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母亲为佟佳氏,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三十六岁。 努尔哈赤起兵时,诸英只有四岁,生长在新兴嗜血的部族之中,遂早历战阵,第一次带兵打仗年仅十八。《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诸英自将一军,征伐安楚拉库路,大胜,被赐号“洪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满文老档》开篇记载:万历三十五年,诸英二十七岁,率领建州军队在图门扛畔的乌碣岩下大战乌拉部,又立大功,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满语“勇者领袖”之意)。  相似文献   

2.
徐(火勃)(1570-1642),字惟起,号兴公,闽县(今属福州)人。万历年间,与兄熥(1561-1599),甥谢肇涮(1567-1624),以及邓原岳(1555-1604)、曹学佺(1574-1645),以重振闽中风雅相号召,主闽中诗坛,名重一时,人称"兴公诗派"。(火勃)与其父永宁令(木昂)及兄熥皆嗜书,至万历三十年(1602),"合先君子,  相似文献   

3.
对明末名将李成梁的卒年,学界有不同看法:万历三十四、四十三年说。《国榷》《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前者,施和金《李成梁卒年考》指出该说法出自《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四年六月的记载,并进一步论证李氏卒于万历四十三年(《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万历四十六年说。园田一龟认可康熙壬寅年(1722)《李氏谱系》内李成梁"生于嘉靖丙戌年(1526)七月十四日卯时""卒于万历戊午年某月某日,享年九十三"的说法,但这与《明史》本传"卒年九十"不符,他认为当以族谱为准(《李成梁と其の一族に就て》,《东洋学报》第26卷第1号〈1938年〉)。  相似文献   

4.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  相似文献   

5.
胡应麟对古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胡应麟其人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后更字明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浙江兰溪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文献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先祖胡瑷是宋代学者和教育家;外祖父宋震亦是饱学之士,有雪溪堂,聚书其中;父亲胡禧也是学者,有著作行世;母亲通晓诸子百家、稗官小说、传奇词曲等.  相似文献   

6.
祁彪佳,字虎子,又字幼文、宏吉,号世培。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万历四十六年十七岁举于乡试,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选福建兴化府推官,任职五年后丁外忧归,崇祯四年(1631)服满晋京,次年春考选福建道御史,六年出为苏松巡按,八年乞病归养母,此后家居八年,直至崇祯十五年才北上赴河南  相似文献   

7.
胡应麟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酷爱藏书,以一介布衣散尽家财,通过多种途径收藏图书,其聚书达4万余册。为妥善保管图书,他还专门建立藏书室。胡应麟认为藏书当以“用”为目的,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用功甚勤,为一著述型藏书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田艳艳 《兰台世界》2013,(16):129-130,146
<正>曹聚仁,字挺岫,号听涛,笔名彭观清、陈思、丁舟、袁大郎等,浙江浦江(今兰溪)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三十日(1900年6月26日酉时)在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出生,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人士与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记者。曹聚仁先生是中国20世纪中的著  相似文献   

9.
《石巢传奇四种》作者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皖髯。安庆府怀宁(今安庆市)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天启四年(1624)以谋迁吏科阴结魏忠贤,又惧东林党攻己,未满一月即请归。崇祯元年(1628)起光禄卿。崇祯二年(1629)阮大铖名在  相似文献   

10.
沈家本(1840-—1913)字子,号寄,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沈家本于光绪九年(1883)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三十年中有二十余年主管司法,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司法要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奉上谕”研究中西法律,兼任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我国近代在法学上力主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份子代表。在他主管清末司法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及其精通古今中外的司法知识,在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对他评价甚高,称他为“法学泰斗”、“清代最伟大的法律专家”、“中…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本文拟就对他的近代图书馆实践活动方面成就作一总结,以期有助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辑有《词综》36卷、《明诗综》100卷。他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和他嗜好读书、聚书分不开的。他生前拥有藏书八万卷,其藏书处曰“曝书亭”。  相似文献   

13.
陈东恩 《浙江档案》2003,3(4):35-37
浙江是邓小平十分关注的省份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于1983年2月、1988年1月和1993年1月三次亲临浙江视察,充分肯定浙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深信浙江发展的潜力,对浙江寄予殷切的期望。他还多次就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表重要谈话。他的谈话内容丰富深刻,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一  相似文献   

14.
胡应麟是明代后期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历史、版本目录及图书辨伪方面成就卓著.但本文对存世各类文献中有关胡应麟的传记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胡应麟不公正评价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度(1830-1904),生于清道光十年左右,卒于清光绪三十年左右.字吉人,号叔宪,又号辟非,晚号辟非老人、抱蜀老人、松隐先生,自署无意识界老衲,浙江长兴雉城人.官任兵部主事、湖南候补知府、刑部郎中等职.张氏是长兴世代儒家,居住在雉城内东鱼巷(靠近原城墙边).其住宅屋宇宏伟,家富收藏,与潘伯寅(潘祖荫)、陈寿卿(陈介祺)研究金石之学.  相似文献   

16.
1905年12月下旬,为抗议日本文部省发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辍学回国前摄于日本东京照相馆(时年三十一岁) 编者按:时值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我们特选编此组图片纪念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女士.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光绪三十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相似文献   

17.
汪辉祖(1731—1807),字焕曾,号龙庄,晚号归庐,浙江萧山人。他出身孤寒,佐理州县幕府多年,后中进士,曾任湖南宁远知县、道州知州。长期以来,汪辉祖以乾嘉时期的名幕、循吏著称于世,而学术成就为其吏治之名所掩盖,不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馀姚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具有很高地位的杰出人物.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其博大精深的学术素养和极为卓越的学术成就等,但首先,在于他作为中国早期启蒙学派的最主要代表,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影响和启迪后者的民主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杭州孤山西南麓六一泉旁一座二层中式建筑就是被称为"小曲园"的俞楼,我国清代大学者俞樾和他的曾孙著名红学家俞平伯都在这里生活过. 俞樾,字荫甫,取<老子>"曲则全"意,号曲园,称曲园居士,1821年出生于浙江德清.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考为进士,据说试卷中有"落花春仍在"句深得曾国藩的赏识.  相似文献   

20.
方文 《视听纵横》2009,(1):10-13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浙江电视人已在这条战线上奋斗拚搏了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浙江电视从黑自到彩色,覆盖从杭州市区到全省各个市地,节日从单一少量到丰富多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前进过程中,大家依然感觉存在制约大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当时尽管已建成四条微波干线、许多高山骨干转播台,但是仍有30%左有的地方收不到浙江电视台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