权力掠夺,使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现上独立,实际上受资本主义列强操纵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丢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半封建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经济的国家,而是半封建国家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演变的大致过程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断探索孙成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一个经济实力异常薄弱,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努力解决它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肯定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当时对这一社会的表述并不清楚,并没有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科学概念。 蔡和森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回国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具体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早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他在《先驱》杂志上发表《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半封建”的概念。他说:“总之,在中国现在半封建的武人政治之下,无论那派军阀财阀得势所形成的资本主义,总不外是‘恐怖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来,织金的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向社会主义新教育的质变,经历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教学为中心的更替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织金教育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了一个最佳的历史发展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半个世纪的变革,新式教育制度开始确立并不断更新。但这个时期的教育制度,都是在模仿西方,反映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建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文化教育体制。1949年...  相似文献   

13.
张程远 《时代教育》2014,(8):109-110
近百年来,对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历史学界争论不休,观点大相径庭,且未见意见趋向一致的任何迹象。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本文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仅用于限定社会性质,建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近代国情"这一概念,可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多元的,正确认识这一国情才能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界习惯上把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说:“清朝道光20年到22年……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1946-1948年间,也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在革命的炮火中将要宣告结束的时候……把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按社会性质来划分……看来是更加恰当的。”①无疑,胡绳先生在这里是把半…  相似文献   

15.
(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世界革命史上还是个先例。如何认识这一历史变革呢?前一段,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原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6.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由闭关自守局面转为对外开放局面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重大的两次转变。如果从全球化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全球化浪潮对这两次转变的影响非常大。全球化潮流是使中国发生这两次转变的深远背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80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变成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後,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後,中国又变成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一)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面貌。但是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後,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