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在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和环境,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之前,他们行为习惯基本上都是在家庭环境当中所进行的。因此幼儿教师要想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就不能忽视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家园协作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幼儿心理发展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为幼儿提供的物质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与之相比,精神环境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往往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要使幼儿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时,很听话,表现不错,可是在家里却不听家长的话,甚至胡搅蛮缠,对父母非常无礼。为什么在幼儿园里的好宝宝,在家里却是个为所欲为的“小霸王”?幼儿这种行为不一的现象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造成这一情况,不能简单地归咎是幼儿的道德问题,而大都是因为幼儿园和家庭在其教育要求上不一致,使幼儿生活在矛盾的环境中,造成行为的不一。因此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和家长、教师之间、长辈之间教育的要求态度方法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4.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其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幼儿生活峙I的重大转折。幼儿园里有多层次的师生及丰富的伙伴关系,其中的情感交流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有所差异,幼儿之间则更表现为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集体行为准则要求幼儿不能毫无约束,这都与家庭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有些幼儿在家中唯我独尊,初到幼儿园会感到很不适应,这些变化都需要家长和教师高度重视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互相交流配合,以便使幼儿顺利地走好从家庭到幼儿园这一社会化步伐,在幼儿园里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幼儿从家庭环境中来到幼儿园生活,面对环境的巨大改变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表现。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不但是幼儿面对新的环境,家长也要面对一种心理环境的转变。我们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入手,也是连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个开端。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幼儿对幼儿园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的必备技能。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述说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思维,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可以说,一个把语言运用得很娴熟的人,必然能让自身的生活更加得通顺。而一个人的一生,语言发展的最优时期就是幼儿园期间。在这个期间,幼儿学习讲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顺利地开展人和人之间的交际。而幼儿语言萌芽形成最开始的环境也是幼儿园,在这个环境里,幼儿可以学习到极多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因此,幼儿园是一个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场地,且一个环境的优劣,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形成产生的作用也有极大的不同。因此,本文通过简析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来思考怎么样营造出一个优良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形成。  相似文献   

8.
夏芳 《成才之路》2015,(7):74-75
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教育环境。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环境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应对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积极地对家长产生影响,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要让家长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自己也能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发其进一步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为幼儿园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只有幼儿园在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幼儿的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生活方式、家长行为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可通过幼儿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宣传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扭转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让家长掌握对幼儿在不同时期进行美术培养的良好方法。一、小班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处在涂鸦期和象征期,幼儿乱涂乱画,开始给自己画出的“符号”取名字。这时幼儿刚进入幼儿园不久,是对家长进行美术知识宣传的重要时期。1.可通过讲座和宣传栏等形式,让幼儿家长了解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幼儿家庭配合,在创建幼儿园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保育、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密切和社区联系与合作、支持社区开展有益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的建设.如何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布置班级环境,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它提醒我们: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幼儿园管理者的快乐指数同样决定着幼儿园整体的幸福氛围以及健康程度,我们的教师、幼儿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快乐、心理是否健康也会影响幼儿园内部健康指标。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通道,有效实施管理者、教师、幼儿、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关注师幼快乐指数,确保全体教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它提醒我们: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幼儿园管理者的快乐指数同样决定着幼儿园整体的“幸福”氛围以及健康程度,我们的教师、幼儿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快乐、心理是否健康也会影响幼儿园内部健康指标。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通道,有效实施管理者、教师、幼儿、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关注师幼快乐指数,确保全体教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在家庭、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自我意识,坚韧不拔的精神、统一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中两个重要阵地,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幼儿且能为家长解决实际问题的举措。例如:当家长遇到教子的困惑时,老师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并及时给予指导,而当家长和我们发生矛盾时,我们也总是耐心地向他们去解释,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和家长做朋友,幼儿园的工作就会得到家长的主动配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中,我们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如果幼儿环境教育只靠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支持,缺乏家园一致性和延续性,幼儿良好的环境意识和习惯就会很难养成.这是因为:首先,幼儿园只是幼儿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之一,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只有做到家园合作、互动,我们的环境教育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由于幼儿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探讨环境问题和进行环境实践以及环境习惯养成方面,也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支持.第三,家园要求不一致,或家长不以身作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也是很难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的.  相似文献   

17.
刘会 《文教资料》2005,(35):174-175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庭对他们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大,同时幼儿园教育要取得预期性成效,也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我园非常注重现代家庭教育,把家长工作放在与保教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幼儿园与家长配合一致,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园家教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一、家长拥有幼儿园教育的知情权我园每班将幼儿一周受教育的计划张贴于门上,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内容并配合园内巩固已学的知识,对于…  相似文献   

18.
李红岩 《山东教育》2013,(Z3):88-89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全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心理氛围。幼儿最初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教师的思想行为意识、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  相似文献   

20.
现今许多幼儿受到过多的呵护、溺爱,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表现出自私、独占,不愿意与人分享,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规范。与此同时,幼儿的早期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更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注重良好礼仪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再结合幼儿园里各项活动,要求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培养幼儿基本的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学习礼仪、节日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