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本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帮助学生发展较全面而准确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一些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有关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科学探究法和科学史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应用以下方式:利用科学故事;利用科学史中的科学失误;利用科学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改变科学史的教学方式、创新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和优化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方式,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俞丽萍 《生物学教学》2009,34(10):16-18
科学本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史,阐明了科学本质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4.
简单地说,科学观就是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科学价值的总的根本看法。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既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探讨的理论课题,也是当前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石。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外科学本质教育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一般认为,科学本质涉及"科学知识的本质"与"科学探究的本质".科学本质观决定了科学本质教育的内容与学习范畴.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是多样的,主要有科学对话模式和HPS教学模式.通过正确处理科学本质与科学探究的关系、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关系、设计融入科学本质的课程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当前,部分生物教师科学本质观念不足,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设计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教学设计体现了将生物科学史融入教学的理念,但均未能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本质观。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应用HPS教学模式展现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本质观的设计方法,以期为一线生物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科学本质可以从"科学是探究"、"科学有自身的价值观体系"、"科学是建构性的知识"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诠释。科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开展探究教学、融合科学史、渗透STS等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进行有效的科学本质教育,教师要树立现代科学本质观,要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活动自然地融合于科学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本质的过程中要注意渐进性。  相似文献   

8.
林建春 《教育评论》2014,(4):120-122
"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是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本文简略介绍科学本质观的内涵,例举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中隐含的科学本质观素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浙江省6个地区10个县市197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比较落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重视。我们认为,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育,加强STS 教育和对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热点的关注,可有效地推动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首先阐述了科学史的作用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包括满足高素质人才要求、工程师教育的要求和科技创新的多层次性要求;最后对如何利用科学课程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HPS教育是融合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三者教育的简称。HPS能够很好地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科学本质”的教育正是国际教育界关注的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HPS强调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视域下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对科学本质的学习,将HPS融入课程的教学,就形成了“HPS教学模式”,通过发现科学现象,再进行科学现象的演化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教育中进行科学史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领悟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教育中进行科学史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领悟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是向学生解释科学本质的良好材料,以DNA结构探索科学史为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史素材,将基本概念及理论与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工作特点有机联系起来,建立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科学史教学过程,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科学过程的真实面貌,进行科学本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史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科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和本质,增进学生对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可通过四种途径实现:教育理念上的倡导、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教材中的体现、教学中的融入。着重以力学发展史为例来谈一下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价值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认识论中对科学知识来源的不同回答为线索,阐述了科学课程观的演进,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科学教育改革中,重建科学课程观的意义,认为科学课程能体现科学的融合性,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养成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了解科学史,转变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科学教师对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方面的认识偏向于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缘此,在初中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中要增设HPS教育,帮助他们从"科学元勘"诸学科的多维视野下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科学本质观。具体策略包括:通过对科学哲学的探讨,认识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凸显科学的人文意蕴;通过对科学社会学的审视,理解科学的社会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内涵之一,是实现提高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本质观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进行了新的诠释。根据现代科学本质观,发展科学本质观下的科学教学理念,构建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形成融入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现代科学本质观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新科学知识和产品、合理看待科学家以及科学事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发展出良好的科学创造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日益科技化的世界。围绕"科学本质观怎么教"的议题,本文以文献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支撑,概括出科学本质观教学的"一个方向"和"两条路径",基于科学本质提出若干将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建议,以供大家研究与争论。  相似文献   

20.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现代科学本质观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新科学知识和产品、合理看待科学家以及科学事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发展出良好的科学创造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日益科技化的世界。围绕"科学本质观怎么教"的议题,本文以文献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支撑,概括出科学本质观教学的"一个方向"和"两条路径",基于科学本质提出若干将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建议,以供大家研究与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