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墓石刻乐舞伎演示内容初探秦方瑜座落在成都城西三洞桥附近的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墓内珍贵文物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王建墓于1942年发掘,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后迄至今日...  相似文献   

2.
羯鼓漫谈     
在我国绚丽多姿的民族乐器花园中,有一种乐器极盛于唐代之后便逐渐湮没,这就是羯鼓。不过,今天人们还是能从敦煌壁画或五代前蜀高祖王建(907-918年在位)墓中的浮雕一睹羯鼓的风采,但想要亲耳聆听它美妙动人的声音,恐怕是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3.
羯鼓漫淡     
在我国绚丽多姿的民族乐器花园中,有一种乐器极盛于唐代之后便逐渐湮没,这就是羯鼓.不过,今天人们还是能从敦煌壁画或五代前蜀高祖王建(907-918年在位)墓中的浮雕一睹羯鼓的风采,但想要亲耳聆听它美妙动人的声音,恐怕是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4.
说起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是埃及的金字塔。但实际并非如此,在日本也有金字塔那么大的陵墓,有的甚至比金字塔还大。在大阪府■市附近的应神、仁德和履仲三位天皇的陵墓,其规模就是非常宏大的。其中仁德陵长达四百八十六米,正面宽三百零五米,高三十二米,后面圆形部分的直径是二百四十五米,总面积约为一百五十三万四千米。并且,环绕陵墓的周围有贮满水的三道濠沟。以仁德陵的面积和容积而言,它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它比金字塔和据说是中国最大的秦始皇陵都要大。有人计算,单是为了掘地培土总共动  相似文献   

5.
1984年,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前蜀王建墓维修保护中,有很多考古新发现:一、在王建墓周围发现大量墓葬,出土文物多件;二、发现规模宏大的王建墓外部建筑遗址及大量建墓材料;三、通过航拍,对王建墓周边环境及历史演变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发现,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王纯五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正一道")是东汉后期在巴蜀土生土长的宗教,经过道教创始人张陵及其孙张鲁等人的传道弘教,发展成为中国道教初创期的主干。《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鲁字公棋。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  相似文献   

7.
民间关羽崇拜心理□李群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员蜀将。字云长,约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河东解县人(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一生追随刘备,鼎扶汉室,神威勇武,旌表忠义,南征北战,死而后已。被视为忠义的楷模,神勇的化身,仁义君子,而受到历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教义时代的殿军──圭峰宗密述评向世山中国佛教的历史过程,概略地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佛教传入到中晚唐;二是从晚唐五代到明清。其间的分水岭是会昌法难(841-845)。前段属于佛教传入、译经和创宗立派的时期,可以称作教义的时代;后段以追...  相似文献   

9.
《王建墓之谜》简评丁柏传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其间政权林立,更替频仍,头绪繁多,致使读史者和研究者都视为畏途。因此,对五代十国的研究一直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关的研究专著颇为鲜见。在这不多的关于五代十国的研究专...  相似文献   

10.
论前后蜀文化的发展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承唐启宋的历史时期。处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在承唐启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此全国战乱分裂之际,前、后蜀文化保存了唐代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文明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由于前、后蜀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提倡,前后蜀文化在唐朝奠定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前后蜀文化的发展不仅代表了五代文化发展的水准与高度,而且对于宋初的文化重建工作及其宋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在某些文化领域(如民俗文化)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1.
栾贵明教授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有被酷爱大典、尊崇大典、熟读大典的嘉靖皇帝,带入水陵陪葬的可能性。有的专家则认为皇帝入葬之物,皆由礼官拟具清单,不可能将如此浩大的大典列人陪葬器物。我在2O多年前曾经因郭沫若先生要求发掘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写报告时对帝王陪葬器物做过一些查考。按照帝王本人的爱好,陪葬图书是有先例的。如唐太宗昭陵,据史料记载,因山凿石为玄宫,从挺道至墓室深七十五丈(约二三百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墓内豪华如同人间一样,并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殉藏物品。这些情况,从五代时…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夏秋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考古人员,对赤峰市敖汉旗境内的一批距今1000年的辽代(公元907-1125)古墓进行抢救发掘时,在一座大型古墓中,发现并揭取了州余平方米的大幅壁画。这幅壁画共绘有44人,在墓主人享实的图画中,令人惊喜地发现了我国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在这幅绘制精美的壁画上,墓主人倚坐在半浮雕的木椅上,在他面前摆有供案,并有侍从恭敬侍候。在供案上,陈放着两大盘水果,一盘里是三个西瓜,瓜皮碧绿,其状呈长圆形,另一盘里摆放有石榴、桃子、杏等五种水果。考古学家和园艺史研究者对这幅壁画予以…  相似文献   

13.
道教主神的演化田兆元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地位本应同佛教的释迦牟尼相同,可两人的命运很不一样。当佛陀在一片婆罗林中涅后,凡人的释迦不久便被神化。张陵创五斗米道.在当时就被统治者骂为贼了。《后汉书·刘焉传》):"初,祖父(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  相似文献   

14.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她还是“海匕丝绸之路”的起锚港口,在对外交流的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负。泉州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和丰满多彩的动态文化。所谓静态文化,指泉州三寺(清净寺、开元寺、天后宫),二桥(安平桥、洛阳桥),二墓(圣墓、郑成功陵墓),一城(崇武古城),一窑(德化屈斗宫古瓷窑),一像(老君造像),一山(丰州九日山)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谓动态文化,指戏剧方面泉州拥有南音、悬丝傀儡、南派布袋傀儡、梨园戏、打城或、高甲戏、…  相似文献   

15.
乾陵怀古     
出陕西乾县城向北约6公里处的梁山,耸立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此即唐乾陵。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乾陵,是唐代18帝王中唯一未被盗掘的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陵墓,也是世界罕见的帝王合葬陵。  相似文献   

16.
皇帝的陵号     
李文君 《寻根》2010,(4):85-90
上古帝王的坟墓,地面上一般没有标识物,不封不树,所以叫墓。坟者,聚土使高也。春秋以后,开始出现封土墓,这就是坟。帝王的坟墓,因封土高大,遂改称为“丘”,如吴王阖闾墓称“虎丘”,楚昭王墓称“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灵丘”。自战国开始,又有把帝王坟墓称为陵的说法。陵,本意是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成语有“陵谷之变”,即用此意。后来因帝王坟墓的封土越堆越高,望之如山,因此,陵成了有高大坟冢的帝王墓葬的专称。  相似文献   

17.
1972年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考古发掘证明,马王堆是西汉早期长沙国丞相、 侯利苍家族的墓地。2号墓是利苍本人的墓(公元前186年),1号墓是利苍妻子的墓(公元前168年以后数年),这在学术界已得到一致认同。但是对于马王堆3号墓(公元前168年)的墓主是谁,存在很大分歧。一说是第二代 侯利 的墓,另一说是利 兄弟的墓,已争论十余年。最初《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中提出马王堆3号墓的坟“是利 的兄弟”①;《马王堆汉墓》的作者也认为:“三号墓…  相似文献   

18.
圣城凯鲁万     
凯鲁万清真寺、隐士基众多,每一个寺,每一个墓都有着一段传说,一段神奇。位于凯鲁万城西北隅的阿布&;#183;扎玛陵就是这神奇中的一个。这座建筑看上去像座清真寺,屋顶上两个巨大穹窿高高凸起,洁白似玉雕。人们习惯称之为“三根胡须清真寺”。实际上达是一座清真寺与陵墓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建筑群。它的兴建,有着一段十分动人的神奇故事。据说,阿布&;#183;扎玛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弟子,  相似文献   

19.
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涝背沙洲取土护赣江堤时发现了一座商代大墓,后经考古工作者进行科学发掘和清理。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新干,位居赣江中游:程家涝背沙洲位于新干县城北12公里处的南(昌)赣(州)公路东侧,西临赣江仅1000米左右。据乡民回忆,这里原先是一椭圆形封土堆,大体东西径约40余米,南北径约20余米,高出地面约3-4米不等。由于历年取土护堤,地貌变化较大,封上沙堆已基本夷为平地。这一带,祖祖辈辈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不知是哪朝哪代,几个富商巨贾或高官显宦择家葬此,同时陪葬了九缸十八…  相似文献   

20.
一、《旧五代史》的多舛命运 记载五代史事的两部史书,都是北宋时期的著作。《旧五代史》由薛居正主持编修,编成于北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历时仅一年半。参与修史的一批史官水平并不高,能如此迅捷完成此书,关键是充分利用五代实録以改写成书。五代虽称乱世,但日常运作的文官体制尚相对稳定,史书编纂也始终没有中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