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化学课本关于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一段中写道,“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里。”高中化学课本在乙炔的章节中写道,“乙炔微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查戴安邦教授的无机化学教程,江苏省四所师范学院的无机化学教材等有关书籍,气体分压为一大气压时,一体积水中所能溶解的气体体积数(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态下),乙炔和二氧化碳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是小学自然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3个实验: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图1)。②将二氧化碳倒入燃有2支蜡烛的烧杯(图2),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③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图3),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有不妥之处:在第1个实验里,二氧化碳的收集采用的是向上排气收集法。我们应该知道,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同样的,学生完成这个收集过程,也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比碳比空气重”这样一种认识。如此一来,第二个实验既显得多…  相似文献   

3.
利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计时收集)和向上排空气法(点燃火柴棒验满)三种方法进行收集,再在密闭条件下使二氧化碳气体与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体系压强变化,经换算可得知不同方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度。结果显示,排水法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高,通过火柴棒验满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三化学课本(以下简称“课本”)上安排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和“二氧化碳熄灭烛火”实验,均可做改进,并且,如果我们把有关二氧化碳“密度”的内容放在“物理性质”部分的最后来学习,就能把改进后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与“化学性质”部分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5.
从多种角度对二氧化碳的两种实验室收集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无论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限度和溶解程度,或是二氧化碳气泡与水接触的程度即气泡逸出速率和与水化合及碳酸分解的速率来看,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教材对二氧化碳采用排水集气法应改变不明确的或否定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课本 P110[实验3—5]如果照书中所说进行实验,指针移动极微,现象很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托盘天平灵敏度小,烧杯的质量大、体积小,如果把250毫升烧杯中的空气全部换成二氧化碳,也仅增加0.169克,而且实际上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不可能很纯,再加上要通过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这样烧杯的实际增重一般不足0.1克。在几十  相似文献   

7.
浓H2SO4H2C2O4NaOH溶液初中化学课本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两个实验只作了梗概的叙述,本文拟详述这两个实验的具体做法。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1.制备一氧化碳(1)取5克左右草酸晶体放入小烧瓶内,再注入25毫升左右的浓硫酸,按图1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2)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取一个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先注入三分之二体积的水(留三分之一体积的空气),然后收集满一氧化碳气体(得到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毛玻璃片盖好后上下…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课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是本课教学的关键。集气瓶内二氧化碳的多少直接影响本课实验的成败。怎样才能直观地看出二氧化碳收集满了呢? 1.火柴检验法 由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借助点燃的火柴进行检验。把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部,如果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原理可以在新课中揭示) 2.肥皂泡检验法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把导管插入集气瓶的底部,往集气瓶内倒入少量肥皂水(以刚刚淹没导管口为宜)。通入二氧化碳后,会吹起一个大的肥皂  相似文献   

9.
初三化学课本第三章第四节介绍,二氧化碳是一种比空气重、没有颜色的气体。可以象倾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里。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集中通过课本P112介绍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一个演示实验来验证。但按课本图示操作,实验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经常是上面一支蜡烛先熄灭,而不是下面一支蜡烛先熄灭,如下图1:  相似文献   

10.
高三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三册第123页有这样一段叙述:“丙酮没有还原性,不跟银氨溶液起反应。”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如下:1.丙酮在空气中能燃烧(见 P123)  相似文献   

11.
1 定性推断 例1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对该物质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第41页上的实验,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留在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少,难以看到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现将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题为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十二课《人的呼吸》这一节的作业的第一题: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呼出的空气比吸进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O_2)。根据题意,要在同一个实验里同时证明呼出的空气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当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实验无明显现象发生 ,直观性差 ,如何将这个无形的事实来进行有形的体现呢 ?结合近年来综合复习指导中有用洗气瓶集气的题型。本人将排气法收集气体进行了归纳和抽象。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用ρ小 (ρ密度 )气体排去ρ大 气体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是用ρ大 气体排去 ρ小 气体。排气法收集气体的关键是气体的 ρ大小和排气时通入气体的方式。将不同 ρ的气体的排集进行抽象扩展或凡是具有流动性的物质 (主要指液体和气体 )混合时无明显变化 (主要指发生化学反应和互溶 )时 ,在被排被集时道理基本相同。用水代…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浓度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获取实证数据,结合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以优化稀盐酸浓度的视角,从二氧化碳收集数量、速率、收集率及所达到的浓度等方面,探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植树种草,绿化环境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故在民间系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绿化不仅能净化、美化环境,而且有益于人类的健康长寿。 科学实验证明,绿化能调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于人和动物的呼吸,以及越来越多的煤炭、石油等含碳有机物的燃烧,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而植树造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  相似文献   

17.
王福祺 《化学教学》2001,(11):46-46
对《化学教学》(2 0 0 0年 12期 )刊登的江苏铜山王会的文章———《二氧化碳密度实验的改进》 ,本人提出异议 :(一 )原文说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实验 5- 5采用向纸筒内倾倒二氧化碳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该实验灵敏度有限 ,实验中视觉效果不甚显著 ,笔者认为此说法不妥。实验证明 ,只要选用较大的集气瓶 ,里面收集的二氧化碳没有跑掉 ,向其中一个小纸筒中迅速地倒入二氧化碳 (按教科书的方法 ) ,原来平衡的“小杠杆”立即会失去平衡 ,灵敏度高 ,视觉效果明显。(二 )按原文介绍的方法 :“在充有 2升氢气的气球下系一线挂一…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但其溶解的速度很慢,所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排气法收集中,是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是否熄灭来判断二氧化碳有没有收集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只要超过30%(体积分数),点燃的木条就会熄灭,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不直接从课本中取材,课文内容基本上不在考题中特别是阅读题中出现。于是,就有了“高考脱离课本”的说法,更有人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盲目地把课本抛开,甚至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自己盲目地做题,还以为这是条捷径。其实,往往事与愿违。 随便翻开高考试题,都可以看出无非是考知识与能力两大力面。语文基础知识,包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08,(7):76-76
如果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准确无误的话.50年内人们还将继续使用汽油动力车,但这种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将不再导致全球变暖,因为它本身正是以二氧化碳为燃料的。科学家的构想很简单: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即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再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