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现代公共舆论是人类文化交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公共领域逐渐发达的结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公共舆论的品格与所属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相关。"和谐"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核,是公共舆论交往的价值追求和主要目标。以公共舆论作为社会基础的和谐社会及其文化的建设要求公共舆论具有真实性、独立性、多样性、公共性、开放性、秩序性和主导性等品格。当前,我国良好公共舆论品格塑造的途径和办法是:首先要把握好公共舆论的导向,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公共舆论传播载体,培养高素质的公共舆论领袖,创新公共舆论管理体制,讲究公共舆论的引导艺术。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共空间继承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理性与批判精神,以零壁垒、无边界、广覆盖、去中心、大众化的特质创新了人际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秩序,引领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网络技术的变革实现了公共领域的权力转移,一种扁平化的虚拟组织结构为公民参与和行动博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和交往平台。在以公共议题为导向的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走向可能的常规化和实用化。从本体论、客体论、话语论、功能论角度来看,主体博弈的充分性、身份介入的对等性、交流沟通的论辩性、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建构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博弈框架和实践逻辑。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的边界和疆域。  相似文献   

4.
现代条件下的学术研究是“理性之公共运用”的典型方式,其真理具有易谬性,在性质上是(学术)公共领域基于主体间性的公共商谈所达致的共识。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公共性具有内在的关联,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既自主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场域,亦自主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其分别对应着言说立场的公共性与言说内容的公共性。为确保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民主乌托邦:博客传播的逆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新传播模式,正在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有研究者指出,博客有利于促成平民话语权的实现、受众向传播者的身份转化、博客作者主体独立性的构建。但博客信息平台兼容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传播特点,现实世界的名人效应在网络博客世界中的延伸与放大,以及商业政治力量的介入,等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博客的积极作用,并影响到了博客的未来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6.
大学公共性是不同主体之间共同交互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大学公共性的建构离不开各主体围绕"知识"而展开的主体间的公共策略和行动。通过大学、政府、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公共交往的组织空间、制度空间、文化空间、政策支持,以及积极的公众行动,大学的公共性才会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课程公共性是一个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细细揣摩并尽可能透彻阐释、挖掘其真义的研究领域。课程公共性具有公开性、实在性与共同性等特点。课程公共性并不能凭空产生,而是需要课程公众的积极参与与建设。公众需借助于对课程的理性的讨论,扩展课程的公共空间;基于课程实践的反思向度,重审课程的公共交往;呼吁政府公共角色归位,强化教育部门的公共责任;超越课程公共论述本身,培育兼济天下的教育公共情怀,才能实现课程公共性的价值诉求,进而达至课程公共性的理想境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成为公共舆论生成的重要阵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舆论有主体多样化、实效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公共舆论提升了公民意识,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彰显了公共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只有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发挥网络公共舆论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公民社会的训练场,学校教育是“新人”了解自身与世界进而走向公共领域的重要准备阶段。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公共的,它需要纯粹的环境对进入社会的新人进行培养,这种培养良好的人理应是公民社会的合格公民。现今学校教育存在诸如公共道德、权威、公共交往、公共梦想等方面的公共性意义失落问题,恢复学校的公共性意义,突破口就是学校的公共交往。  相似文献   

10.
不少研究将清末民初由报刊、出版等传媒力量所形成的“公共舆论”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混淆,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这显然不妥当的。在厘清这一错误的基础上,通过对大众传媒在近代发展的基本形态、学“公共舆论”的作用、学会社团的公共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影响近代社会变革的传媒力量-“公共舆论”的特点以及它对学变革、化思潮变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在传达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传媒是现代科技传播的重要标志,是最广泛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体之一。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的四个时期,最后,阐释了娱乐化电视节目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传播的商品形式对于传播及其产品的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给予社会结构的影响。正是当前西方传播学面临的现实和理论的课题,毫无疑问,商品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社会在资本主义商业化权力控制下,导致了公众的公共舆论和公共话语的衰落,公众的话语表达权利被商业利益损害。因此,在这一时代语境中,面对商业化扩展的时代,谁正在并能够控制作为公共生活领域的公众的命运?是否可以让公众在传媒中寻找到公共的利益和权利?西方传播学界的这些关于传播与社会公众表达的互动性理论话题,显然在实际上是直接指向传播学理论的终极性的话题;传播何以不自由?传播如何自由?  相似文献   

13.
语言交际的主体是语言交际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交际主体的角色约束,交际主体的形象魅力以及潜在交际主体等方面对之略作探讨,企望为语言交际美学的建立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舆论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舆论主体、舆论客体和舆论自身为框架,从相关传播学理论的视角来观照网络舆论相对于传统舆论之变与不变。最后谈及网络舆论的主阵地——电子论坛。对于网络舆论,只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正确的利用,这正是本文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效应是网络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文章结合高校网络传播实际情况,分析了网络情绪效应、网络通信效应及网络阵地效应的特点,并针对这些效应,提出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构建好网络活动环境、管理运作环境、信息传播环境、舆论环境、宣传阵地环境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曙光  魏新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2):59-66,74
以B市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为例,通过详实的数据,从传播媒介、传播过程、舆情焦点三方面对舆情演化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在传播媒介层面,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立体媒体的传播效果要超过平面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舆情焦点上,次生舆情的出现使舆情焦点发生了偏离,它的产生主要源于政府行为和公众认知之间的不匹配,以及一些媒体的刻意引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特点的阐述,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并着重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途径。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网络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论述了研究网络舆情传播应用模型的必要性,综述了几类重要的网络舆情模型:传染病模型、观点动力学模型及博弈论模型等及其在复杂网络上的新的应用和发展,总结了目前复杂网络上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公示语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调节与生产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分为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立足于汉语公示语的英译现状,遵循交际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相似文献   

20.
自由观念,是学界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清末,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是我们审视清末社会历史发展的绝佳视角。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其在多个领域中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地探究。其实,在清末这样的大变革时期,舆论界围绕着自由这一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广泛宣传,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到新世纪的今天,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仍然无处不在。因此,探讨清末舆论界的自由宣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