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播述评《洋种子,中国效益农业的焦虑》(以下简称“洋种子”),在2001年度的优秀作品评奖中,被评为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飘萍奖最佳评论奖。回顾作品的创作过程,感受与思考一齐涌来。去年7、8、9三个月,我们一直奔波在嘉兴等地,为的是采写《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一稿。1998年金秋10月,江泽民总书记到江浙沪地区考察农业,他在嘉兴提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年过去了,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怎么样了,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得怎么样,这一直是我们所牵挂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新华社建社六十周年前夕视察新华社时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这也是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两点希望。笔者在本刊前几期连续登出的《“养兵千日”建“三库”》一文,谈过有关学习的问题,现在来说说深入的问题。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巨著《论衡·别通》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话告示人们,要擒到“蛟龙”,就要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通讯员)采访要抓住“活鱼”、“大鱼”和“蛟龙”’也必须深入下去,才能写出质量高又打得响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方是世界ERP的巨头,另一方是中国ERP市场的新贵,在产品上他们是竞争对手,但他们又是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他们还是合作伙伴的关系。2003年11月28日,这两家既竞争又合作的公司——SAP与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CMS)再一次走到一起,DCMS推出基于MySAP all-  相似文献   

4.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本刊评论员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这是一个适应现实需要,符合历史要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际操作性的重要文件,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闻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必须从‘开始就抓紧抓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就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我国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在新华社建社60周年前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李瑞环先后莅临新华社视察工作或参加纪念活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万里、李铁映、邹家华、朱镕基、薄一波、温家宝、胡乔木、荣毅仁、陈俊生、王任重等领导同志也莅临新华社视察工作或参加纪念活动。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新华社的工作,总结了新华社和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提出了历史新时期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只要遵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一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华社的工作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新华社在新时期一定能够为党和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党中央对新华社也是对全国新闻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其它,深入采访、认真挖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采访《勇于同命运抗争的人》这篇录音通讯时,体会很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入实际,寻找事物发展的根源和条件 去年,我们下乡采访在和群众闲聊时,其中有一个人谈到“命运”二字。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  相似文献   

9.
从设立中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到为中国影视学术界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坚持举办大学生电影节到出版理论著作数十种、获得研究经费一千五百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畏艰辛,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即深人采访,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因为,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离开了深入采访,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宋朝诗人、大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用后两句,可以说:基层和群众才是新闻的真正“源头”.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大家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同广大人…  相似文献   

11.
立方 《北京档案》2004,(12):5-5
本刊讯 12月1日,北京市档案馆接连迎来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记者的两拨采访,他们均是受新闻媒体报道市人大视察北京市档案工作的影响,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和深入报道.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罗运鹤接受了两家媒体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论深入     
年初,人民日报推出一组五篇东西南北中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原因之一,是作者下去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采访。 现在人家都在思考和摸索如何加强报道的力度。这里涉及一个衡量力度的标准。我看最重要的要看稿件是否深刻地体现了党和政府正确的指导方针,及时地抓住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矛盾,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准确地表达了群众的  相似文献   

13.
一、声势强劲 保持力度 《“三个代表”在基层》系列报道自2002年5月19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截至6月底,共播出62集。 中央电视台从新闻中心的新闻采访部和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4.
贵在深入     
贵在深入易水寒人民日报6月22日一版头条刊登该报驻山西青年记者安洋采写的通讯《路》,是一篇精彩之作。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这样评价:《路》写得很好,可以说是感人肺腑。“七一”前夕推出这样一篇通讯,是对党的生日的献礼,为人民日报增色不少。副总编辑张云声说...  相似文献   

15.
贵在深入     
反映东北三省卫生改革情况的一组三篇报道:(《“死水”化“激流”的启迪》、《白衣上的“污迹”透视》、《“规矩”与“方圆”的思考》(见1月5日、7日、9日“新华社新闻稿》),在内容上先是谈改革给我国医院注入活力,再是谈目前医院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讲到完善医院改革必须采取的措施。纵观这三篇采访札记,不难看出记者采访作风十分深入,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调查材料严密周全。目前在我们社会里有这么一种情况,记者要给他歌功颂德,他会热情接待;如果你要反映了解他的问题,他便冷眼相待,处处刁难。据这组报道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闻工作的作风,主要该抓什么? 实践告诉我们,以记者工作而论,关键是要沉下去,着重克服“浮在上面”的轻飘作风。 一 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活说明,要擒“蛟龙”,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要抓住“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必须沉到现实生活的“深水”中去。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城县郑集镇农民通讯员张贺军同志,热爱新闻写作,四年多来,他刻苦地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积极为党报、刊、台写稿1000余件,用稿700多篇,为推动该镇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奉献,连  相似文献   

18.
有人居然如此评论,说是眼下三百六十行里,最好干的一行当数记者或者编辑。理由十分简单,亲眼所见有记者还是编辑,不过是到会上逛一逛,要材料翻一翻,拿出笔勾一勾,用浆糊贴一贴,最多加上几句“某某指出”、“某某强调”、“某某认为”、“某某要求”,“某某号召”之类,即大功告成,报上登载出来,文前或者文后还能署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好不光彩!如此比母鸡下蛋还轻松省心、名利双收的美差,真叫人羡煞……这显然偏激得出奇了,如同天方夜谭。对于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十分不恭,而且极其不公。倘若我们报上发表的都是此类货色,想必报社大门早就关了;如果记者、编辑出手的全系这种东西.恐怕饭碗全都砸了。但是,静下心来翻阅一下我们的报章,包括企业报刊和工人报刊,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有的版面、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初,江泽民总书记在新华社成立60周年前夕到新华社表示祝贺,挥笔题词:“努力学习,深入实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并在讲话中向大家提出了两点希望: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总书记的这些话,不仅是对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党中央对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大家知道,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等,都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主要运用新闻传播手段,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发挥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就是说,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