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在我国获得了突破,上海长征医院孙爱华教授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铁代谢障碍是诱发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通过调节和纠正铁代谢障碍,可以恢复或改善患者听力。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多数病人是在早晨起床时单耳或者双耳突然失聪,病情突发,来势凶猛,是耳科急症。目前,世界各国都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病因仍然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超过3个月的通常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孙爱华等研究人员运用组织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技术,对数百只大鼠进行实验观察,对700多名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程进行了流行性病学分析,结果表明,当人体内的铁元素代谢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内耳含铁酶活性降低或者分布异常、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听毛细胞静纤毛损伤和线立体变性等情况。此外,铁代谢障碍还可造成红细胞膜硬性改变,进而引起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既可直接引起突发耳聋,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耳聋的体内发病病理基础。 在发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孙爱华教授结合中医学理论,研制了铁必复冲剂等药剂,临床效果良好。研究人员通过调节患者体内铁代谢,先后对300多例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了治疗,60%患者的听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近一半的患者听力基本恢复或者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按年龄、发病时伴随症状、初诊时听力曲线类型及听力损失程度分类,就其病因、发病情况、治疗及愈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年青者,听力曲线显示低音障碍型及谷型、轻度及中度聋者愈后良好,高龄者及伴眩晕者愈后差。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制的一张名方 ,亦为滋阴补肾的祖方 ,其肾为先夭之本 ,内寄人体的真阴真阳 ,对身之阴阳、五脏六腑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主宰和调节作用 ,基于此笔者在诸多的疑难病症中先予汤剂 ,后与丸剂获得显著疗效。1、柴葛地黄丸治愈 17例突发性耳聋 :(1)典型病例张×× ,男 ,6 3岁 ,当地农民 ,平素性情暴躁 ,近与家人争吵 ,始发耳鸣 ,继则耳聋 ,经当地几家个体诊所处理 ,未见其效 ,即前往地级医院求治 ,确定为“突发性耳聋” ,需住院治疗 ,病人碍于花钱 ,前于我处求治 ,诊脉弦细 ,舌质红少苔 ,左耳听力为“0” ,属气闭耳聋 …  相似文献   

4.
《老年教育》2015,(4):60
7天消除耳鸣,30天恢复听力,扔掉助听器,正常沟通——我国著名老中医、耳病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松林教授,擅长诊治各种神经性、突发性、老年性、药物性及混合性耳鸣耳聋等。其发明的耳病新药被主管部门特批以杨松林命名,并录入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  相似文献   

5.
耳聋有三种: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又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耳蜗与听神经病变造成的听力损失.在我国,大部分耳聋患者属神经性耳聋.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对江西部分聋校教师、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书面语是听力残疾儿童与听力健全人沟通非常重要的语言沟通方式,口语是学语前重听儿童、学语后耳聋儿童、学语后重听儿童与听力健全人沟通能够使用的语言沟通方式,手语是听力残疾儿童与听力残疾人沟通最重要的语言沟通方式.学语前耳聋儿童、学语前重听儿童接受早期语言训练将减少与听力健全人沟通的障碍.聋校教师较难根据听力残疾儿童的听力残疾状况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7.
墨尔本大学研制的一种仪器有可能判断出新生儿的耳聋。这种仪器叫做自动脑电波听力器(ABA)。墨尔本大学学习、评估和特殊教育系的耳聋研究组负责人理查兹教授说,ABA能够发现出生只有两天的婴儿的听力有无问题,从而较早地安装助听器并开始其他治疗。他说,每20...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以骤然耳聋、常伴耳鸣和眩晕等的综合证,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自从高压氧应用临床治疗此病,使本病的治疗有一定进展,现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对高压氧治疗该病的现状做一简要综述:1 病理基础与高压氧治疗 目前,对突聋的发病机理尚无定论,公认的学说有三种:“一是病毒感染;二是血循环障碍;三是窗膜破裂”。多数学者认  相似文献   

9.
《老年教育》2015,(3):60
我国著名老中医、耳病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松林教授,擅长诊治各种神经性、突发性、老年性、药物性及混合性耳鸣耳聋等。其发明的耳病新药被主管部门特批以杨松林命名,并录入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只因服用了杨松林教授的小药丸30天,被耳鸣耳聋折磨了十几年的钟老师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以前耳朵里嗡嗡个不停,整天心烦意乱,听声基本靠蒙,说话是基本靠吼,现在耳聪目明,而且精神衰弱、失眠健忘、肾虚尿频也都改善了,脸色红润,像换了个人似的!到底是什么仙丹,让钟老师摆脱耳鸣耳聋的折磨了呢?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5届国际听力疾病研讨会上,杨松林教授发明的一种耳聋耳鸣新药再次成为世界耳病专家的  相似文献   

10.
耳聋与康复     
耳聋大致可分为三类: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及混合性耳聋. 1.传导性耳聋是指外耳、中耳部分出现病变或受阻,致使外界声音在传人内耳途中发生障碍,声音强度减弱.因为有此种障碍者的内耳正常,所以听力损失并不大.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对保护听神经功能,预防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低脂饮食:老年耳聋与高脂饮食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低脂肪饮食者的听力比高脂肪饮食者灵敏得多;高脂肪饮食者改吃低脂肪饮食后,听力逐渐改善。这是由于内耳血管是脑血管基本动脉系统的一个终末分支,本来就很细小,如果长期高脂饮食,血液中过多的脂类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供血不足,久之发生耳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以洁尔阴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86例,结果显效6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与皮质类固醇霜剂对照组等例相比,显效率明显提高,且无皮质类固醇霜剂的一些明显副作用。故而认为洁尔阴优于皮质类固醇霜剂。  相似文献   

13.
《老年教育》2015,(3):63
老中医教你——《90天根治耳聋耳鸣》,告别无声世界西药扩管、中药活血、滴耳油(液)……为什么您依然难逃无声厄运?传统治疗都是通过强行扩张血管,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听力一直恶化的问题。"久鸣必聋,久聋必痴",是传统耳病治疗方法延误病情的真实写照。如果您正被耳聋耳鸣所折磨,建议您阅读一本科普奇书——《90天根治耳聋耳鸣》,让您不花钱,少受罪、多听30年!《90天根治耳聋耳鸣》由我国治疗耳病奇人——王汉高教授,历时40余载的临床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本书是在《黄帝内经》和800年前名医、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创立的"肾气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是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药,也是最主要的药物。合理使用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她两岁时发了一场高烧,出院后不再发出声音,因为医院滥用抗生素导致听力受损,最终被确诊为“药原性神经性耳聋”,听力只有96分贝,打雷的声音在她听来相当于蚊子“嗡嗡”叫。失去听力的痛苦,一直伴随着她长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诊断、抗病毒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角膜内皮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月~1年,复发3例,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治疗后:视力达0.1。0.3者3例,0.3。0.5者12例,0.6~0.8者5例,〉0.8者4例,5例遗留角膜瘢翳,11例遗留角膜云翳。结论:角膜内皮炎强调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病因治疗,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她两岁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出院后不再发出声音,因为医院滥用抗生素导致听力受损,最终被确诊为"药原性神经耳聋",听力只有96分贝,雷打的声音在她听来相当于蚊子嗡嗡叫。失去听力的痛苦,一直伴随着她长大。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坏死为一常见疾病,临床资料报道较多,而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占有相当比例。自1948年以来,皮质类固醇激素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因对其剂量、用药方式和疗程的掌握不当,经常导致骨损害。本文收集了近十年来40例由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就其临床、X线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19.
油菜素类固醇作为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在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信号接收、信号传导、对信号的反应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电学、电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般地说,通过助听器将声音放大,绝大部分的耳聋患者可以得到满意的听力补偿效果。但对于那些听力损坏严重、高性能助听器也不能满足其要求的耳聋患者来说,建立一个与人的耳朵完全一样的听觉器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个与听觉器官一样的东西叫人工耳蜗。对于正常人来说,听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3个部分。正常情况下,声音通过外耳传到内耳,通过类似蜗牛的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传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耳蜗起中间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