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艳 《当代传播》2000,(2):50-52
据专家预测,"再就业工程"从199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起,大约"用1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①这就是说,在2010年以前,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仍需与再就业人员同呼吸、共命运,再就业报道仍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回顾再就业报道已走完的三分之一路程,目前尽管是再就业报道的"热季"与最高潮,但它并未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特殊报道发展成熟。面对变化发展中的就业形势,再就业报道将走向何方?当前的宣传策略和报道方针应如何调整以满足下一阶段经济改革深化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要?本文试图对当前再就业报道中的定量与变量作些初步的…  相似文献   

2.
热情宣传下岗职工再就业尚世海章晋良最近几年,鞍山日报重视把下岗职工作为重点报道对象,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列为重点报道内容来抓。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正确看待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鞍山是祖国的钢都,除全国闻名的鞍山钢铁公司外,全市有1000多家国有企业,职工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老河口日报社加大了再就业宣传力度,开辟了《共拓再就业之路》、《路靠自己走》、《再就业的故事》等专栏,通过消息、通讯、照片等形式,集中报道了该市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今年上半年,该报共刊发再就业方面的报道112篇(幅)。同时,他们还主动为下岗职工提供信息咨询,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深受该市下岗职工好评。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各新闻媒体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宣传列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深度报道,为“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少数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推贴凑”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注意,加以防止,以免误导。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指在国有企业失去工作岗位,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要求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员,重新谋取新的职业。这个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热点”宣传无可非议。然而,有的作者或出于对某些政策、定义不懂,或出于追求“热点”上稿率,故意拔高报道,采用了“推贴凑”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朱镕基总理在考察天津再就业工程时指出:“再就业工程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作为一张工人报,在再就业宣传中,如何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要支持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这就为我们工人报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1997年5月30日,江汉工人报在头版头条和二条的显著位置,集中地发表了《市政府要求各部门把各项扶持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我市十名下岗再就业明星受到表彰》的消息,自此,本报拉开了由过去的“零打碎敲”到集中持续进行再就业工程系列报道的序幕。 再就业工程报道是近两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所有新闻单位密切注视追踪报道的重点,各种新闻媒体都在精心策划,积极报道,或辟专栏、或办节目、或摘系列报道,家家是好戏连台,高潮迭出。在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江汉工人报既有周期长(周二刊)容量小的劣势,但再就业工程主要涉及的是职工,也是近年来工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本报具有与自己的读者对象贴得紧、关系密切、信息灵通的优势。在再就业报道中,我们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起到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下岗职工心贴心,关心他们的疾苦,把握他们的脉搏,热情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3月以来,大众日报采取常规报道、重点报道、文字报道与新闻图片相结合、新闻报道与评论相结合等形式,编发有关下岗职工再就业题材的文字稿件200多篇、照片60余幅、评论员文章7篇、头版头条报道10余件。这些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省委领导肯定和广大读者的好评。1.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全局,在宣传中必须多视点、多侧面地反映社会方方面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情况。大众日报围绕省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4,(9):1-1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再就业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事关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再就业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报道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亲自指挥和把关,精心制定报道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8.
近来,各级广播电视以较多的时间。突出的位置、生动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加大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宣传,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营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切实做好再就业的宣传,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级新闻单位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再就业宣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积极做好再就业工程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再就业工程的宣传,关键是要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当前出现的下岗现象。多年来,我国存在的盲目建设。重复…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8,(5)
从去年始,宝鸡日报就把“下岗再就业”作为日常宣传的一个重要报道题目,通过政策引导、典型报道、强化服务等措施以及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报道形式,形成了强有力的报道格局,受到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解“疙瘩”,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宝鸡市目前下...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2,(6)
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工作的报道,是新闻媒体一项比较长期的重要宣传任务。因为它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今年9月12日,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为了做好这次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并结合我省实际状况,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个沉甸甸的社会话题,从各级领导到广大群众,对此无不十分关注。对于这样的敏感问题,党报不容回避,必须通过正面的报道,予以科学的解答,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们一直把再就业工程的报道作为整个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摆在突出的位置上。特别是1996  相似文献   

12.
再就业典型报道在无形中能够。为受众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可用信息,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报道的一个特性。如果媒体报道再就业典型的方法欠佳,就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对受众产生误导,使受众盲目步典型之后尘,不顾自身实际选择就业门路,从而产生新的就业不当,造成新的下岗失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的权威性造成影响。所以说,我们宣传再就业典型要客观、理性地进行宣传,避免对受众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13.
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党报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正面宣传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只有增强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典型报道是正面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典型报道的高、大、全模式,使典型报道引不起读者的共鸣,而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最近几年来,任长霞、许振超等一批有血有肉的典型报道,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典型报道的写作方式,受到了读者的承认。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关王延勤的典型报道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尝试。王延勤是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他生前为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主题报道做得好看吸引人,这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正面宣传水平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宁波日报》去年刊登的徐义胜英雄事迹及相关的促进新老市民融合、加强外来工服务与管理报道、五洲星现象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有代表  相似文献   

15.
自今年7月14日至8月3日,工人日报围绕再就业问题刊发了一组系列报道《再就业:实话实说》。这组系列报道一共9篇,谈的都是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报道刊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共鸣。江西省一位下岗职工来信说,读完报道...  相似文献   

16.
热点报道的目的,是为了释疑解惑,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平衡心理,外赶时弊,除怨扬善。因此,开展热点报道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把受众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下岗职工数量逐渐增加,再就业工程成了社会舆论的一大热点。以机械、轻纺等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遂宁国有企业在改革带来的阵痛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3月下旬,适逢遂宁市三届五次人代会和三届四次政协会召开,《遂宁日报》在“两会聚焦”栏目中以大量的篇幅在显要的位置介绍了近年来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不少电视台都开辟了专栏,介绍各地在推动再就业工程方面的成功经验。笔者发现,一些电视台在报道这方面内容时,往往  相似文献   

18.
点到为止     
下岗再就业宣传要有利于转变观念近一时期,汕头特区晚报《路在脚下》专栏刊登了一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事迹。专栏的这组报道,一是表现了下岗职工顺应改革的达观心态。4月8日二版刊登普通工人吴志强下岗5年,不断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月薪450元的售货员的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波新闻媒体按照新闻规律和受众的接受规律,大胆创新典型宣传的手段和方式,先后推出了宁波市民爱心救助罗南英、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宁波市民万人助学、党的好干部王延勤、为民好书记马家富、人民好警察何利彩、徐义胜见义勇为、梁国华爱心反哺等一系列典型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  相似文献   

20.
十四大以来,舟山新闻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舟山日报把经济建设宣传作为重点,做好“开发海洋,振兴舟山”这篇大文章,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活动作强势宣传。1992年,组织《千岛行》活动,有25名记者、通讯员参加,分批到4县(区)10余个岛屿进行采访,全方位宣传舟山群岛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风貌。在精神文明宣传中,开展了以“三个一百”(百名先进人物、百个先进村镇、百家先进单位)为重点的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和“文明在舟山”、“搞好扶贫解困、再就业工程”等系列报道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