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燕 《甘肃教育》2014,(20):68-68
正游戏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下面我将从民间启智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价值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民间启智游戏的特点1.民间启智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的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儿童认识世界和适应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游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富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民间游戏趣味性强、简单易学、种类繁多,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参与民间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的组织民间游戏可以从科学的选择使用、积极的正确指导和良好的双向互动三个方  相似文献   

3.
民间游戏源自生活,且民间游戏的实践性很强。但由于现代化玩教具的大量出现并推广应用,致使人们对民间游戏有所忽视,甚至被遗忘。其实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材料的限制,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本文旨在通过充分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的价值,帮助幼儿回归生活,收获快乐。  相似文献   

4.
农村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功利价值的推崇,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间游戏大部分是从劳动者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改编而来的,是最能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也是小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游戏。正是孩子们的这种喜欢,就要求在吸收民间游戏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的教育方式,并且能够让孩子们从中学到科学知识。针对民间游戏的价值以及改编的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中运动类的游戏,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发展、完善,深受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喜爱.近年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实践活动,并尝试将收集整理的经典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一、传承:收集、整理、分类挖掘和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和家长是关键.我们首先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理论的学习,让教师们明白什么是民间  相似文献   

7.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中运动类的游戏,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发展、完善,深受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喜爱.近年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实践活动,并尝试将收集整理的经典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明晰解读了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内涵,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它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活动都要充满游戏精神。而民间游戏是来自人们生活中自创的一种游戏形式,在孩子尽情享受的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探索、智慧、体质。因此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民间游戏融入到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民间游戏在课程游戏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和流传的,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的娱乐性活动,因而受到幼儿的普遍喜爱。但随时代发展,现代娱乐方式丰富多元,民间游戏已逐渐淡出幼儿的生活。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传承和创新幼儿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是值得每个幼儿教师关注的问题。不同的时代,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间游戏大多数是从劳动者日常生产生活中改编而来的,其主要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幼儿较为喜欢的一种游戏。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当中,采取合理的现代化教育模式,能让幼儿从这种模式当中学习科学知识。本文着重针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和怎样应用进行描述,以期能强化幼儿的学习精神以及各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言与意的关系,言表意的作用与局限是《庄子》论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他看来语言无法穷尽意思:比较而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更关注语言“能指”与“所指”因断裂而造成不一致。这两种语言观,是对立关系还是互动关系,本文拟就此进行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18-220
现代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年轻家长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将孩子的生活护理和教育辅导等责任交给了孩子的祖辈家长。隔代教育虽能使年轻父母节约精力和时间,减轻生活负担,但是基于事物的两面性思考,隔代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给祖辈家长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共生视域下的隔代教育是从价值观角度对隔代教育展开新的思考,对隔代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度发掘,同时也对隔代教育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6,(6):55-60
当今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日益频繁,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不应将目标局限于反恐合作,还要推进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多领域的司法合作。这不仅是由于几种类型的国际犯罪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更是由于国际法律机制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洽性结构以提升组织自身的运作效率。因此解析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其他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共生关系,基于现有国际反恐警务合作机制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的基础之上,寻求更为完善的全面反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国民安全意识的高低,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危。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土安全形势和大学生的国土安全意识现状做出深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尽快在高校中加强以国土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教育,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照片,从黑白到彩色,色彩丰富起来,人亦在慢慢老去。重温这些家庭的老照片,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那温馨的一幕幕仍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汪栅 《成人教育》2019,39(8):21-24
交往实践观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提出的哲学概念,既是一种指导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主体性的方法论,也是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范式。用交往实践观指导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基于现代人主体性回归的需要。成人教育要摆脱工具属性、社会本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以及物质价值取向的挟持,就要在交往实践观的直达下确立以主体性教育为发展核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透视数学表现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表现性评价创设具体情境,从“做”中评价数学知识与技能:它凸显数学化思想,分层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它更新评价理念,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我们要重视数学表现性评价,进行“测验嵌入式”和“教学嵌入式”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8.
翻译视角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汉英翻译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尝试着从翻译角度分析归纳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戬  黄俊丽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6):491-492,495
教育考试法,就其根本性质而言,毋庸质疑的是属于行政法范畴,但考试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行政管理,有相当一部分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考试法应当对此种关系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证券法的修改是必要的,修改的热点问题主要有证券民事责任、大宗交易、银行资金流入股市、证监会监管功能等,此次修改,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