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原文的翻译途径。等值翻译论揭示的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评估等可以实现翻译转换的最大等值,实现翻译的最佳功效。在文学翻译中,它要求从神似着眼,从形式入手,最大限度把原文语言的言语特征表现出来,达到‘神似形式浑然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韩笑 《陕西教育》2009,(7):103-104
本文主要探讨了"神似"观点与文学翻译.文章首先介绍了神似的渊源以及不同翻译家对"神似"的理解.继而阐释了文学翻译中的"神似"和"形似"的辩证关系,认为在文学翻译中应力求形神兼备,不能两全时则要力争神似.之后论述如何在翻译中做到"神似",以及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气质和神韵,因而文学翻译也应当将传达原文的艺术神韵,即"神似",作为最高标准。通过对众多译例的比较分析,从字词的调整、成语的运用、局部的转换、效果的补偿、形式的重构、风格的贯穿等方面归纳出文学翻译中力求"神似"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玮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1):80-84
《傲慢与偏见》的三个译本都重视译文的表达力、感染力: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通过调换句式、巧选词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气氛和神韵;而张经浩译本词语的选择、衔接不够自然,带有翻译的痕迹。因此,译者应从整体上把握原作的语言风格,在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不拘泥原文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对原文进行对应而传神的表述,才能将原作的意境、风格很好地再现,以达到"等效"和"神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景杰 《海外英语》2011,(9):214-215,219
作家给人物命名从来不是随心所欲,人物命名通常隐含深层寓意,红楼梦人名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信息,两个译本的人名翻译也各有千秋。从翻译美学角度着手,以红楼梦中隐喻人名为审美客体,可以对原文中人名的美学价值和译本中的美学信息加以分析。通过对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作一分类,并分析在还原原文美感方面的得失之处,可知在隐喻人名翻译中,只有充分体会原文美感并对其进行还原或补偿,才能在译文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的韵味,达到神似。  相似文献   

6.
罗新璋先生曾经将中国翻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概括为四个词语,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案本"重视原文和直译,"求信"要求准确传达信息内容,"神似"趋向于意译,"化境"是在表述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英语小说时,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方面的翻译,而且要充分体现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本文将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浅论小说语言风格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出现的不同语境,通过大量例证,探讨了对文言文短语"甚无谓也"的合适的白话文翻译。以此也阐释了翻译要达到的效果是不苛求形似而是神似。  相似文献   

8.
"信达雅"是我国影响最深的翻译原则,它也是检验翻译实践的准绳。"信"指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内涵、感情、意义和风格;"达",指译文能明白晓畅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雅"要求译文使用规范的语言,有文采。半个多世纪之后,傅雷提出的"神似"说及"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等翻译观点赋予了"信达雅"更深刻的内涵,使这一言简意赅的"三字说"更加具体丰富;在翻译实践上,傅雷的众多译作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实现了"神似"的效果。本文将傅译《老实人》与伏尔泰原文进行对比,将傅译本与沈昉译本进行比较,从"信达雅"角度来欣赏傅雷高屋建瓴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9.
周晓亮 《考试周刊》2012,(47):22-23
在翻译中既做到形似又做到神似并非易事。朱纯深先生在英译文《荷塘月色》中运用了许多常见且灵活度很高,富于表现力的小词,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及修辞手法,在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体现的意境和美感,力求做到与朱自清先生的原文最大限度地近似,从而再现了原文清新自然的风格。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中西方代表性的翻译标准理论,并以此视角分析朱纯深先生《荷塘月色》的英译文,阐述译文在各个层面上如何合乎翻译标准,最终成功再现原文内容、形式和风格,旨在对翻译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说起英汉翻译原则,早在清末,我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概括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后来又有了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杨绛在谈论翻译的文章中通俗地指出:"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也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我想这就是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杨先生接着说,"至于如何贯彻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个别解决。"我认为,这就是翻译的"创造性"原则。而我在另一本书《翻译理论与实践》上看到的对于翻译的定义(彭卓吾,1998:128):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确无误地(恰如其分地,等值地,确切地)转移到另  相似文献   

11.
黄兴国 《海外英语》2012,(24):154-155,164
语用等值关注翻译中语用意义或"言外之力"的传达,该原则强调翻译应努力传递原语的交际意图和功能。这对广告翻译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语用原则指导下的广告翻译要求译文与原文广告达到功能对等,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翻译理论中一些抽象的译语标准如“神似”和“化境”通常是难以实现的要求,特别在现代的语言教学中,与其取法那不可实现的理想,不如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术原则。本文就从翻译要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和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在翻译时应遵循的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覃晓霞 《海外英语》2012,(15):144-145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佳 《考试周刊》2015,(21):31-32
翻译标准与方法是相互依存且多元变化发展的,哈汉翻译标准与方法也应动态化、多元化。作者在哈汉翻译实践中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信为先,复原文"和"意通达,勿生歧"是译者应遵循的翻译标准;根据原文风格特点,认为使用"文言文"、"白话白"、"雅言雅"三种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作者将理论与翻译实例相结合,对提出的翻译标准与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翻译有着紧密的关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既形似又神似.必须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空缺性角度探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国仕 《天中学刊》2007,22(5):75-76
通过对严复的翻译标准的论述,引申出"严谨准确"和"通顺流畅"两个科技翻译标准,并分析了如何在科技翻译工作中达到这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界在研究翻译本体论时普遍预设了翻译本体的存在,并认为翻译本体论就是对翻译本体的研究。追本溯源,从本体(Being)的两个意思,即"是"和"是者"来看,翻译本体都是一个伪命题,翻译本体论也就自然不能被理解成是有关翻译本体的理论。翻译本体论实际上指的是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翻译,这种思路在理论上预设了原文意义的永恒在场,译者的任务便是透过原文的文字表述,抽离出原文的意义,并让意义在译文中如其所是地出场。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翻译里的九对重要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可译与不可译、艺术与科学、内容与形式、原文与译文、作者读者与译者、理解与表达、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形似神似与化境等。通过讨论进一步说明没有矛盾就没有翻译,翻译的结果是译事范畴中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相对性与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在翻译界影响很大,不仅被用来翻译文言文,也是外语翻译中的准则。英语散文的翻译,最难的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如何传递原文所给人的感觉和神韵。也就是其中的"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何达到"雅"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究字幕翻译的特点,从目的论翻译理论角度研究字幕翻译策略问题。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译者往往需要"背叛"原文,做到真正的高层次上的"忠实"。为了达到让外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对原文的进行创造性翻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