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元元 《广西教育》2014,(36):29-29
正8月1日,教育部对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番征求意见,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赞赏和支持,成为一大亮点。尽管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总体框架已经大致确定,其中体现出的目标细化、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无疑值得"点赞"。从形式上看,新修订的《守则》化繁为简,将原来的三个"规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变原来的70条为9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2004,(Z2)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两个《规范》也分别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珍爱生命、注意安全、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原有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上述守则、规范作…  相似文献   

4.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8):21-21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规范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新的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继发布于1981年、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影响了一代人。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均简称《守则》《规范》)合二为一。◎"终于不再像领导发言"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本次修订,舆论对此热情高涨。据统计,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原来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此发出了《通知》,要求新《守则》和新《规范》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遵照执行。那么,即将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作了哪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10.
看台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新“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已成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青年报》中外联手培养教育硕士从3月份开始,凡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通过公共英语六级或托福考试500分以上的在职人员,都可以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接受教育硕士的学习。该项目已获得了教育部和…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中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之友》2003,(3):59-59
已沿用21年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小学生守则》在下学期将废止,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启用,同时启用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上网”、“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成为其中新的内容。据悉,新的“守则”和“规范”已经下发到各区县,寒假开学将统一启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原来有“三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礼仪常规”。其中中小学生守则是原国家教委在1981年8月制订发布的,到现在已沿用了21年没变。北京市寒假前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继颁布和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改变德育现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令人忧虑的是,类似的"意见""纲要""大纲""规程""规范""行动计划""守则"是否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标。曾几何时,"德育是首位""德育是灵魂""德育是根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很多机构、部门、学校以及教育者个人从"德育原则、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并提出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德育新模式、新途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继颁布和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改变学校德育现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令人忧虑的是,类似的"意见""纲要""行动计划""守则"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标。客观地说,"德育是首位""德育是灵魂""德育是根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很多机构、部门、学校以及教育者个人从"德育原则、目标、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公布。北京市教委对已试行一年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考试不作弊、文明上网等内容被写入新的《守则》和《规范》。北京:文明上网、考试不作弊成学生行为规范$《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36条中明确提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 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从中同学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那么,学校和学生时上网是怎么看的呢? 最近,记者专门到部分学校作了一次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家教指南》2005,(1):34-34
北京市教委颁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等首次列入《规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