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余萍 《福建教育》2014,(5):44-46
精彩与高效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没有有效的备课,就不可能有精彩和高效的课堂。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而已。  相似文献   

2.
教案是教师精心备课下的产物,是教师上课的大纲和蓝本.备课、写教案是教学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往往也是教师们花费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重视程度最高的一环.写一个好的教案是上一堂好课的前提,这无疑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一堂课,能够按照教案预先精心编写的程序,不出差错,不出意外,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是教师最为感到满足的事情,也是当前评价一节课成败好与坏的基本条件.然而,教案有时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优秀教案可以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行为随意,教学低效;在课后翻看教师的教案时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空泛,教学过程罗列教学内容、知识点,缺乏师生活动设计,备课上课两张皮;在座谈交流中还了解到,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备课.由此看来,需要在教师的备课与编写教案环节加强引领.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备课,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主要环节.教案只是备课的基本构思,如果教师简单地认为教案就是一本知识集合,那么就失去了备课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重视备课,认真备课,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高效备课是十分重要且复杂的教学前奏。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一节课是否高效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还要摸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编写教案,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考虑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学校备课管理的误区浅析 1.以偏赅全,缺乏过程管理。备课是由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计划、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编制教案、教后反思等多个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一些学校将备课简单地理解为写教案。将备课管理等同于教案检查.教案中字写得端正、抄的量多的被认定为备课认真、到位,对备课的实效性却缺乏关注,备课中其他环节的了解和检查也少有作为。现实的教学生活中,不少教师将备课和教案的抄写扯成了两张皮。先上后抄,或者先抄后上。书面教案仅作敷衍搪塞、应付检查之用。备课,这种教学生活中最具创造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教案表达教师的创新思想,"教"字成功,需要"备"字先行。笔者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行为随意,教学低效;在课后翻看教师的教案时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空泛,教学过程罗列教学内容、知识点,缺乏师生活动设计,备课上课两张皮;在座谈交流中还了解到,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备课。由此看来,需要在教师的备课与编写教案环节加强引领。以创新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以"教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案问题的确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如果说教师教案不要写,肯定有一些教师会连同备课环节也取消了。二是如果说要写,着实也花时间与成本,如果每个教案都用详案,从教学三维目标开始,到最终的教学反思,七八个条目,没有五千字是拿不下来的。而在教案的检查上还有“字迹工整”这一项,如果是小学教师,通常一个主科加上两个副科,每天还有作业,不应付都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工程图是建筑师施工的蓝本,教案是教师上课的设计图。一节课怎么上,怎么才能更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环节,只有心中的教案变成纸上的教案或者电子教案才便于修改和完善。教案是为了课堂而写,为了学生而写,不是为了检查而写,也不是为了应付而写,所以教研组内的教案交流、集体备课会比专门的硬性检查教案更能有效提升教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增强教师撰写教案的技巧,加强教案对课堂的指导作用,提高教案的实用价值。对整个教案来说,教学目标是灵魂,对课堂教学有具体的指导作用。课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  相似文献   

10.
教案,也称备课笔记,顾名思义,它是教师为课堂教学预先写好的方案。在传统教学中,教案书写是备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管理,在备课检查环节,最主要的也是查教案。教案有  相似文献   

11.
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与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意义、教学进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教案既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衡量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2002年重庆发生了全国首例教案官司.  相似文献   

12.
教案是教师备课活动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记录。编写教案的过程,也就是把备课成果书面化的过程。目前教师的教案仍不尽如人意,其表现如下: 重形式,轻本质。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教法和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教案的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从时间流程上看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阶段。其中,课后反思是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反馈性思考,是完整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可以记录师生成长进程的精彩片断,记录课堂万千气象。它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表明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深刻体会到写好教学反思可以成就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一、备课≠备教案什么是备课 ,顾名思义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 ,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 ,项目填得齐全 ,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 ;如果谁没有写教案 ,那一旦发现 ,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 ,不仅要受批评 ,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 ,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误区!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 ,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 ,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  相似文献   

15.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教案的书写有一些环节,对此,学校、教师都较重视,即要求教案合乎规范。我认为在合乎规范的前提下,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突出个人的特色,并要有对不同课的针对性和侧重点,不要流于形式。在实践中证明备课中的问题设计及预评这两个环节相当重要,把它们落实在教案上也是很有必要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达到。  相似文献   

16.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学实施的方案。编写教案很辛苦,内容多,环节多,细节纷繁,工作量大。编写一份上乘的教案,费心,费神,费时,费力。据笔者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编写教案抱有不正确的态度。这表现在以下方面: 1.浮躁型。认为教师收入低,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不时产生跳槽、下海经商的躁动心理,教学态度马虎,不闻书香,不入书海,浮在表面,不愿坐下来潜心钻研,精心备课,甚至不写教案就去上课。  相似文献   

18.
备课、写教案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一堂课,能够按照教案预先精心编写的程序,不出差错,不出意外,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是教师最为感到满足的事情.然而,如果过于依照教案,过于拘泥于教案中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序,就会束缚教师手脚.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案中预先设计的任务,不顾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想感受,机械地按照教案中的程序和自己的思维方向实施教学,学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引导去思考,就可能使原本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失去生命力和活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石冬梅 《甘肃教育》2011,(23):62-62
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后,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长期以来,好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于是,教师们有的照抄名家教案,敷衍了事,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有的根本不重视备课,不熟悉文本,仅凭着经验与感性认识上课,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上完课才匆忙抄教案,应付检查。种种现象,致使备课这个重要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知道,教学的有效性来自备课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根基在于“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较为系统地讲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供同行学习、交流、评议,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教研过程。“说课”与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教师更内涵、更高层次的备课。从一般意义来说,备课主要指写教案,实际上,备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写教案仅是其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活动不可能在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教案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施的操作方案,重在确定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