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颜色对于中西方民族来说,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待颜色词,基内涵和语用意义便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同质和异质性能。  相似文献   

2.
王明娟 《科教文汇》2012,(26):140-142
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流行文化日新月异,随之诞生的各种新词怪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运用的范围非常广,在以前也不存在任何约定俗成的用法,并且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可以说,它们之中有很多都是"不可译"的。由于西方流行文化的传播十分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解决这一"不可译"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groove一词展开来对西方现代流行文化中的不可译现象进行了分析,初步归纳并探讨了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琳 《科教文汇》2008,(8):177-177
颜色对于中西方民族来说,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待颜色词,基内涵和语用意义便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同质和异质性能。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对中西方民族来说,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但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又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本文以"白色"和"黑色"为例,从隐喻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阐述了不同文化对于颜色内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妍 《科教文汇》2011,(16):127-128
颜色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早期就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关注。然而以前关注的多是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颜色词的实用效应,这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颜色词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颜色词的命名;(2)颜色词的实用效应;(3)影响基本颜色词感知的因素。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让读者对颜色词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早期就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关注。然而以前关注的多是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颜色词的实用效应,这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颜色词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颜色词的命名;(2)颜色词的实用效应;(3)影响基本颜色词感知的因素。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让读者对颜色词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刘婷 《科协论坛》2007,(1):131-132
时空观是东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范畴。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西方建筑中的空间观和东方建筑中的时间观,阐述了时空观在东西方建筑中的体现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凯  莫翠鸾 《科教文汇》2009,(4):247-247,257
“封建”一词的涵义从古到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封建”一词现在的意义与本来面目已大相径庭,如何使用这一词在史学界颇有争议,岳麓版和人教版两套教材在此问题的分歧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东西方之间的紧密联系 提及西方,不能不谈到东方。德语中提到“Abendland”(西方)——“傍晚之国”时,便立即会联想到“Morgenland”(东方)——“早晨之国”。在拉丁语中,“orient”(东方)一词源自“oriri”——其意为“发源”、“起源”。由于这个词在早期的地图上都被标在东边,所以后来它便演变为表示某个固定的方位,  相似文献   

10.
陈奕 《科教文汇》2009,(24):260-260
笔者通过正规网站和报纸收集了多篇中英文地产广告进行分析,证明英汉房地产广告不仅各自使用了不同风格的滑溜词,而且在相同滑溜词的使用频率上有很大差别,英汉房地产广告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和中西方不同的国情和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颜色词的语义认知和文化原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并对颜色词的研究在文化学中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姜夔的身世及所处的历史背景、政治地位的分析,来说明其词中具有寻归情结的原因,并通过恋情词加以论证,再通过恋情词、羁旅词的论证将自身的寻归上升为国家的"寻归",即体现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及传播媒介,并反映文化的方方面面,词语的文化内涵就是典型的体现。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植物词汇。英汉语中很多植物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就英汉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从语义重合、语义错位以及语义空缺的角度解读这些词文化内涵的差异,并说明这些差异是由于中西方审美观、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为实现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海琴 《科教文汇》2013,(16):130-130,13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及传播媒介,并反映文化的方方面面,词语的文化内涵就是典型的体现。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植物词汇。英汉语中很多植物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就英汉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从语义重合、语义错位以及语义空缺的角度解读这些词文化内涵的差异,并说明这些差异是由于中西方审美观、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为实现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在西方,苹果被誉为“水果之王”,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还对文化和艺术甚至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古希腊神话中,一只金苹果曾引发了雅典娜、阿佛罗狄忒和赫拉三大女神的纠纷和争执,并最终导致特洛伊战争的爆发。在基督教文化中,伊甸园中那棵善恶知识树(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变成了苹果树,男人的喉结也变成了“亚当的苹果”。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苹果远行北美并一路改良,逐步从少数人食用的“禁果”变成平民共享的“苹果”。  相似文献   

16.
王柳萍 《大众科技》2010,(12):174-175
从滕尼斯把"社区"一词引入社会学开始,对其存在的争议就未停止过。文章通过社区概念的发源,以及对西方学者就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形成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社区在我国的存在及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信息计量学的新进展:从Webometrics谈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东贤 《情报杂志》2002,21(10):5-6
通过对Webonetrics、Cybermetrics、Sitation等词的来源、概念及译法的讨论,透视出西方在信息计量学领域的现状及其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和比较英汉主要颜色词黑、白、红的联想语义与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此达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汉英语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通过对颜色词的分析和对比,找出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探究,这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英汉双语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和比较英汉主要颜色词黑、白、红的联想语义与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此达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