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关于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一事,多种著作均称,使团是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来中国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产生祝寿说,非因英人冒借名义,实源于对英方致两广总督信件的误译。翻译的错位则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乾隆和马戛尔尼 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由科学家、作家、医官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拜见乾隆。在这次见面之中,满清统治者视野中的盲点毕现无疑。  相似文献   

3.
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马戛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先后任驻俄国公使,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马德拉斯总督。  相似文献   

4.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相似文献   

5.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使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自1793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到1840年在议会辩论中极力主张对中国诉诸武力,托马斯·斯当东代表了西方对中国印象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一、通商问题与战争的发动清朝统治在乾隆、嘉庆年间开始走向衰败,但在东方世界,它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英国自18世纪开始,即企图以外交和贸易手段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外交方面,自18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政府多次派遣使臣访华。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以祝寿为名访华,递交英王国书,提出扩大通商。派遣使臣常驻中国、保护英国人在华利益和指定一小岛供英国船停泊和存放货物并允许英国人居住等要求。乾隆皇帝从维护“天朝体制”的考虑出发,对其要求予以驳斥和拒绝。此后,虽有英使阿美士德于1815年再次来华…  相似文献   

7.
马戛尔尼使团是鸦片战争前西方访华使团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本分析了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命及失败的原因。认为使团的目的在于解决中英之间不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并兼有某种殖民因素。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英两国化背景与政治观念的不同,在于封建制度的封闭性、腐朽性及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8.
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标志着中英正式外交的开始,而且预示了其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对话模式。国书原文与译文对"图形—背景"关系的不同处理折射出两个话语权力之间的冲突。译文瓦解原文的认知方式,力图在对话中获取优势,这反映了"天朝上国"话语的自我防卫和对英方"日不落帝国"话语的抗拒。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马戛尔尼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同外国使团曾就其谒见...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理解和解释历史。借助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史料,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始末”为线索,对“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进行谋篇布局,从亲历者“何以来华”“来华见闻”“铩羽而归”三个完整的过程,观察清朝中国版图奠定和社会诸领域出现的新气象,进一步窥视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背后所蕴含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马戛尔尼使华期间,中英双方存在的冲突侧映出中英双方不同的心态。清廷的闭关政策虽对外国势力的对华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对中国的损害远大于对外国造成的不便。面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挑战。清廷以一种保守的心态回应,没有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而此时英人的心态却是积极主动的,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并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  相似文献   

13.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要求中英互派常驻使节,当即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到了80多年后的1875年,清廷却旨派郭嵩焘为钦差大臣出使英国,后定为常驻英国公使,于次年在英都伦敦建立起中国近代在外国的第一个常驻使馆.这一重大历史性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和意义如何,木文拟作一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开始的西方列强与清廷的外交礼仪冲突一直不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源却是中西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差异。毋庸讳言,中外交往之初,清朝统治者存在着唯我独尊的高傲心态,无国家平等之理念,更不可能采用平等的外交礼仪。但是,清廷所坚持的外交礼仪与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3页小字有这么一段叙述: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康安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相似文献   

16.
从利玛窦到马戛尔尼──写在英使首次访华200周年之际赵世瑜17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公元1601年三月),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首次进入北京;将近200年后(公元1793年9月),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又来到清王朝的帝都。弹指之间,又是200年过去,...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时,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被当作材料经常、广泛运用。笔者认为,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耐人寻味,从对这一材料的观察与分析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被错用最普遍的材料,教学课件中错用最多,材料分析题与相关文章写作中也有错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提到:乾隆时,有位英国人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新式枪炮表演,福康安冷漠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谅来没有什么稀罕!”这位英国人就是马戛尔尼。他是英国第一位来华使臣。 1792年,马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从马戛尔尼送礼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2年,英国马戛尔尼勋爵出使中国,是两大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接触。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中英双方摩擦不断。中英双方的分歧在于出访目的、礼品的定位和最后的礼仪之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