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有着深刻的内涵。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确回答了道德是否代表利益,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正确地认识到道德的终极标准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道德终极标准的科学表达;正确认识到道德义务的实质在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道德义务的特征是出于必然性的自觉义务,是对道德义务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党要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归宿,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我国法律对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调整和处理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的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昭示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这方面 的研究,在江泽民 同志 2000 年 2月提出 “三个代表”的要求之前已有不少文章和著作。“三个代表”的要求提出以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版了近十部专著,发表了数百篇论文。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关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地位及意义 学者们认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孙宏典 等认为:“人民利 益”是 “三个代 表”重要 思想的 逻辑起点。把“人民利益”作为“…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同时也是深入理解和实际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人类化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四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段论述深刻阐述了“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思想,指明这是衡量和判断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为党如何贯彻和体现这一思想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这个统一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本从其理论依据和实际根据以及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怎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诸方面,集中阐明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 ,最根本的是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从中国共产党“要不要”和“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论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1.
只有持续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使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廉洁自律的党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必然性所做的自觉和自愿选择,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努力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持在于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为“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升华。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意识放在第二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既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三个代表”牢牢建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表述 ,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过去在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时候 ,通常也表述了党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两层含义 ;但是 ,明确地指出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并将它与其它两个“代表”连在一起并列提出 ,则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伟大实践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90年的实践启迪人们,党应深入开展理论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将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7.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刘少奇提出,要在每一个党员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尊重群众,信任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观点。这种正确的群众观对于当前形势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推进理论创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中心,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稳步前进”、“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事业不断发展;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动革命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不懈地反腐败,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只有坚持不懈地反腐败,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不懈地反腐败,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