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一八四六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自18世纪创立以来,一直为世界各国平衡生产力与人口增长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导向。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的社会存在,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手,认为社会生产有两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的对立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去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才能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仅要求物质资料生产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要求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有计划地进行,以实现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平衡。在人口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不平衡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就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只有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发展。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以及关于两个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六年合写的《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4.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两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两种生产的发展史,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但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人口生产,人口生产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直接统一于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双方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但是,人口自身的生产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或阻碍物质资料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人类自身的生产又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基石。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分强调人作为生产者创造力的无限性,而对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估计不够。对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人口理论的误读,使新中国政府对当时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的学说应当是“三种生产”论,即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理论,与此相适应,存在着“三种文化” 论,即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各自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政府不论是制定和实行鼓励人口增殖政策,还是制定和实行控制人口增长政策,在制定人口政策方面,依据几乎都是共同的,即都是根据本国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民族利益、军事利益、生存空间等情况来考虑的。只是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一,侧重面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群体自身的繁衍和物质资料生产一样,也是一种生产,即人口生产;这两种生产共同构成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恩格斯把人类自身的人口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看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理论,阐述了我国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现实情况,认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三种文化”(人口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论点。人类社会从事“三大生产”的历史,同时也是创造“三大文化”的历史。无论从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还是从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看,构建“三种生产”和“三种文化”的网络系统,都是学界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炼良 《考试周刊》2011,(25):38-39
处理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这两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这个基础,但是人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固然不能直接影响社会制度,它却对生产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口——教育——就业——生产力这条经济链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在经济链良性循环中的意义。自从人类社会诞生起,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同时存在,关系密切。无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无法生存,无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无法繁衍。两种生产互为前提、互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看作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而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中的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都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精神生产只作了一些纲领性、原则性的研究与论述,没有留下专门的理论著作,这就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4.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提出,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反动性和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一理论中关于应当把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考虑,注意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强调这两种生产的增长要平衡以及对人口生产的“道德抑制”的思想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的生产”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前者是生产的客体,后者是生产的主体,两者相互生成,共同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排斥人类自身生产的历史作用,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历史是人类自身的历史。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人类自身生产的有关论述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把人类自身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起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在(唯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包括“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提出过一种探讨人口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理论,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物质生产是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而减少人口使之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饥荒、瘟疫、繁重劳动、战争等,并主张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马尔萨斯虽然认识到人口与物质生产应该相互适应,但他没有看到使人口和物质生产之间相互适应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真正发生关系的开始,人们生产什么和怎么样生产都会对自然界造成相应的影响。但当前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生产不正义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源上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是揭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秘钥。因此,我们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从生产正义视角出发寻求缓和及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始终贯穿了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以及指导思想的三次变化。三个阶段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继承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分别是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政策的指导思想分别实现了从"两种生产理论"再到"两种发展理论"到"以人为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三种生产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论述了三种生产的目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条件;阐明了三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三种生产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论述了三种生产的目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条件;阐明了三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