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水稻基因组联合研究机构3月28日在因特网上公布了对水稻第一条染色体碱基测序的结果,这条染色体上存在着决定水稻的秆高和结实方式的基因。 这一研究成果是由日本和韩国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根据测序结果,水稻共有12条染色体、4.3亿个碱基对,其中第一条、也是最大的一条染色体由4600万个碱基对构成,上面有大约7000个基因;如果其它染色体上也有相同数目的基因,那么水稻的基因总数有可能在8万个左右,这将大大超过原先推测的3到4万个; 国际水稻基因组联合研究机构是由日本、中国、韩国和美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实体。不久前瑞士一家企业宣布已经解析出水稻的大约99.5%的碱基序列,结果促使这个国际研究机构加快了研究步伐,把原定于2008年完成的绘制水稻基因图谱的计划提前到今年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2.
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是生物体的一种很重要的进化力,本讨论了维持DNA复制高民实性的四个方面:(1)DNA聚合酶的选择作用;(2)DNA聚合酶的校正作用;(3)RNA引物的合成与切除是提高DNA复制准确性的重要因素;(4)DNA复制后错配碱基的修正,同时也指出了影响DNA复制忠实性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1问题涉及"基因突变"概念的相关题目,很多学生做题时结合人教版教科书"基因突变的实例"的"思考与讨论"的图解:碱基对改变→mRNA中密码子改变→氨基酸改变→蛋白质改变,认为碱基对改变都引起蛋白质(性状)改变,因为上述教材有这样的叙述:"若编码蛋白质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是否也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因而,学生在对相应题目做答时,出错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研究 ]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综合东方网 2 0 0 1年 2月 12、13及 14日消息 ,继去年 6月 2 6日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后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美、英、日、法、德科学家于2 0 0 1年 2月 12日共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测定与分析揭示 :人类基因组约由 32亿个碱基对组成 ,包含约 3万到 4万个基因。基因数量只是酵母菌的 4倍、果蝇的 2倍 ,比线虫只多一万多个基因 ,远少于原先的多于 10万个基因的估计。从公布的结果看 ,这第一个被精确测定的脊椎动物基因组图谱给出了以下几方面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第一 ,…  相似文献   

5.
小资料     
四种碱基对可排列成64种氨基酸一个核酸称为一个碱基对。A、T、C和G四种核酸的具体排列,组成了薛定谔的基因密码。一个基因可能由上千个碱基对组成,每个基因则通过生成一个RNA模板实现复制。RNA包括制造单个蛋白质分子所需要的密码。更准确一点说,三个碱基对组成一种氨基酸,再由它们组成蛋白质。四种碱基对共可排列成64种氨基酸。由于这个数字远远大于自然界中实际发现的数量,所以同一氨基酸可能有一个以上的遗传密码。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些蛋白质组成的。但…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组工程(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和其他生物基因组工程重要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4个单倍染色体DNA30亿对碱基和其他生物基因组DNA碱基序列。人类目前具有强大的测序能力,然而由于没有可供大规模测序和排序用的高分辨物理图,排序受阻与基因组内广泛存在的重复序列及许多不易克隆的DNA位点。  相似文献   

7.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很多教辅书对基因突变时间和原因的总结为:基因突变是由于间期DNA复制出错引起的。所以学生会认为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发生的,这样的认识是否准确呢?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这样,一条链的碱基限制着另一条链的碱基,碱基不能随意改变。  相似文献   

8.
2001年生物科学技术的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 ,人类的未来越来越紧密地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相联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将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工具 ,它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通过对生命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能够揭示生命的本质 ,改造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从而为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制药、环境等领域提供可生产的资源。2 0 0 1年 2月 1 2日 ,世界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由 31 .6 4 7亿个碱基对组成 ,共有 3万~ 3.5万个基因 ,基因数量远小于原先 1 0万个的估计。科学家还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整个基因组的 2 %。2…  相似文献   

9.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DNA分子形成碱基对时,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如下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因 基因是 DN 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片段 .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反映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 ,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组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 ,大约有 10万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 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 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 ,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此计划于19 90年正式启动 ,现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1.
在DSD-PBEP86/def2-TZVPP水平上研究了人工碱基对的结构、能量、红外光谱特性,并借助原子理论(AIM)、非共价相互作用(NCI)和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所有碱基对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氢键,氢键的供体类型有氨基、亚氨基,氢键的受体类型为氧原子和氮原子。最强的氢键是碱基对S-B中的N2-HS…OB和dS-B中的N1-HdS…OB。研究发现人工碱基对与自然碱基对的相互作用性质相似。通过能量分析发现人工碱基对的稳定性比自然碱基对的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于1990年,目的是识别人类DNA中所有基因并测定组成DNA的碱基对的序列,人类的基因总数约为4万个,而碱基对约为30亿个。要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将来研究所用。这被一些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计划。按照既定的时间表,估计会在今年3月完全破解出人类的遗传密码。这是一个多国参与的科技项目,有专门的机构“人类基因组组织”负责协调。我国在1993年启动了相关研究项目,并成立了南北两个研究中心。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我国是六个承担任务国…  相似文献   

13.
科技简讯     
“牛基因组工程即将启动预算为5000万美元的“牛基因组工程,已原则上获得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批准,这一计划将使美国基因组测序名册上再添新丁。据该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新闻公报称,牛基因组测序工作将主要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医学院及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研究人员承担,预计三年完成。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已同意为这项计划提供2500万美元资金,而得克萨斯州州长也表示,该州愿出资1000万美元。“牛基因组工程有望今年9月正式启动。牛的基因组据估计由大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用计算机模拟生命现象现在常听到“基因组”这一词,实际上它是基因和染色体组合而成的一个词。其实它是捕捉带有DNA信息功能的综合网,也就是反映DNA信息的总体。目前日本文部省正在实施“人体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体的基因组机理。DNA的序列(30亿碱基对...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中最后一些碱基序列的绘制工作将于今年4月完成,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呢?这个老话题日前再次被提出。前不久,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代表在其总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召开了一次专家云集的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今年2月底,NHGRI发布实施了一项最新的基因组计划“DNA元件百科全书,简称EN-CODE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定位和识别所有基因组元件,包括编码蛋白基因、非编码基因以及一项新的基因组计划目的在于搞清数百万DNA碱基序列的机能。如图所示的是某一基因的碱基序列。调节基因表达的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实施,生命科学已大踏步地进入了基因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生物分子数据的产生。生物分子数据的增长速度极快,DNA碱基数目呈指数方式增加,大约每14个月增加一倍,这一速度已超过了半导体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的“摩尔定律”。1999年12月国际核酸数据库GenBank中的DNA碱基数目只有30亿,它们来自47000种生物,2000年4月DNA碱基数目已达60亿,2001年初这一数目已达110亿,目前已超过1000亿,各种生物的EST序列已达1600多万条,其中人类的EST(表达序列标签)序列已超过300万条,估计覆盖人类基因90%以上;单基因的数目约达9万个以上。自全长1.8Mb的嗜血流感杆菌基因组序列于1995年发表以来,已有包括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等在内的300多个模式生物的完整基因组被测序完成,还有很多生物的基因组也在测试当中。分子数据仍将继续快速增长。这些生物分子数据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背后隐藏着人类目前尚不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揭示这些数据的内涵,从而得到对人类有用的信息,是生物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研究目的。生物信息学就是为迎接这种挑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由生物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相互交叉所形成的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教科书或不少教学参考资料中都有如下表述:由n个碱基对构成的DNA最多有4n种,翻阅有关教材也有类似表述,但这种计算存在着误解,先从一道高考题谈起。【题目】(2011·上海高考题)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动物75%是昆虫,而昆虫中最大的群体就是甲虫,大约有40万种。由14个国家的64个科研小组联合完成的首个甲虫基因组的测序结果表明,甲虫基因组包括大约2亿个核苷酸,基因数量约为1.6万个。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甲虫和保护甲虫。  相似文献   

19.
知识卡片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 ,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破译人类遗传信息 ,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 1990年正式启动 ,这一价值 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 ,为 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 ,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 ,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 ,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这样虽然很慢 ,但非常精确。自 1999年 9月开始 ,我国也加入这一研究计划 ,…  相似文献   

20.
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已圆满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独立完成的最大的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为人类最终揭开水稻遗传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测序图的完成,使我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贡献率达到10%,标志着我国对世界生命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精确测序的粳稻第四号染色体,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只剩下7个小的空洞,测序碱基序列的精确度为99.99%,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研究人员称,这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