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资优儿童(天才儿童)是指资赋优异与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本文介绍了天才儿童的主流鉴定方法和当前欧美资优教育的现状。本文还着重阐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资优教育政策,并对大陆的资优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提供了可供资优生和普通生共同学习的课程设计以便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重视科技教育,尤其是物理教育,已成为台湾地区教育界的共识。他们采用对天赋较高的中学生的重点培训,以推动全岛物理教学水准的提高,并称这种举措为“资优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的正式推行始于1972年,由该地区“教育部”制定了《国民小学资赋优异教育计划》。1982年又相继公布了《中学数学及自然学科资赋优异学生辅导升学要点》以及《高级中学数学及自然学科学习成就优异学生辅导实验计划》,前者使科学学科诸方面天赋较高的学生能经过教育权威机构甄别测试而保送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天才”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后者则委托四所大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对高中资优学生进行数理学科辅导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1、资赋优异者 答:资赋优异者泛指在思考、推理、判断、发明、创造等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同龄者。关于它的意义,各国教育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早期定义乃根据比西量表所显示之IQ作为评量标准。贺林渥(Hollingworth,L、S、)认为资赋优异者是指智慧、道德、生理各方面均属优异,且在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有特殊才能者。美国教育当局所订的资赋优异者包括下列六例领域中有一样或一样以上优异表现者:1 普通智力;2 特殊学术性向;3、创造性或生产性思考的能力;4、领导能力;5、视觉或表演艺术的能力;6、心理动作能力。这些能力可预知其对社会有持续而杰出的贡献,故应提供特殊的教育设施。 2、个别化教学 答:这是现代教育方法上最强调的一种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教育对象的个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等概念的辨析 ,认为“超常教育”过于偏重智力而忽视其它方面的能力 ;“英才教育”是为“少数人集团”服务的教育 ,而他们中间不一定个个都是“英才” ;“天才教育”则过于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 ;而“资优教育”则相对较为科学与合理。因此 ,笔者建议 :统一使用“资优教育”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5.
"资赋优异者"译自"the gifted and talented",直译应为"资赋优异与有特殊才能者",实际运用中常称"有特殊才能者"、"超常人"、"天才"等.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难发展,资赋优异儿童教育在欧美国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各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张迪 《教学与管理》2023,(33):11-14
智慧教育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可穿戴技术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持续赋能教学变革,课堂教学要素关系及功能彰显“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流程由“5+4”进阶为“1+2+12”。随着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教学流程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生重要转变,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构成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诉求。智慧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课堂教学流程的变革促使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展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念,学习环境创设能力,学习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与媒体应用能力,资源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和个性化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资优学生成年后会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主力,并且资优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常常存在某些个人缺陷,因此对其基本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基本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意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提出了构建和培养资优学生基本价值观理论.并针对当前乌克兰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考虑资优学生在构建与培养基本价值观过程中的特点,提出现代教育应当从传统教育观念的单纯重视认知和实践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广义化和多元化的概念演进下,资优教育正从注重少数的精英主义走向兼顾全民的才能发展。资优教育的未来是卓越与公正兼顾、拔尖与拓宽并行。在评估和安置的种种争议中,形式跟着功能走,回归适性、优质的教育才是硬道理。基于全球视野加上务实的本土化行动,资优教育获得系统化的支持,并在发展中得以改进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施华 《现代教学》2008,(10):13-13
资优学生是指具有较高的智商和较强自信心,有缜密的逻辑推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对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的一类学生群体。资优学生思维灵活,求知欲强。采取自由、开放的教学是培养资优学生的灵魂,但这种自由、开放一定要保证“责任感”,即在教师指导下的“自由、开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研》2009,(6):F0004-F0004
睿达资优教育(原奥博教育)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学生自身潜能、重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以全国学科名师为核心力量,以培养全国资优学员为教育目标,秉持“办精品学校,育精英人才”的办学方针,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睿达自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也是未来教师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培养“超越信息技术的适应型专家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多元协同”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宗旨,体现出“四能”特点的目标能力化、“五教”特点的内容实践化以及教育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借鉴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三个层面分析发现,以数字技术嵌入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结构创新为逻辑进路、以重塑教师教育发展新环境为价值旨归是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发展角度看,实现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教师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加强数字教育环境建设以及构建数字化循证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透视古今中外各领域著名人物超越障碍的历史现象,并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解读"残障儿童"教育需要全新的理念,揭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双特殊"本质属性,提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两项基本策略:注重潜能开发(含关注智能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残障儿童潜能等内容),实施英才教育(含适切性的教育、补救性的教学、自我概念的强化等内容).从五个方面专门探讨了资优残障者学校教育的适切性问题.最后提出三条建议:重视资优残障者的评估与教育安置;加强资优残障者的学习与心理辅导;通过加强专业团队的合作,提升资优残障教育的专业效能.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推进教育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议题。把握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本质内涵,必须契合其独有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宏观政策语境和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以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为指引,重视教育治理效能提升背后的价值追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及获得更大更多更好的社会效应为价值旨归。对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教育治理还面临着权责边界不清、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不足以及治理碎片化现象凸显等诸多治理难题。要持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以有效的教育治理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完善“一核多元”的教育治理结构,提高多元主体的教育治理能力,创新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以及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4.
资优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追求卓越的典范,但恰恰因为追求卓越忽视教育公平而广受诟病。公平与卓越表面看来是资优教育发展的一对矛盾,事实上,资优教育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兼顾着公平。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很好地表明,除了追求卓越之外,教育公平也是资优教育的内在之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是助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面对培养主体复杂多元、水平不一等问题,“工作室”对培养主体进行分层规划、联动培育,通过阅读联动、实践联动、研究联动、应用联动等培育策略开展实践操作;通过愿景赋能、评价赋能,落实运行保障,以助推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题为“资优”(超常)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上海市教育学会第五次“教育论坛”于1998年9月19日在市西中学举行。这次论坛围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的主题报告《开发资优潜能、培养创新人才》对我国二十年来的资优(超常)教育作了回顾,并对未来上海市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曹克武 《文教资料》2007,(5):142-143
当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席卷全球;我国很多的学者正在呼吁振兴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观念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与“整合”教育相辅相成“,多元”要围绕“整合”实施“,整合”要结合“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平均”,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优势 天才,只是比一般人更早找到自己的“天分”而已,他专注于某一项才华的优异表现,在其余方面很可能都是白痴。但这样资优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我们只能竭尽所能去开发自己或协助孩子发展自己,看看有没有在某一方面展露出天才的可能。如果没有绝顶聪明到特别资优的地步,不妨回来看看平均发展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台湾资优教育始于1962年,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了解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发展概况,探讨台湾资优学生鉴别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分析其多元化的实施模式,讨论资优教育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刘朋 《教育导刊》2001,22(1):41-43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为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割裂的危机,应该采取“3C”行动策略,即“批评性继承”(CriticalHeritage)、“创造性继承”(CreativeTranstormation)和“沟通性继承”(Com-municativeSynthesis)。对传统的观念、技术和制度,我们必须秉以“批评性继承”、“创造性继承”的态度,才能达到“沟通性继承”的理想境界,使传统教育组织与现代教育组织在动态、辨证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互动、整合和超越,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方面,日本教育现代化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现代日本教育发端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