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诠释字义的字书,书中汉文字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信息极具历史价值.以<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为据,对比二徐本,参照莫友芝先生的<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简称<笺异>)和梁光华先生的<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注评>(简称<注评>),把<说文·木部>所收录的田间农具字分为整地农具字和收获农具字两类,运用归类释义法探寻此类文字内聚的农耕历史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相关词语的释义在简明性上存在问题:一、简而不够明.其原因大致为:没有充分利用方位词;没有充分利用标点符号;没有括注或者括注不详;疏漏必要的文字.二、明而不够简.其原因大致为:括注羡余;释义冗余拖沓;没有都采用同义词作注.反映出<现汉>对相关词条的释义方式不够统一,释义系统性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3.
张娅莉 《现代语文》2007,(12):118-118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对"说文学"的贡献在于其对<说文>义例系统而全面的阐发.据统计,其中有二十条是关于"传注"与"字书"的论述,这些论述在发明许书通例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传注与字书释义的异同.本文试图将其并作系统整理,并加以总结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乔智慧 《现代语文》2007,(9):126-128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作.清代学者王鸣盛在<说文解字正义序>中曾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末读,不可谓非通儒也."此书推崇<说文>未免太过,但若换一角度,或许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释义的功能在词典众多的功能之中是非常重要的,词典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义项意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完全取决于词典的释义.本文从微观的角度,通过分析对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和<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5版)的释义结构,以达到了解这两部词典的释义特点的目的,使读者对每一个词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慧贤 《现代语文》2006,(8):112-113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以下简称<词典>)是目前最新、也是印数最多的虚词词典,它代表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各版<前言>、<说明>和<凡例>中对"词、词汇、语汇、词组、词语、语词、成语、熟语"等语言学术语类词语使用情况的梳理,在与该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的解释进行对照发现,其词典<前言>等对这些词语运用不当和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释义不当等问题.深层原因是词语的释义没能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N字母下的所有双音节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进行了考察,认为传统的复合词的五种构成方式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复合词,复合词的结构类型分析还需要更加细致、完善的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9.
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错误》①(以下简称《释义错误》)提供的线索,我们翻看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中《释义错误》一文涉及的内容,觉得《释义错误》一文的一些说法是不妥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下面拟就《释义错误》一文涉及的内容谈点儿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王先生及诸位同仁。王先生说《字典》中的这些“俯拾即是”的错误是他“依据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先后三遍全面细致地校正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后发现的。但就我们所知,国家从来也没有设立过字典、词典释义方面的语言文字规范,而从王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有关规定和成语内部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的结构特点,我们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在成语的汉语拼音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方面存在一些与<规则>不吻合的地方,同时也存在成语的拼写规范和书写格式自乱其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金瓶梅》中大量的方言、俗语和其它词语释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王利器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吉本》)和上海市红学会、上海师大文研所合编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杨宝生<"植杖"释义勘正>(<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以下简称<勘正>)认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这一"勘正"其实是以正为误,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读完<学生伤害老师怎么办>(载于<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5期,以下简称<办>)一文,笔者百感交集,现以几点拙见与<办>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4.
贾文丰 《现代语文》2006,(2):127-128
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字典>)[1],曾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和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奖项,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目,并被联合国编入<吉尼斯世界大全>.该书可以说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汉语大型工具书.它在对汉字的解形、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所具有的丰富资料,给我们语文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中古近代汉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而论,其进步主要体现在断代词典、专书语言词典的编写以及单篇论文的刊布上,断代词典有<宋元语言词典>(龙潜庵1985)、<明清小说辞典>(张季皋1992)、<近代汉语词典>(高文达1992;许少峰1997)、<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翟建波2002),专书语言词典则更为丰富,<水浒传>有两部:<水浒词典>(胡竹安1989)、<水浒语词词典>(李法白、刘镜芙1989),<红楼梦>有三部:<红楼梦辞典>(杨为珍、郭荣光1987)、<红楼梦词典>(周汝昌1987)、<红楼梦语言词典>(周定一、钟兆华、白维国1996),<金瓶梅>也有三部:<金瓶梅辞典>(王利器1988)、<金瓶梅大辞典>(黄霖1991)、<金瓶梅词典>(白维国1997),至于单篇论文,散见各学报杂志,数量众多,难以列举.  相似文献   

16.
敦煌唐写本<文选音>残卷自鸣沙石室出土以来,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作者的考订上,仅周祖谟先生的<论文选音残卷之作者及其方音>(<问学集>)一文涉及音切的研究.张金泉、许建平两位先生的<敦煌音义汇考>(以下简称<汇考>)收录了<文选音>残卷的音切,并对其进行了校对,但亦有可待商榷之处.至于用传世的各种<文选>注本的音切与之比勘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者,迄今为止尚复阙如.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入手,以刻本<文选>、<六臣注文选>、<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保存的<音决>与之比勘,既以敦煌本纠正传世刻本的错讹,又以传世刻本订敦煌本之误,同时亦以对张金泉、许建平两位先生的<汇考>进行纠补.  相似文献   

17.
边琮  姜大爽 《现代语文》2007,(9):116-117
朱珔(1769-1850),清末安徽泾县人,字玉存,号兰坡. <说文假借义证>(以下简称<义征>)书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将谋付梓时朱氏病故.适值清末,由于兵荒战乱,本书的稿本被毁坏得残破不全,后由其后代摘取<经文广异>及其它说添补,但本书卷首的序文、凡例都己失去.本文通过分析本书大量的例证后,明确朱氏在义证假借时,共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形义,另一方面是声韵,笔者在此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18.
<说文>是一部说解字义、辨析字形的纂集专书,包含了9000多条训释,这些训释不仅在具体释义上为后世的字书、随文注疏等提供了范本,就方式而言也是后世难以超越的.<说文>的训释方式可以分为直训、义界、描绘等类别.其中,义界是<说文>中最主要的训释方式,比之于直训与描绘,义界是一种完全的、更为优化的训释方式.  相似文献   

19.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古之论者将<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陇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作为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袁枚主张"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表露者也""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他的这种主张在散文中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在于独具特色的抒情.  相似文献   

20.
读《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史巧芝同志《说李白<赠汪伦>》(以下简称《说李白》)一文,总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原因之一:史巧芝同志《说李白》一文的引文,出处以至观点同罗忼烈先生《话李白》一文如出一辙(罗忼烈先生的文章见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