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鮈)鱼     
(鮈)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品种繁多,约有30属100多种,常见的属有麦穗鱼属、棒花鱼属、蛇(鮈)属、鳈属和铜鱼属等,其中铜鱼属的鱼类个体大,产量较多,为其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而一般比较常钓到的有花(鱼骨)、鳈鱼、蛇(鮈)(注:船丁鱼)、棒花鱼、麦穗鱼、铜鱼等.因生活的水域、海拔和纬度不同而外形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邢湘臣 《垂钓》2001,(12):60-61
湟鱼,产自地处大西北的青海省,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水系。当地人称之为“花鱼”、“狗鱼”、“无鳞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它与我国司空见惯的鲤鲫同一族谱,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其学名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Kessler),为冷温性高原湖泊河川鱼类,是中国的特有品种。  相似文献   

3.
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在美国,它的俗名有很多,译为中文分别为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等。为了有别于我国一种俗名叫"红鱼"的种类,鱼类专家为此鱼命名的中文名称为"美国红鱼"(下简称红鱼)。红鱼为广盐、广温、溯河性鱼类,原产地北起美国东海岸的马萨诸塞至佛罗里达,南至墨西哥湾海  相似文献   

4.
郁文生 《钓鱼》2010,(11):38-39
立夏过后,随着气温、水温不断升高,自然水域中鱼类亦日趋活跃,尤其小型鱼类如同顽皮的孩子,忙不迭出游、嬉戏、追逐和觅食,麦穗鱼和鲭鲅鱼就是属于此类。那么究竟如何钓取此等鱼呢?通过实践说明,钓此等鱼类并非难事,即便刚学钓鱼者,只要认真对待,掌握要领,都会有不错的鱼获。  相似文献   

5.
小爬虎(棒花鱼——编者注)对钓者来说,是令人讨厌的小鱼。然而,世无废物,小爬虎竟是钓翘嘴鲌的最佳天然钓饵之一。 用小爬虎钓翘嘴鲌,可视所钓鱼体的大小,整条或剪段使用,剪段使用时主要用鱼的中段(去掉内脏,洗净)和尾巴做饵,效果好于小船钉(蛇(鱼句))。  相似文献   

6.
张锡恩 《钓鱼》2004,(3):52-52
shi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shi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江钓铜鱼     
铜鱼,宜昌人称为麻花鱼、尖头。为长江湖泊的常见鱼类。喜集群栖息于流水中。秋季在长江中下游及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区越冬。底层鱼,一般重500~2000克。成熟鱼上溯到长江宜昌以上河滩产卵,这给宜昌钓友江钓铜鱼提供了便利。一、钓具:钓等直用软一点的海毕,硬了?..  相似文献   

8.
江河垂钓也就是钓野生鱼类,初到江河垂钓的钓友走到江边,会茫然不知所措。现略谈我对江钓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长江流域鱼类繁多,经常垂钓$的有以下几种:鲫鱼、鲤鱼、草鱼、黄颡、鲇鱼、鳜自、马口鱼、沙棒子、翘嘴红鮊、黄钻(鱤鱼)、麦穗鱼、子(白鲦)。  相似文献   

9.
马口鱼,俗称叉口、花梢、桃花鱼等,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  相似文献   

10.
秦岭细鳞鲑     
在介绍秦岭细鳞鲑之前,先谈谈细鳞鲑。 细鳞鲑又名细鳞鱼,地方名桦鱼、花鱼、五色鱼、小红鱼、金板鱼、梅花鱼等,是鲑形目、鲑科、鲑亚科、细鳞鲑属的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在我国西至新疆,东至黑龙江,南至河北省,国外俄罗斯、朝鲜都有它的踪迹。由于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细鳞鲑的体色及个体大小相差较远。一般来讲,终年生活于山涧溪流中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被称为“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群体,个体较大,体色鲜艳,被称为“江细鳞”。另外,由于细鳞鲑分布广,关于其亚种分化的问题也是鱼类学家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1.
怎样钓月鳢     
月鳢(Channa asiaticaLinnaeus)别名: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等,貌与斑鳢(生鱼)相近,经济价值较高,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水系,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珍贵的野生鱼类。  相似文献   

12.
马松录 《钓鱼》2011,(10):28-29
黑鱼属淡水鱼类,体圆,头扁,口大,有齿,又称柴鱼,俗称乌棒,为淡水鱼中最凶猛的鱼类。在我国分布较广,大都生活在湖泊、河流、水渠等杂草丛生的水域。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药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巧吃小鱼     
李照城 《钓鱼》2011,(6):64-65
在野外垂钓,往往事与愿违,心中想的是如何逮住几条大鱼,结果收获的却是一群小杂鱼。标相杂乱,钓饵被白蟹、鲚鲅、黄颡、泥鳅、小鲫鱼、马口、棒花鱼和麦穗鱼片刻不停地轮番进攻。  相似文献   

14.
贝加尔雅罗鱼俗称小白鱼(以下简称雅罗鱼)。是广泛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小型鱼类。身长15—25厘米,体重80—150克,属中上层杂食性群聚鱼类。  相似文献   

15.
提起抚仙湖,熟悉她的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名贵的抗浪鱼(学名(鱼康)(鱼郎)白鱼)、银鱼和波罗鱼。其实,在抚仙湖生长的几十种鱼类中,对钓鱼爱好者而言,最具魅力的还得数云南倒剌鲃。我曾在抚仙湖畔的某单位工作达10年之久,由于酷爱垂钓,几乎钓遍了湖中的所有鱼类(只有一种花鱼,学名花鲈鲤,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由于数量较小,我未钓到过。据当地农民介绍,只有在春节前后花鱼到岸边产卵时,以活的抗浪鱼或小水蛇为饵,或可钓到),最后却只对钓倒刺鲃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6.
马口龟,俗称叉口、花捎、桃花鱼等名称,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具有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喜欢在清澈含氧量高的沙石、砂砾或水底有乱杂石等水域活动觅食。我地的马口鱼大多生活在山区丘岭地带水质好的水库、塘坝、河溪之中。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盘龙河是我儿时学钓的地方,河里有团鱼、花鱼(七星鳢)、大头鱼等二十多种鱼类。然而这二十多年来,盘龙河也遭遇着与全国许多江河湖库相似的命运——污染。河中的鱼儿一年比一年少,许多老钓翁望着水流无鱼  相似文献   

18.
戴频 《钓鱼》2007,(4X):46-46
鲻鱼俗称:肉滚子,又称白眼、属鲻科鱼。口裂上缘由前颌骨组成。鳍有鳍棘,背鳍2个,相互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腹鳍腹位或亚胸位体被圆鳞,鳃孔大,鳃盖骨后缘无棘有鳔,但无鳔管,身体延长,有纵列鳞片35~38,前部近似圆桶形,头短平扁,口小,下位,上下颌边缘有绒毛状齿,上颌骨完全被眼眶前骨遮盖,脂眼睑发达,眼间隔平坦,鳃耙细密,无侧线,体色青灰,腹白色,体侧上部有数条喑色纵带。鲻鱼分布较广,沿海均产,是热带、亚热带沿岸性的中上层鱼,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进入淡水生活的主要是鲻科鱼类。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钓鱼》2007,(4S):48-48
白姑鱼俗称:白果子,白姑鱼、白古子。个体不大;通常只有25-30厘米,白姑鱼因外形与黄姑鱼十分相似,因体色白亮而得名。白姑属温水性的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海域,以虾、蟹和小鱼为主。生殖季节结群向近海区域洄游,生殖期为每年4-6月。在此期间鱼很少摄食比较难钓,白姑鱼与黄姑一样,鱼鱼票也具有发声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鳜鱼,也称桂鱼、鳖花鱼、胖鳜等。尖眼上侧位,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鱼鱗细小,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下颌稍突出。鱼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这种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喜欢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活,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深处为多。也常栖息于河道交叉处或水深2~4米的水域,底质为硬泥、沙泥的水域或桥基、码头、乱石滩附近。在静水中往往贴底,流水中浮起。它有逆水溯流游动的习性,冬季栖息在水底较深的洞穴中,较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