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材料 大"娃哈哈瓶"2个,小"娃哈哈瓶"1个,直径为1 cm、长20 cm的线管1段,长30 cm闭路电视铜线和长30 cm的细弹簧各1段,透明胶带1卷,溜溜球1个,工艺刀1把. 二、制作 1.用工艺刀切去一个大"娃哈哈瓶"的下部和另一个"大娃哈哈瓶"距底3 cm的上部,切去"小娃哈哈瓶"的瓶口.  相似文献   

2.
巧玩瓶子     
材料准备:各种塑料饮料瓶(可乐瓶、纯净水瓶等).玩法介绍: 1.小和尚挑水:将两个饮料瓶放入适量的水,旋紧瓶盖.让幼儿拿着瓶口部分,侧平举向前走,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如图一)  相似文献   

3.
正1声学实验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为例。1.1方法a在几个饮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1.2方法b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使水面升高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准备透明塑料饮料瓶 1个 (带瓶盖 ) ,大号儿童玩具气球 1个、医用一次性输液管一段 (带原装滚轮开关 ) ,万能胶水 .二、制作方法1 .用烧热的金属丝在瓶底烫一圆孔 ,孔径图 1与输液管外径相同 ,将带滚轮开关的一段输液管插入其中 1 cm左右 ,再用万能胶粘好 ,保证边缘不漏气 (如图 1所示 ) .2 .卸下瓶盖 ,将扁平的气球塞进瓶内 ,气球弹性口径反扣在瓶口上 ,将瓶内气体和外界隔离 ,如图 1所示 .三、操作方法1 .验证玻意耳定律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先将输液管的滚轮开关关闭 ,让学生对着瓶口使劲吹气球 ,但气球不会吹大 ;打开开关再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器材白色长颈玻璃瓶 1个 (去底 ) ,乒乓球 1个 ,铁架台 1套 ,软木塞 1个 ,大烧杯 1个 ,水。二、实验方法1.将长颈瓶口朝下放在烧瓶架的圆环里固定 ,往瓶内放入一个乒乓球。2 .用烧杯向瓶内加水 ,乒乓球静止不向上浮起 ,如图 (1)。说明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 ,不产生浮力。球与瓶内壁之间有小隙 ,瓶口有水滴下。3.用软木塞塞住瓶口 ,瓶颈处积水逐渐增加 ,如图 (2 )。当水积满瓶颈 ,球立即浮起。说明当水对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时 ,水对乒乓球产生了浮力 ,浮力即此压力差。  三、实验的优点本实验取材简便 ,过程明了 ,直观…  相似文献   

6.
目标:学习用小勺舀起花生米、蚕豆、绿豆、赤豆等,较平稳地放入饮料瓶中。发展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准备:小饮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花生米、蚕豆、绿豆、赤豆等分别放在几只小碗中,与婴儿人数相等的小筐、小勺,磁带和录音机。过程:1.在音乐声中,教师带婴儿边摇动空瓶娃娃,边进入  相似文献   

7.
一、收纳1.将大小材质一样的饮料瓶剪去顶部(呈直筒状),再用双面胶将它们连起来,可以存放粉丝、挂面、腐竹等食品,既能使之不折,又能方便取用。如果用它们分别存放筷子、勺子等餐具也不错。2.将大可乐瓶的顶端剪去,剩余直筒部分再竖着剪开(剪至离瓶底5cm处即可),然后将带把儿的杯子收纳  相似文献   

8.
如意小挂件     
制作材料:易拉罐、绿色饮料瓶底、银白色彩片、彩球、小吊穗一个, 双面胶一点,线一小段, 小钉一个。制作步骤:(1)用剪刀剪掉易拉罐口部分,然  相似文献   

9.
一、制作材料饮料瓶1个,输液管2根,铁架台1个,细线若干,长12cm、宽4cm的小木板1块,长20cm、直径0.5cm的钢筋1根。二、制作过程1.用小锯条去掉饮料瓶的底。2.把去瓶底后的饮料瓶倒置在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10.
1.计算(1 1/2)×(1 1/4)×(1 1/6)×…×(1 1/10)x(1-1/3)×(1-1/5)×…×(1-1/9) 2.一套绞盘和一组滑轮形成—个提升机构,如图所示:其中盘A直径为10厘米,B直径为40厘米,C直径为20厘米。问:A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周时,重物上升多少厘米?(取π=3.14) 3.计算 (1995.5-1993.5)÷1998×1999 1997/1998÷1/1999(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4.用一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一个矩形的截口,而把立方体截成两个部分。问:这两个部分各是几个面围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大气压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 .其中的覆杯实验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如图 1所示 .但学生往往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 .所以对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 :图 1         图 2  取一空矿泉水瓶截取瓶口部分约三分之一 ,把截口磨平 ,并在瓶盖上钻一直径约 1毫米的小孔 .实验时 ,用拇指和中指拿住瓶子 ,食指按住盖上的小孔 ,截口向上 ,并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用另一只手压住纸片并把瓶子倒转过来 ,松开压纸片的手后 ,纸片不会掉下 ,如图 2所示 .如松开压住小孔的食指 ,则纸片和水都会掉下来 .该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彻底打消了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打保龄球适合3~4岁幼儿准备可乐瓶或矿泉水瓶6个,皮球1个,玩具插片或棋子若干。玩法 1.将可乐瓶摆成三排。(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排摆1个,第二排摆2个,第三排摆3个……) 2.小朋友双手握球站在线上做准备。线与可乐瓶的距离为2~3米。 3.小朋友蹲下将球滚向可乐瓶。 4.看一看、数一数,倒了几个可乐瓶。 5.用插片来记分,倒了几个可乐瓶就数出几片插片,并将数出的插片摆成一排。 6.游戏可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3.
许多版本教材中都编排有风的形成模拟实验,我们对它作了改进,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可以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都能动一动手,经历一下实验的过程,感悟一下风的存在。材料:1.5升塑料空瓶、玻璃管、蜡烛、线香、小夹子、狭长的纸条、火柴等(如图1、2)。制作方法:1.用刻刀将1.5升塑料瓶裁成三个部分,从瓶口向下大约1.5cm,从瓶子底部向上约7.5cm留上、下两个部分备用。2.把玻璃管的一端用酒精灯烤一下,然后用它在距离瓶子底5cm的地方烫一个圆孔,并趁热插入玻璃管直至冷却。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两个小纸条,小纸条可以用有一定硬度的彩纸做,…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1的封面上给出了三个图形,用一个平面去截共顶点且高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圆锥,截口曲线即为圆锥曲线.笔者在向量运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证明方法.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制作材料: 大可乐空瓶、鞋带、彩色即时贴胶纸、剪刀、打孔机。制作方法: 1.剪去可乐瓶的上半部分; (见图1) 2.剪掉虚线部分,用打孔机在两边标上等距对称的穿带孔; (见图2) 3.把可乐瓶的底部反  相似文献   

16.
一、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小制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就对一些未知领域充满兴趣、求知欲强,尤其是对小实验、小制作兴趣最为浓厚,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有关动手实验的节目,如中央一套少儿频道的《异想天开》、科技频道的《原来如此》栏目,但这些实验的参与者只能是部分犬城市的部分学生,如何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起来,只有靠家庭实验。一年级第一节自然课老师为了让学生对自然课有个感性的认识,做了一个喷泉实验:实验很简单,老师拿了一个盛半瓶凉水的饮料瓶,瓶口上插一个吸管,用开水从上面浇饮料瓶,水就会从吸管里喷出水来,像喷泉一样。  相似文献   

17.
1998年《生物学教学》第 11期 ,黄青同志撰写的“光合作用产生氧实验装置的再改进” ,所用器材有烧杯、玻璃导管、乳胶管、止水夹 ,装置还不够简便。在教学中我对它进行了改进。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下。1 材料12 5 0mL和 5 0 0mL无色透明塑料饮料瓶各一个 ,药店售碳酸氢钠片 2片 (1.0 g) ,小刀一把。2 方法用小刀切去大瓶瓶口到瓶颈共 9cm长的部分 ,保留下部分 (如图 1所示 ) ;用小刀切去小瓶瓶底到瓶身共 5cm高的部分 ,保留上半部分 (如图 2所示 )。  使用时将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放入小瓶内 ,再将小瓶放入大瓶内 ,并注入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微带线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级联1/4波长短截线和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构成,超宽带滤波器的带通滤波特性由1/4波长短截线结构产生,通过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实现通带内的窄带陷波特性.利用电磁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滤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受组合体读图的形体分析法启发,提出求解带孔洞立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分部作图法,将带孔洞立体分为外部形体和内部孔洞两部分,分别求出其截交线或者相贯线,然后再对外部形体和内部孔洞的轮廓线进行整理,并结合4个例子详细介绍了作图过程.  相似文献   

20.
做做玩玩     
花铃材料:大塑料饮料瓶、小铃、线、油漆制作方法:①在塑料瓶1/3处剪开,取带瓶盖的部分:②取两只小铃,用线穿好,将线拧在瓶盖上,小铃放在瓶内侧;③剪开处剪成月牙边,并用油漆画上圆点,待干后一只花铃就制成了。玩法:①做花式操:②作小乐器:③花铃上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