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刘过是南宋中期“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作家,曾为推动豪放词风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他的词作有的表露了渴望恢复中原杀敌报国的愿望,有的赞颂了忠贞为国的抗金英豪,有的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语言爽朗明快,具有鼓舞力量。刘过不仅是一位重要词人,而且还是一位著名诗人。纵观他的《龙洲集》,不难发现刘  相似文献   

2.
词调改名由来已久。据中华书局本《全宋词》统计,宋代常用词调正名200多调,其中常用慢词90多调,其异名达220多调。这些常用慢词的改名,有的以词中字句为调名,有的以词中所咏之物为调名;有的词人擅长化用前人诗句作调名,有的词人则善于化用典故为调名。词调改名作为词学发展潮流的一个方面,承载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3.
清真调,即周邦彦词.周邦彦乃北宋一代名家,但古今对其词的评价,都大相径庭.自南宋直至近代,词学界对他评价一直都很高.把他说成“集大成”、“词中老杜”;解放以后.在五、六十年代,周邦彦及其词作却遭到空前的批判和否定.论者或斥之为统治者的“御用文人”,甚至有的论者认为周邦彦在词史上起过反动作用.从艺术形式上肯定清真词成就和作用者也不多见.八十年代以来,对周邦彦及其《清真词》的全面评价渐次展开、有的论者充分肯定了他在词史上  相似文献   

4.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俚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5.
晚唐的温庭筠在中国古代词的发展史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确立了词独立的文学地位,是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关键人物;他开启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奠定了词以婉约、柔媚为宗的美学特质;温词开辟了有别于传统诗境的词境,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蒋捷词的评价历来颇多分歧,有的将他归为辛派,有的认为他学姜夔。本文认为,蒋捷是艺术上成熟的词人,博采众师,独成一家。并从三个方面论析了其词独特的艺术品格:一、述写国破家亡,离愁别恨的述志词,淡语说愁,悲壮中寓恬淡;二、描写景物的词托物寓意,柔婉中多自然;三、抒情小词则清丽中有意趣  相似文献   

7.
姚莹 《文教资料》2012,(26):104-106
王安石词作较少且精品不多,但在北宋词史上却有特殊意义。他有意识地以诗为词,融诗入词,将原本只属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引入词的创作中,开拓了词境,打破了诗词的严格分界,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为苏轼的"以诗为词"提供了铺垫和准备。王安石是北宋初中期"以诗为词"、诗词合流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要参与人物。  相似文献   

8.
宋代士人对柳永的词是又爱又恨,爱他词句通明词律新,恨他俚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宋代大多数的士人对柳永的词都持有这种矛盾态度,恰恰说明了宋代词论的发展,其中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士人的这种品评之风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代词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从苏轼对柳永词的矛盾态度出发,论述宋代词论初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韦庄词中具有一定的诗的情思品位和审美质素.他的词最早抒发了士大夫的个人情怀,大量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呈现出一定的以诗为词或称词的诗化倾向,成为后世文人"以诗为词"的滥觞."以诗为词"的倾向,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增添了巨大的弹性和张力,在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韦庄正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启迪作用的杰出作家,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应该得到足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张惠言既是常州词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易学家。他的词学与易学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他以易论词,运用象理比附的原则阐释词所包含的儒家义理,探究词的微言大义,为词的阐释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对有清一代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苏轼对婉约词的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词创作上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开创了豪放一派,更重要的是为传统婉约词的雅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以诗为词,自觉地改革婉约词风,把婉约词从"艳科"的狭窄路径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为士大夫之词。他在词创作中积极引入多变的抒情风格,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境界与品位,最终完成了对婉约词的雅化。  相似文献   

12.
五代的冯正中,是一个在历史上和文学上都有一定地位的人物。南唐中主李璟时,他官至同平章事,居丞宰之高位,是南唐王朝的一个元老式人物。在文学创作中,他是五代词人中作品较多、成就颇高的一位词人;在词发展史上,他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按王国维的说法,“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他用自己的词作把词带离“艳科”樊笼,从内容到艺术表现方面都有重要演进,给宋初的晏殊、欧阳修等重要词人以深刻的影响。近代文学史家也都予以充分肯定,确认他在词史上的地位。但是这位重要词人的名字,却至今淆乱不清,有的作冯延已,有的作冯延己,还有作冯延已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在”是什么词?有的说是动词,有的说是介词,有的说是副词。究竟谁说的对呢?先不要忙着判定,请大家看下边的一组对话: “小明在家吗?”“他在睡觉呢,”小明的奶奶说,“你们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叫他。”  相似文献   

14.
苏轼创作的女性词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闺怨词、赠妓词、悼亡词与寄内词四大类型。在词的发展历史中,苏轼女性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女性词创作的传统,取得了新的超越和成就,其悼亡词和寄内词更是另辟蹊径,实践了他倡导的"以诗为词"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轼坚持“自是一家”的独特面目,大胆地“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品格,为词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词豪放、婉约互相借鉴、渗透,形成了豪放而不粗犷、婉约而不纤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俄语缩写词一般比较固定,但近年来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缩写词。这些新产生的缩写词有的与苏联国内出现一些新的企业、机关、学校和社会组织有关,有的与国际关系发展有关,也有的与一些国际组织的产生有关,甚致有的还与科学技术、新产品、新仪器等的出现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但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18.
苏轼以其风貌崭新的婉约词对传统婉约词风进行了大胆的析。他变传统婉约词的“以俗为美”为“以雅为美”,淡化、内化了以艳为美的婉约词风;他以诗为词,使词由类型化到个性化,给传统婉约词注入了活力和生产。苏词既继承了晚唐以来婉约词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又对其进行刷新,从而挽救了婉约词每况愈下的词风。  相似文献   

19.
一历代论东坡(苏轼,北宋著名文学艺术家)词,皆推崇他的豪放词风,公认他是上承范仲淹,下启辛弃疾的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我们说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并不是从豪放词作的数量上来说的,也不是说豪放词在他笔下已十全其美,登峰造极。而是说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有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以极大的勇气、魄力和创新精神,使自己雄豪俊爽的作品,屹立于纤巧轻靡之风盛行的词坛之上,开宗立派,“自是一家”;他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与文学发展的趋向,“以诗为词”,在整个词体上进行了大胆的再造,形成了词史上的一次解放与革新。文学史上,历来将词分为传统的婉约与“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两大派。但这仅是粗线条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论及苏轼,历来被公推为词人中的领袖。其“以诗为词”的创举,打破了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极大地拓宽了词的意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为词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以他渊博的才学、旷达的胸怀和豪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