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提升实验的教学功能,通过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氢气与氧气混合引起爆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三个实验的探究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教学效果,且能节约药品,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简易性和探究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李忠同志写的《初中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不妥之处》一文,发表在《教学与管理》的2003年第11期中,笔者仔细阅读,受益非浅,但文中有些观点不敢苟同。问题一:教材第14页习题3的第一小题中“铝+氧气→氧化铝”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后,反应不再继续进行,而在700℃以上才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建立加上“加热”条件。笔者认为李忠同志只考虑了“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铝”,没有考虑到“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因此建议加上“加热或点燃”条件为好。问题二:李忠文中建议将教材第68页习题8的题目改为“根据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3.
教师百花园     
《阳光搜索》2014,(3):F0002-F0002
贾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中国教育学会系统优秀教研员。在2013年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举办的“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执教《在星空中》一课,获得特等奖。指导教师十余人次在国家级教学、论文、教具制作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三十余人次在市级教学、教学设计、论文、教具制作等方面获得一等奖。参与教科版《科学》教材编写工作和地方教材《科学启蒙》的编写。  相似文献   

4.
气体压强问题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实验之中,“碎片化”比较严重,给学生认识相关实验增加了难度。通过对气体压强相关知识进行重构与整合,并采用模型建构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厘清化学实验中气体压强问题的认识思路,构建此类问题的认识模型,充分发挥模型的分析与预测功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教师初中科学教材处理的能力,促进有效教学,分别从教材处理的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科学教材的创新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用教材教”的角度阐述了初中科学教材优化处理的相关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需要首先说明的是标题中前面的一个“探究”指的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后面的一个“探究”指的是“卷入解决未明确事物的过程。”(杨晓微语)即讨论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与科学探究活动相关的突出问题。当前,许多科学教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活动)过多、40分钟的时间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研究科学教材,走进科学课堂广泛听课后我们发现,科学教材中确实存在教学内容(活动)偏多的情况(这已经引起了教材编者的重视,目前正在不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还有一个导致40分钟的时间不够用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课本规定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8.
经教材分析发现,从初中“力的相互作用”到高中“摩擦力”的知识呈现存在与科学实证性相悖的问题,为解决矛盾,从建构主义理论中讨论出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突出科学本质教育的四点教学设计要求;以牛顿第三定律相关内容为主线,选取“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四处统筹设计了可以突出科学本质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为长周期下的大概念教学予以一定启示,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版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是在1995年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课后习题上作了相应的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课后习题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一、有些习题题目有错误1.有些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条件或注明的条件不准确教材第14页习题3的第一小题中“铝+氧气→氧化铝”,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后,反应不在继续进行,而在700℃以上才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建议加上“加热”条件。教材第18页习题3第四…  相似文献   

11.
谌文静 《科学课》2013,(6):40-42
一、教学分析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本节课中,我力求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设计,有意识地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黄伟星 《江苏教育》2007,(18):34-35
解读教材必须入乎其内,教学设计方可出乎其外。课程改革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已经结合数和运算的意义被分散编排在各单元教材中,又单独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对这部分教材的解读与设计。  相似文献   

13.
“植物吐水现象”的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教材(实验修订本),第一册在讲到植物对水分散失时,曾提到植物的“吐水”现象。该部分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讲授法。学生也以阅读课本和听讲来获得知识。但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下,该部分知识是教材中很好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以及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中涉及“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等相关知识。人体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消化系统获得的养料,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运输才能送达细胞和排出体外,相关知识联系紧密,很适合应用概念进行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教学越来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为此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的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而当今《科学》教材还没取代《自然》教材,各种版本的《自然》仍在使用中。因此,科学启蒙教育更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现行的《自然》教材进行大胆的解析和整合,以实现科学教育的实效性。a.把握教学目标,用活教材。教材是什么?自然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应基于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观察和研究相关材料,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概念,作出科学的判断。本文以岳麓版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历史课堂中材料教学。  相似文献   

18.
郭震 《化学教学》2024,(3):62-65+72
分析现行教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的不足,对文献中的相关实验改进案例进行评述,分析并指出部分实验改进案例在试剂、装置和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了实验和教学中易被忽视的空气成分与氧气含量、准确度与分辨率的不同含义,对认识拉瓦锡实验的价值和相关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唐李铭 《江苏教育》2024,(11):93-94
<正>“氧气性质探究”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原课题名是“氧气”)。笔者在执教这节课时,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挖掘知识学习背后核心素养提升的契机,尝试回答“如何让知识学习成为核心素养提升载体”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对这节课做简要的教学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氧气的密度,氧气的溶解性,液态氧和固态氧的颜色,硫与氧气反应,铁与氧气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  相似文献   

20.
“池塘生态系统及其平衡”,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阐述得不够详细,所以学生觉得很难理解。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应从以下三点向学生解释清楚。一、池塘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教材认为氧气是池塘生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