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就此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各方面联动支持。女大学生也应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8,(2):100-104
大学生们尤其是女大学生们,面临着当前岗位少、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社会经济层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该文结合某高校实例,调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地区高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除受传统的性别歧视、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社会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自我认同、能力、职业价值观、智能结构等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社会应当为女大学生就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女大学生应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等问题形成了女性就业困境,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动员社会、法律、高校等层面力量,建立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更希望女大学生挖掘自身优势,提升就业力,摆正心态,直面竞争。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等问题形成了女性就业困境,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动员社会、法律、高校等层面力量,建立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更希望女大学生挖掘自身优势,提升就业力,摆正心态,直面竞争。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其群体特征及显性的发展态势更加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面窄、质量低、成本高等现状入手,查找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严峻背景、保障体制不健全、遭受性别歧视等客观因素及女大学生自身竞争力弱、非理性的就业偏向、不良就业心理等主观因素,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探索中提出了降低成本负担、优化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自身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戚钧科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78-180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来自大学生对自身条件认识不足的因素,也有来自高校及就业市场准备不足的因素。只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认识,加强政府对就业市场的调控,改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管理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自视过高而自信不足,缺乏竞争意识与创业魄力等都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瓶颈,除了社会对性别角色长期定位及就业环境对女性欠缺公平因素影响外,女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作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更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增强自信,树立职业发展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文章从社会、企业、家庭、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