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1,(17):29-30
风险投资投向何方 2000年是全球风险投资基金投资最风光也是创纪录的一年,然而在2000年4NASDAQ狂跌以后就开始情况突变,其实风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显现,全球风险投资基金收益在去年第四季度平均下跌6.3%,这是风险投资基金业自1998年以第三季度以来,首次令投资者遭受损失,投资没有收益.  相似文献   

2.
1998年至今,风险投资在中国已经发展了近15年。15年来风险投资偏好是否有变化?其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应怎样?本文通过选取6个投资偏好变量,分析15年的风险投资偏好数据,梳理出投资偏好的演变过程,并归纳出风险投资在中国的3个发展阶段,进而对未来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风险投资业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宏博 《科研管理》2012,33(3):128-135
本文收集了1998年至2005年间的投资样本,采用Logit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的业绩主要由被投企业的质量来决定,风险投资的经验和网络联系并没有提高其投资业绩;风险投资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资于成熟企业,将这些企业推向IPO市场上获得的。我国风险投资并没有体现出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间的网络联结对退出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数据,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退出方式有显著的影响:(1)若包含所有投资轮次,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通过IPO或M&A退出的可能性越大。(2)若仅包含通过IPO或M&A退出的投资轮次,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通过IPO退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1998年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我国投资事业的提案>,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的一致认同.从9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兴起一股风险投资热.目前,上百家由境外、各级政府、民间企业组成的各种名称的投资公司,专门或主要从事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特别是对一些风险投资创造的企业神话更是闻之甚详,仿佛一夜之间掀起了"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掏金热".  相似文献   

6.
谈毅  唐霖露 《科研管理》2016,37(10):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风险投资也呈现出了国际化趋势,这种跨国界的投资行为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投资活动--跨境风险投资。近年来,跨境风险投资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跨境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经验是否影响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表现。本文搜集了1998年至2012年末进入中国跨境风险投资退出的551个风险投资项目,在先前研究提出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人力资本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改进并提出了对跨境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经验的三个方面的衡量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跨境风险投资的本土从业经验和本土投资专业性是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显著影响因素,并且跨境风险投资的投资周期和退出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7.
<正>定价:960.00元(含邮费)《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10》是反映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分地区、分行业、分阶段全面分析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有关数据,梳理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脉络,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专家学者、投资家、创业企业家、政府决策者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中国风险投资界提供系统、准确、广泛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定价:960.00元(含邮费)《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10》是反映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分地区、分行业、分阶段全面分析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有关数据,梳理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脉络,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专家学者、投资家、创业企业家、政府决策者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中国风险投资界提供系统、准确、广泛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9.
谈毅 《科学学研究》2003,21(Z1):95-100
199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风险投资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对33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构建了风险投资发展指数,并测度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水平。但在宏观数据背后,中国风险投资业还面临很大问题,对此通过个全国22个主要省市数据的回归分析,认为政府的过多介入是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冬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06-208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具有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投资评估的方法,评估方法更复杂、更专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当前的各种评估方法却很难体现风险投资的这种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限制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近年来兴起的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由于具有信息分布性、容错性大的特点,适于信息残缺或推理规则不确定的环境,加上模型中的权重是通过样本学习而形成的,不需要对各项指标确定权重,所以比较接近人的思维模式,它对人们解决风险投资评估问题是有帮助的。鉴于神经网络的这些优点.本文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
黄建 《科技广场》2002,(8):19-20
随着1998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把风险投资列为“一号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阵的“风险投资风”。但是,风险投资对中国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1998年6月,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先行者——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被勒令关闭,着实给正处在起步中的我国风险投资业敲响了警钟。那么,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呢?投资渠道窄,投资规模小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大部分由政府、商业银行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资,其中政府和商业银行资本占了70%,而私人资本、民…  相似文献   

12.
从风险投资的理论界定出发,阐述了其不同的投资理念,并对建立中国风险投资的主体,投资环境及运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风险投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一、风险投资是伴随高技术产生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其发展而发展的,商业投资是金融机构(银行、信托公司、信用社)利用贷款手段支持工商业发展,并从所得利息中求得自身发展(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少收或不收利息实现政策性投资),这种投资没有风险。国外风险投资一般由私人组织起来的大量非固定财源,以一定合伙形式投入若干即将兴起的公司或吞并成长起来的公司。这些投资者有的是以独立或合伙的资本所有者的面貌出现,但是也有大公司用部分资金作为风险投资的资本。而风险投资是一种冒险投资,不能百分之百获得成功。在美国一般统计规律是,10%很好,30%良好,30%在一、二年内倒闭,10%两年后倒闭。因此局部看个别公司是失败的,但总体而言投资资本总是向增殖的方向游动。高技术产业给这种游动带来极大的诱惑和成功,这是由高技术的特征所特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从2003年7月开始,完成了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多份。据该调查小组于2月份发布的《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分析报告》分析,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呈现以下十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思危提出<关于加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科技投资领域的各项政策,在过去的两年内科技创业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先后在全国设立了2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资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中国风险投资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投资业发展障碍,最后提出了改善现行机制的一些建议,如建立多元化的集资网络系统,采用多种形式分担投资风险等。  相似文献   

17.
尹航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4):127-130
本文从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资本、投资方向和蜕资情况几个方面阐述和分析当前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深入研究有关统计数据后,确立了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本土风险投资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投资策略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和龙头的经济,而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没有知识经济。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十几年,对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9.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是一种推动软件业发展的有效投(融)资机制。如果能在投资前较准确地预计软件项目或软件技术的风险所在,并加以有效控制,就可以降低风险投资的失败率。预测风险取决于投资前有效的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本文介绍了软件项目风险投资的评估方法、评估体系以及评估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21个省市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与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风险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较为明显,在当期及短期内均能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开始显现;但是,中国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投资周期偏后,对当期的自主研发活动难以产生直接的促进效应。此外,风险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要好于企业研发投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