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薇和杨骚的创作个性呈露出明显的性别倾向性:白薇倾重女性作家感性的抒发,而杨骚则侧重男性作家理性的探索.白薇的剧作为二三十年代剧坛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情绪化"的诗剧或话剧模式;而杨骚的剧作则提供了一种富有韵味的戏剧的"诗化"体式.  相似文献   

2.
白薇和杨骚剧作人物塑造的性别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薇和杨骚是20年代中国话剧界迅猛崛起的两颗新星.在他们的剧作中,主体的性别意识流灌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全过程.他们的笔下,戏剧人物的典型化让位于性别人物的心态化.本文从性别的角度阐释两个作家在人物塑造上的不同特点,总结其中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与历史教训,以期为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鉴戒.  相似文献   

3.
杨西北撰写的《流云奔水话杨骚一杨骚纪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一个诗人与战士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对杨骚的内心感情有令人感动的开掘、理解与描摹。杨骚与白薇关系,虽然是一幕爱情的悲剧,但他们在一起时,在学创作上相互影响,译丰富,引人瞩目,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学遗产。  相似文献   

4.
杨西北撰写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一个诗人与战士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对杨骚的内心感情有令人感动的开掘、理解与描摹。杨骚与白薇关系,虽然是一幕爱情的悲剧,但他们在一起时,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著译丰富,引人瞩目,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5.
《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为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亲情思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纪传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杨骚的情感历程为主线串起本书,直面杨骚与凌琴如、白薇的感情纠葛,不粉饰,不做作,显示了他忠于历史的科学态度。作者以深邃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功力,真实地展示了杨骚宽容的性格和感情逻辑,展现了他崇高人性的闪光。书中对中国现代一些作家、学者、文化人的音容笑貌都有准确翔实的描述,该书不仅是一本杨骚传记,其学术价值还在于为读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全书文字自然、流畅、生动,许多地方的描写与叙述充满激情,有诗情画意,在传记著作中不多见。  相似文献   

6.
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他致力于诗歌、戏剧、散、杂等方面的学创作,作品颇丰。但由于他一生的经历较坎坷较特殊:两次远离时代历史中心,曾与鲁迅密切交往突然中断,与白薇的关系受人瞩目,以及杨骚研究的长期滞后等,多少影响了1957年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现代学史对他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7.
杨西北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运用纪传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传主、叙述人的心理距离。作者对事实记述的审慎,显示了史家的公正,使杨骚与白薇的爱情悲剧更接近事实真相,使杨骚与鲁迅交往由于“误会”而中止的说法比较可信,令人赞赏和首肯。用“流云奔水”来形容本书整体风格与读者的审美感受,颇为贴切。书中小标题有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8.
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他致力于诗歌、戏剧、散文、杂文等方面的文学创作,作品颇丰。但由于他一生的经历较坎坷较特殊:两次远离时代历史中心,曾与鲁迅密切交往突然中断,与白薇的关系受人瞩目,以及杨骚研究的长期滞后等,多少影响了1957年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现代文学史对他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9.
左翼作家杨骚的浪漫剧多借助想象寄寓理想,或通过浪漫题材现实化摆脱转型时代的忧郁症。作为左翼作家联盟早期会员,他还创作了一批写实剧。杨骚剧作体现出现代特色的生命意识、抗争精神和自由意志,同时呈现出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和一种浓郁的怀乡主旨。  相似文献   

10.
杨西北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运用纪传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传主、叙述人的心理距离。作者对事实记述的审慎,显示了史家的公正,使杨骚与白薇的爱情悲剧更接近事实真相,使杨骚与鲁迅交往由于“误会”而中止的说法比较可信,令人赞赏和首肯。用“流云奔水”来形容本书整体风格与读者的审美感受,颇为贴切。书中小标题有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本以《闯王进京》、《闯王旗》、《甲申祭》三个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历史剧为例,分析了现代戏曲历史剧在艺术追求和审美倾向上的发展轨迹,并以《甲申祭》为个案着重讨论了当前历史剧对历史人物隐蔽的心灵空间进行探寻的人观照倾向,以及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这一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期,新的西方流派和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拓展一片新的空间。闽籍作家杨骚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话剧创作的一员,他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充满了唯美主义色彩,使他的剧作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魅力,也扩大了中国文学艺术家的视野,活跃了艺术思想,蕴含着各种文学因素和各种艺术观点的碰撞、交流和渗透,推动了"五四"个性文学的发展,加大了中国与外国文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韩家庭剧的空间表现不同,韩国家庭剧表现的空间主要是城市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大家庭的魅力;而中国家庭剧的表现空间以家庭为中心,向外多维延展,包括广阔的社会场景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表现空间的不同暗含着中韩家庭剧不同的审美追求与文化意蕴,韩国家庭剧执着于日常生活审美,彰显儒家伦理的现代生命之华,并潜隐一定的性别倾向性;而中国家庭剧追求审美的多元化,但同时凸显比较强的社会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白和王维的乐府歌诗音乐一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特征,如题材相似、音乐种类丰富、音乐基本形态大致相同等等。但在不同的人生经历、气质性格及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李王二人的歌诗音乐呈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及审美特征,如李白的乐府歌诗音乐以北乐为主,音域宽广跌宕,节奏、旋法形态多变,具有飘逸洒脱、热情豪爽、意蕴醇厚的整体审美特征,而王维的大部分歌诗的音调结构与旋法复合了北方与南方的音乐特点,并有机融合成一种新的旋律风格,形成了气疏韵长、清雅简淡、意境深远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和象征。魏晋风度具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审美发现、“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叛逆精神和超越世俗的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等文化意蕴,对中国美学、思想史和中国人文精神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主张"美刺"的诗学观,但在《长恨歌》中这一诗学原则与诗人情感发生了悖谬,表现为《长恨歌》中诗人情感的位移。诗开头诗人对玄宗溺女色荒朝政深感痛心;但描述杨妃之死却表现出辩证的历史感,既觉咎由自取,也深感历史无情;而后描写玄宗缅怀杨妃更是充满同情,方士招魂一段通过杨妃对玄宗情感的呼应而深化了这一爱情悲剧。诗人情感的位移又是与情感的纯化相伴随的,通过情感变异和选择性叙事等策略而加强了情感浓度。  相似文献   

19.
泰山羊氏家族为魏晋时期高门。主要人物是羊祜、羊忱和羊欣。主要贡献除了除作方面,更重要还在于羊欣的书学理论文章《采古来能书人名》提出的美学思想,其文中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即开启书法品评之风。总之,羊氏家族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方面对当时乃至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